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素养发展为本的发展性学习发生于学生能动参与的活动之中。发展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借助能动改造外部客观世界而能动改造内部主观世界的过程。发展性学习的过程属性集中体现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归属是学生,而不是学生之外的他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具体表现为学习的能动性、独立性和亲历性。发展性学习所特有的过程及其属性,既决定了教师教导的必要性,也决定了教师教导的基本特征。教师教导是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并表现学习能动性、独立性和亲历性的条件;为引起和促进学生能动、独立地学习,教师教导在机制、功能及具体方式等方面必须实现相应的转变。发展性学习的过程属性及由其决定的教导过程的特征共同要求,应建立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或教学形态。在学习中心教学中,教师的教导作用主要聚焦于使学生学习成为一种能动、独立的学习,并使这种状态的学习占据教学过程的主要时间和内容空间。  相似文献   

2.
所谓“以学定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师的教学方案,最终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以”的意思是依据、根据、研究,“学”指的是学生及其学习行为,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定”指的是确定;“教”界定为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教研活动。提倡“以学定教”,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导教师了解学生学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并探索自主学习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来计划和安排教学全过程的环节及各要素,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计划,是为学生而实施的设计,也是教师提出创新和决策的过程。通过教师的创新活动,优化教学设计,积极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诱导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互动式"教学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两者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是教学的基础,是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主动自觉的参与为特征的,以实现学生的主体能力的综合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强调教学是多边活动的教学方式,即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形成一个多边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互相的交流形成一种学习氛围,一种学习风气,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那么,培养学习自主性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笔者根据教学经验,结合教学案例从教学氛围、学习方法、学习情境等角度入手讨论了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课的授课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过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要重视传统音乐教学的知识性、教育性和作品的可感性、接纳性、可参与性外,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本文以《春江花月夜》一课为例,探讨音乐欣赏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汪健 《考试周刊》2013,(81):81-81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教学方法。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现代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他们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参与提问、演示、练习、归纳总结的过程,引导学生做出猜想或判断。  相似文献   

9.
李杰 《辽宁教育》2018,(1):89-90
新课标确立了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的教学目标,情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动力与心理支撑。没有情感参与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不会主动、积极的。教学过程中,以师情激生情,以师情唤生情,实现师生情感共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最根本的方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情感这一教学的生命线,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让教学进入情感世界,课堂才会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入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充分说明了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1.
“可见的学习”的核心观点是教学过程中真正让教师的“教”对学生“可见”,让学生的“学”对教师“可见”,促使学生成为自己的教师。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的单元教学为例,展开“可见”学习理念下的单元教学重构,实现单元学习路径可见、学习目标可见、学习过程可见、学习评价可见,让“教”与“学”变得清晰可视,推进深度教学。  相似文献   

12.
赵华 《福建教育》2000,(8):81-82
小组合作学习区别于体育教学中的分组教学,虽然二者都是以小组为教学的基本单位,但分组教学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为便于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教师的控制为主展开。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由"教"和"学"两部分组成的,"学"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效果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配合,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的配合程度起着关键的作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采用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来源和学习语境,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以学生为中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宋菊 《黑龙江教育》2001,(12):36-36
“三段式”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实际需求确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辅导学生围练学习目标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研究探讨。在教学中以学生创新学习的过程为重点,以教师辅导为纽带,实现教与学的归宿——创新能力的发展。即:确立目标——创新学习——完成目标。  相似文献   

15.
涂文聪 《广西教育》2008,(26):29-30
现代教学论非常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其学习方式是以学生“满堂学”为标志。如“诱思教学思想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  相似文献   

16.
教学本质观是指人们对待教学的根本属性和功能的看法与态度.从本体论意义上讲,有效教学下的本质观认为教学是在教师组织下的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特殊的有效学习活动,即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为基础,以新课程指导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为纽带,通过学生、教师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对话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活动.有效教学的教学本质观需要教学活动让位于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一、注重情感教学 1.教师要有爱心、耐心、诚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如果教师把爱心寓于教学之中,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动作、表情,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佩服的感觉,学生就会以积极主动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耍多一些真诚的关怀和帮助,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变“厌学”为“肯学”,变“肯学”为“好学”。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兴趣浓厚,从而产生学习几何的激情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教师 ,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只有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 ,才能使学生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而终生受益。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不仅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 ,更重要的是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教给学生 ,使学生既学会教师传授的知识 ,又会学教师没有交给的知识。因此 ,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化学的主人 ,才能实现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一、转变教育教学思想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一提到“教学” ,往往片面的理解为“授课” ,出现重“教”轻“学…  相似文献   

19.
探究性物理教学的基本特点是把学生由物理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物理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教师由物理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物理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为教学的中心为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 ,逐步建立学生自主的学习体系。探究性物理教学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一、提出问题学生只有乐学 ,才能启动自身内存的动力 ,以高涨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从而感受自己的智慧 ,体验创造的乐趣。因而 ,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物理学习情境 ,以乐教促乐学 ,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 ,教师要把枯燥的知识转化为趣味…  相似文献   

20.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但贯穿其中最根本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决定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