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静 《职大学报》2002,(3):49-50
“看”是男人的权力,“被看”是女性的命运。女性主义写作不甘于“被看”,勇于“观看”,终因构成“看与被看”秩序的历史真相和社会基础未有根本改变而进退两难。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生态女性主义被提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则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发展。在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首次提出文学批评的视角为自然与女性双重视角。女性与自然原本是被他者化与边缘化,而在该批评视域中却从“缺席”走向“在场”。然而在该视域下评论外国文学存在较多误区,本文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运动塑身是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成为许多年轻女性塑造完美身材和保持健康状态的理想选择.在消费社会中,年轻女性运动塑身成为身体哲学和运动哲学的热点,重写了女性主义历史中女性主体与客体化身体的古老命题,探询了女性主义典型的路线冲突.在男权社会结构中,女权主义不断要求女性价值的自我实现和身体管制的严格执行,强力批评商业媒体煽动年轻女性的塑身风潮.在运动塑身的过程中,消费主义强调情色女性,关注女性个体如何对待、管制、打造、形塑自己身体,鼓励年轻女性抵抗传统父权,在身体诱惑与父权传统中寻求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不断增强,字幕翻译研究日益凸显出重要的时代意义.在此背景下,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美剧《致命女人》第一季的两个字幕组对翻译策略(女性“意识化”策略、女性“精简化”策略和女性“人物特色化”策略)的优劣,可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研究以及其他字幕组的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两次女性主义浪潮与女性报刊话语策略的转变进行归纳分析,据此得出:当女性主义浪潮冲击传统社会性别秩序,女性报刊的话语策略开始变迁;女性报刊以形塑“准男性”“女性主义者”来解构男性权威,但这些反男权话语并不是文本的终极意义,实际上女性报刊以更隐蔽的性别话语形式传播着父权制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社 会政治、女性主义、学校教育制度等方面入手,阐述了我国近代女子体育教学在 提倡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社会运动与女性主义思潮的背景下开始萌芽,并随着 国家政治、经济、民主、文明的进步而飞速发展。剖析了我国近代以来女子体育 教学从“化大众”到“大众化”发展的艰苦历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女子体育发 展的积极因素和存在的诸多问题。旨在能进一步引起社会对女子体育的关注与重 视,促进本来就不具有运动文化素养的传统中国女性,能够尽快养成进行体育锻炼 的习惯,从而使女子体育实现真正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7.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结合文化学和形象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武术“打”与“不打”的二元认知形象进行了研究,意在澄清对中国武术能打形象的习惯性认知偏见,还原中国武术形象的本原。研究认为:对于武术形象的认知,“打”是民众对武术的习惯性认知,“能打”是武术的原初形象。然而武术外显的“打”并不是“为打而打”,而是“为不打而打”。武术的“打”是一种技击技术,“不打”是一种技艺境界。从“打”到“不打”,体现了武术从务实到务虚、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转变,同时也是武术艺术化追求所在。“不打”以“打”为原点,通过能“打”的假想和预设,塑造了拳理、拳法、拳势三位一体攻防技击表意的武术形象。  相似文献   

8.
一向以硬汉形象为主体写作对象的海明威,其创作的素材内容主要围绕着死亡与战争开展,导致多数的文人学士认为海明威存有对女性的歧视。而随着女权主义的不断兴起,从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重新审视海明威的作品,就会发现他支持、怜悯女性,作品含有生态女性主义的意识。而其《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在19世纪中叶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故事背景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通过借由主角乔丹在与自然、爱情、亲情之间的亲切感受,从对自身的升华中来表达生态女性主义意识,进一步向读者阐述人与人、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保持平衡状态从而实现生态的整体和谐状态。本文就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概念进行分析,管窥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所展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女性主义”历史文化的演进及其对妇女体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我国当代妇女体育文化建设的“本土化”问题。结果表明,东西方“女性主义”历史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过程并对妇女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认为,我国妇女体育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多元性别的生态文化视角,弘扬民族文化先进性改造,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本土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建立在对西方女性主义横向移植的基础上的,但它对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框架、思想资源、话语模式的借鉴,并非囫囵吞枣地全盘“拿来”,而是依据着中国批评者自己的本土经验有所辨析、有所选择地接受;它的精神品质、理论形态具有鲜明的西方后现代主义色彩,但它关注的问题和思考的方式又带有强烈的本土性。它始终立足于本土历史文化经验和语境,以中国文学和文化为研究对象,审视和批判中国既存的性别文化秩序。可以说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已被有效地植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一种新批评方法和潮流。  相似文献   

11.
