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茂枝 《湖南教育》2002,(19):48-48
语文课堂的诗意有两种,一是作品诗意,作品内蕴的人性美、人情美、意境美以及作家的个性风采等。二是教学诗意,是师生交往中心领神会、和谐融通的默契;是方法遣用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机变;是课堂氛围情趣并茂、轻松愉悦的境界。作品诗意是教学内容,教学诗意是教学媒介。作品诗意乘着教学诗意的翅膀而飞扬;教学诗意因了作品诗意的烛照而生辉。诗意何来?来自诗心。作品诗意是作者诗心的花朵,教学诗意是教师诗心的结晶。在语文课堂上,作品诗意需要的是再现,而教学诗意则需要为师者用一颗诗心去创造。教师的诗心,是不老的童心。童心…  相似文献   

2.
神圣的消解,诗意的失落,旋律的粗化是爱情流行歌曲"媚俗"的走向;回归诗意,重塑神圣,应是文学艺术作品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的诗意有两种,一是作品诗意,是作品内蕴的人性美,人情美,意境美,以及作家的个性风采等;二是教学诗意,是师生交往心领神会、和谐融通的默契,是方法遣用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机变,是课堂氛围情趣并茂、轻松愉悦的境界.作品诗意乘着教学诗意的翅膀而飞扬;教学诗意因了作品诗意的烛照而生辉.……  相似文献   

4.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作品以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儒家重要经典《诗经》的首篇"关雎"为音乐素材,借助于中国古代传统四言律诗的诗意背景,通过吟诵般的人声演唱与富于律动的弦乐演奏,交相辉映、相互帮衬,将独特的创作构思巧妙地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本文通过音高、织体、结构、音色等音乐要素分析入手,从作品的技法特征、文化内涵到创作理念,用"综合"的分析模式对作品进行全方位阐释,以期在当代"新音乐"作品分析上补充一个详细的个案,并为音乐创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诗意地栖居"是生态美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在广义的生态美学概念下,它是指在生态平衡的立场上,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审美地生存"。《丁登寺旁》和《前赤壁赋》作为东西方山水作品的代表,都表达了人与自然"诗意地栖居"的生态美学观念。但前者受"泛神论"的影响,而后者受到"佛老"思想的影响,在实现"诗意地栖居"的方式上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汉语词典》对"诗意"的解释是这样的:"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由此可见,"美"是诗意的最显著特征,给人以美感享受应是语文课追求的目标。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生命是诗意,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自然也是诗意。在语文面前,每个学生就其天性来说,都应该是"诗人",而我们教师,则应该是"种诗"的人。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播下诗意的种子呢?  相似文献   

7.
"休闲文学"是文艺界一个新的理论增长点,并未形成定论."休闲文学"是把审美中的休闲作用提到独尊地位的诗意文学,在文学这一领域内具有休闲性、诗意性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8.
小说《边城》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叙事情节的节奏以及作品中情绪表达这三方面显示出强烈的诗化特征,并由此带给人们诗意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王尔德童话的"三美"指幻想美、诗意美和感伤美.幻想美是他童话的基本特征,这是由童话的特征所决定的.诗意美体现着他对童话语言的运用.而他的童话总给人以感伤美,这是作家"世纪末"情绪的一种反映,是他童话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丰竞 《文教资料》2012,(18):103-105
舒曼是19世纪伟大的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C大调幻想曲》是其钢琴大型作品中的成功杰作。他深受浪漫主义文学的熏陶,又带着对克拉拉的热爱和贝多芬的怀念,故从本质上看其音乐创作风格是充满诗意的。而从音乐要素上看,作品有其个性的音乐语言:旋律饱含诗意,节奏丰富多样,和声变化多端。而作品中多声部的织体也让多层次的情感得以表达。舒曼的独特的创作风格与人格魅力在这部作品中凝聚交织,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最具"诗人气质"的音乐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金鱼》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一方面展现了黑人女性的卑贱社会地位——"属下的属下",另一方面探索了黑人女性如何超越这种卑贱社会地位的文化策略——"飞散"式的诗意栖居。作品表达了作者对20世纪种族冲突、民族纠纷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类终极家园——"心灵原乡"的不倦追求。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诗意发展的基本策略是:加强诗情熏陶,促使自己在"自然诗意"、"社会诗意"、"个人诗意"的三重转化中成为诗意的栖居者;加强诗思训练,促使自己在"工具智慧"、"人文智慧"、"符号智慧"的综合发展中成为诗意的导引者;加强诗语积淀,促使自己在"专业理想"、"专业情意"、"专业自我"的整体发展中成为诗意的示范者。  相似文献   

14.
杨菁长篇小说《欲望水城》采用一种意象性叙事手法,还原了她对郧阳古城的美好记忆,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处理、结构安排、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诸方面都有所创新,大胆突破了传统的小说创作模式,使整部作品体现出明显的诗意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韩少功的散文具有返璞归真的特色,《月夜》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月夜》通过城乡对比结构,突出"月夜"的三层特征——"月亮"是乡村的徽章,"月光"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月夜"是永恒的追求,对比农村的丰富诗意与城市诗意的退化,加强文本的递进性,并借此表达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厌倦,表达他对乡村诗意生活的热爱、渴望与向往。  相似文献   

16.
孟若虹 《语文天地》2011,(23):33-34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评价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的确,朱自清的散文朴素自然、缜密优美,富有诗意和情趣。《荷塘月色》便是其中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学语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诗意发展的基本策略是:加强诗情熏陶,促使自己在"自然诗意"、 "社会诗意"、"个人诗意"的三重转化中成为诗意的栖居者;加强诗思训练,促使自己在"工具智慧"、"人文智慧"、"符号智慧"的综合发展中成为诗意的导引者;加强诗语积淀,促使自己在"专业理想"、"专业情意"、"专业自我"的整体发展中成为诗意的示范者.  相似文献   

18.
陈昊是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1998级本科生,2002级硕士研究生。目前,他正在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攻读在职博士学位。看似完全工科背景的他,却是一个文理通习的青年学子。除了具备扎实的电力系统专业知识之外,也拥有着深厚的人文功底。在2010年的"诗意名城——世界微型诗歌大赛"颁奖典礼上,陈昊所作五律《建康怀古》荣获本次大赛优秀奖,他的作品已入选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意名城获奖作品集》,同时被遴选为南京市优秀诗歌作品于地铁2号线车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的阅读教学是让学生熟读精思,潜心体味,体会作品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怀,让学生能在文本中作诗意的徜徉。本文以《台湾的蝴蝶谷》为例,从课文内容、学生语感和情感体验三个方面谈谈如何让学生在文本中作诗意的徜徉。  相似文献   

20.
著名台湾言情女作家琼瑶小说的成功自然有许多因素,在这里我仅想谈谈她作品流露出的浓郁的诗意。琼瑶小说中的诗意在言情小说范畴内是绝无仅有的。即使在整个小说领域里,诗意有如此浓郁的作品也不多见。我们可以说浓郁的诗意是琼瑶小说的独特魅力。她以爱为经,以诗为纬巧妙地编织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充满诗请画意的言情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