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实现全课程融入、全方位融入。 一是融入课程标准。修订完善大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化。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形成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分层递进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背景下,应国家加快信息化教育变革的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混合式英语课堂模式的教学效果。同时,将思政教育融入英语课堂全过程,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和内在要求。主要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课程思政教育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有机结合。通过构建多维教学模式,深度融合思政教育于英语课程,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进而思考和构建新时代的思政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3.
曹琴 《现代英语》2023,(1):46-49
目前在“课程思政”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思政教育正在逐渐融入大学的不同科目中,如何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对独立学院教师的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对思政元素如何更好地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做了简要的案例分析和探究,以促进实现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达到思政育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中历史教育应融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于历史叙事和评判中。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历史课程的时代性要求,时代性价值指向的高中历史教学对价值立意、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建构,融入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破解历史教育中“价值缺场”的难题,推进学科育人、落实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5.
结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工作应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将“课程思政”融入学科教学中,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效融合,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为此,文章以高中物理为研究对象,结合物理课程思政的内涵以及“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的意义进行分析,就融“课程思政”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展开简要探讨,意在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6.
文章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育人体系的建构模式以及主要的教学策略,逐步探索新时代立德树人育人体系的主要建设形式以及教育体系建构模式。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广大教师了解立德树人教学理念与小学阶段课程教学之间的具体联系,逐步将立德树人教学理念融入小学阶段育人体系建设环节中,凸显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立德树人育人体系建设环节中优化育人体系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李艳 《现代职业教育》2023,(26):173-176
教育部要求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如何将课程思政恰当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为各高校教师面临且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C语言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适当融入思政教育,对提升学生道德素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确定课程目标、课程思政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组织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课程思政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探索,同时在授课过程中选取、建设并实施典型的课程思政案例,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融入其他专业课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各门学科课程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将立德树人思想融入学科教学中,深入挖掘学科教学的育人因素,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将立德树人思想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促使其与学科教学融合。文章在阐述立德树人思想融入学科教学的必要性基础上,探析立德树人思想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策略,不断提高德育成效。  相似文献   

9.
温岚  李冕 《教育教学论坛》2022,(21):169-172
课程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之根本,要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协同育人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开放教育。以“花卉栽培技术”为例,将课程思政引入开放教育课堂,从课程德育目标、思政元素与知识模块融合、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设计创新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和探索,实现润物无声和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以期为农科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高等教育各领域。该指示对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文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索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的路径,以期充分发挥舞蹈专业教学的育人功能,实现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践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探索非思政课程育人的实践路径,与思政课程"手拉手",形成全员、全程、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教育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陈煌狄  钱衡 《海外英语》2022,(20):159-16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各学科教育之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全方位育人。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是立德树人战略要求,是中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文化自信、拼搏精神、理想信念等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思政价值元素,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以运用,以实现其思政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杨博 《学周刊C版》2021,(15):151-152
如今,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学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不但要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质量,还应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文章从立德树人视角,分析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建立立德树人体系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背景下,工厂供电课程作为工科类自动化、电气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要立足“立德树人”理念。紧密结合课程培养要求,在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自动化专业工厂供电课程为例,在课程的理论内容、工程实践中全面引入思政元素,最后介绍了实施方案设计,为课程思政在工科类专业课中实施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冯兴  李汝宁 《教师》2022,(8):93-95
目前,新工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建设新阶段,立德树人是新工科建设的根本使命.文章从新工科内涵入手,阐述了系统工程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新工科背景下的必要性,并从三个维度说明了思政教育在系统工程学课程中的融入:思政教师思想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及课程思政教学的考核.新工科背景下系统工程学课程思...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实现全课程融入、全方位融入。一是融入课程标准。修订完善大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化。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形成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分层递进的目标要求。二是融入课堂教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实现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从学生、学校、德育课、汉语言专业课等方面阐述了在高校汉语言系列课程中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的可行性,呼唤汉语言教师对教学进行改革,深入挖掘汉语言系列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契机,有机融入立德树人教育,使汉语言课程成为学生成人、成才的有力助推剂。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本文通过双线混融、创新课堂教学,学生中心、优化课程体系,三方促进、提升教师水平,有机融入、推进课程思政等四个方面,积极探索高等数学教学创新与实践路径,构建面向未来的《高等数学》教学新形态,充分发挥高等数学课程独特的育人效应,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以数化人、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教育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之中,以课程为育人载体,在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引领,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在此基础上,儿科的课程思政教育需要将其与儿科专业医学教育充分融合,创新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本文分析在儿科医学教学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  相似文献   

20.
张志锋  仇姝  孙业富 《教师》2024,(2):105-107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心环节。根据“寄生虫学检验”课程特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医学高等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中之重。文章阐述了基于“1233”模式的“寄生虫学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总体设计、实施方式以及实施效果,旨在把课程思政元素渗入到“寄生虫学检验”教学过程中,进而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