青年毛泽东“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句影响十分深远广泛的名言,在思想上应受到经由陈独秀、蔡锷等人传至中国的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的日本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但这句中文名言应是毛泽东首先使用而流传于世的。青年毛泽东在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时深入批判了中国传统身体美丑观和身体动静观,从一个独特视角提出了强体健身、文武并重的新民见解。从现代体育观的维度为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文化缺陷,改造国民性,寻求新的救国之道增加了独有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 ,作为经济政策的“抑商”由两方面组成 :一方面抑制私人商业的发展 ,一方面保护和发展国营商业。商业并不一定意味着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 ,商业不可能完全独立于社会经济运动过程而自行发展 ,商业甚至商品经济的发展结果不一定是资本主义 ,二者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中国古代“抑商”政策对交换环节影响甚小 ,而对分配环节作用较大 ,主要目的是减少私商所获社会剩余劳动 ,扩大国家所得份额 ,即国家从私商那里夺取商业利益。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取叙事学理论中的“叙事视角”为切入点,兼用女性主义理论对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我”这一独特的叙述视角做出全方位的透视——内在的固定式内聚焦叙述视角及外在的女性主义叙述视角。前者使小说具有第一人称独白式叙述的特质,后者使作品潜在的深层次意蕴得以彰显。独特的叙述视角的运用成就了当年内地四小花旦之一的徐静蕾,荣获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银贝壳奖“,这是中国电影界在国际获得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连锁商业的现状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锁经营方式是现代商业经营的手段之一 ,这一经营方式的进入 ,对改变我国传统商业的小型、分散、无序状态有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国内迅速刮起“连锁”旋风后 ,各种中小型和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但都未造成大的声势。本文剖析了制约我国连锁商业发展迟缓和效益不佳的原因 ,同时指出了我国连锁商业的发展出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菊花》是斯坦贝克短篇小说中的名篇,半个多世纪以来,批评家从象征主义,生态批评和女性主义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本文在女性主义理论框架内,运用“双性同体”的思想,对小说女主人公伊丽莎的性格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伊丽莎内心追求独立、平等和自由,渴望进入男性世界,步入主流文化。但因为父权制社会环境的压迫,“双性”意识未能达到和谐一致,最终梦想破灭,也集中反映了20世纪早期在美国女主人公伊丽莎所代表的女性共文化群体与男权社会主流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巴蜀商业及商人的生活在唐代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点。本文主要涉及巴蜀商业和商人的生活两个方面问题,通过运用“以诗证史”、“史地结合”以及现代心理史学的理论研究方法,来论证这一地区的商业发展和商人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7.
摘要:近代中国女子体育教育史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妇女解放史的缩影。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得出如下结论:18世纪由西欧启蒙运动兴起的自由女性主义信奉理性、公正、机会均等和选择自由,认为是教育方面的机会不均等造成了两性之间在理性上的差异。自由女性主义体育理论倡导应在体育训练、设施、服务、比赛参与上都做到男女平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民主自由、天赋人权、男女平等的思想逐渐传入。在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女子体育教育从无到有,蓬勃发展。伴随着自由主义与妇女解放的观念深入人心,体育教育观也从单纯的“强国育种”变成了男女平等,女性解放,成为了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的出现及盛行主要是源于男女两性的不平等,女性在多个领域均受到压迫。文章以琼瑶作品为例证,分析了中国女性在情感与婚姻中所受到的压迫,揭示了琼瑶作品中女性主义思想的表达,从而对中国的两性不平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阿Q正传》是关于我们中国人自己一个斯芬克斯式的谜,是鲁迅“反省”文学的巅峰之作。阿Q精神(精神胜利法)既非人类普遍弱点之一种,更非剥削阶级统治者腐朽没落的精神状态,而系以传统农民为主体的小生产者的整个不健全心理状态或习惯,根源就存在于我们历史悠久、传统强大的小生产汪洋大海之中。鲁迅冲破古往今来一切传统思想传统手法传统审美观念,创造出“我的阿Q”,“本意”在教人“反省”,催人自新,让精神获得解放,思想冲破牢笼,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革除贫穷、愚昧、落后、野蛮、禁锢,以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从身法的角度探讨太极十三势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太极十三势之“势”进行探讨.研究认为:1)“势”是一种原始的、潜在的、并贯穿于太极拳运动始终的能量.无论太极运动形态怎么变化,必须保持“势”的不丢.2)“势”蕴含于太极拳身法之中,保持正确的太极拳身法是维系“势”这种能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