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在《宠儿》这部旷世闻名的著作中,莫里森高超地运用陌生化的多维叙述视角,深刻描述了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其中宠儿作为主要的角色,更是被赋予鲜明的陌生化色彩。作为被叙述者,对宠儿的描述朦朦胧胧,若隐若现,她的身份迷雾重重;作为叙述者,宠儿以一个鬼魂的存在形式的叙述呈碎片状,有强烈的陌生距离感。正是这样陌生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全新的经历感受,才得以让读者在震惊之后,多维地深度地解读文本后深刻人性、社会和民族等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小说<宠儿>中着重塑造了塞丝和宠儿两个人物形象.作品的情节和涉及的其他人物形象大都是围绕这两个人物间的关系展开的.塞丝和宠儿互为主体,共同建构并结构着对方的主体性.因此,二者的主体间性是贯穿小说<宠儿>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4.
诺贝尔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将种族文化冲突中黑人女性的生活和独有的感触与哥特式文学相结合,创造出名作《宠儿》。本文从女性哥特的角度,通过女性复仇﹑封闭的情感世界和道德探索的自我定位三个方面来获得对母爱与女性题材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托尼·莫里森熟稔《圣经》,精通神话叙事艺术,其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意象和主题等常常包含着丰富的神话因素.《宠儿》作为其代表作,集中体现了莫里森在这一方面高超的写作技巧.因此,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考察《宠儿》中蕴含着的圣经神话原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宠儿》的主题以及体会莫里森的写作才华.  相似文献   

6.
陌生化可体现文学作品主题的陌生化。对于传统的主题如果有颠覆性、陌生性的描写,将进一步加深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陌生化的扭曲与变形,人们在被注入全新体验后,必定会在震惊之余深深探寻陌生主题后的深刻意义。在《宠儿》中,莫里森用陌生的视角叙述了奴隶制下黑人母亲们的母爱被粉碎、扭曲、践踏的残酷现实。塞斯的母亲、贝比.萨格斯和塞斯三人的母爱体现了奴隶制下黑人母亲母爱的特殊性。这种另类的扭曲的母爱反映了黑人奴隶女性的内心世界,深刻揭示了奴隶制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7.
8.
9.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小说《宠儿》中使用了多角度叙事、碎片叙事模式等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后现代叙事风格,控诉奴隶制对美国黑人身心所造成的伤害和扭曲,揭示美国黑人的昔日的悲惨境遇,呼吁黑人共同关注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王梓 《文教资料》2013,(36):23-24
就莫里森而言,她创作小说,完全是在证明自己的存在.她不仅要表达尚未表述过的黑人女性的独特体验,而且要发出未曾言说过的声音.在《宠儿》中,她大胆地借用了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充分汲取了黑人民间文学艺术的营养,有力地整合了欧美主流文化传统与处于边缘文化地位的美国黑人文化传统,凸显了黑人对世界的领悟和表达与主流社会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有力地过渡到了后现代小说创作情境之中,成了表达后现代的另一种声音.  相似文献   

11.
从散居族裔批评视角解读莫里森的佳作《宠儿》可以看出,莫里森将颠覆殖民话语与重构美国身份认同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一方面,莫里森通过对基督教文化的改写,颠覆了以"大熔炉"为象征的殖民话语;另一方面,莫里森重新构建了被喻为"被子"的美国身份认同,强调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2.
《宠儿》自面世以来就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当代族裔文学的大发展,国内对于《宠儿》的研究已经进入了深入拓展阶段。本文从译介研究、思想主题研究、审美方法研究和比较研究4个方面着重考察了近5年来《宠儿》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研究现状。认为中国学者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加深理论深度,提升研究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提出的重要概念。本文以该理论为切入点,分析托尼·莫里森代表作小说《宠儿》中情节安排、叙事视角的陌生化策略的运用,使作品具有了独特的审美效果,同时探照了黑人的精神世界和被戕害折磨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刘源 《海外英语》2011,(8):348-349
Toni Morrison is one of the most noticeable figures in the field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Black literature.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discusses the artistic features in Toni Morrison’s Beloved. The poetic and distinctive language is the major focus of this thesi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this thesis also exhibits Morrison’s special creative ideology.  相似文献   

15.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通过一个魔幻化的人物宠儿,艺术地重塑了美国黑人的历史,探讨了美国黑人的自我构建这一主题。莫里森从具体和抽象两个层面赋予宠儿含混而众多的人物身份和象征身份,这种多重身份使得读者既可以历时性地又可以共时性地、既可以从微观层面又可以从宏观层面解读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Beloved is a masterpiece which helps African American writer Toni Morrison to win the Nobel Prize. In the novel, Morrison uses the postmodernist mefafictional devices to strongly indict the cruelty and...  相似文献   

17.
托尼·莫里森在《宠儿》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包括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名方式。本文通过解读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人物命名的象征意义,引领读者了解莫里森是如何通过人物命名的象征性实现作品主题深化以及再现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8.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讲述了一个不堪叙说的故事,以一种被压抑的叙述为手段,再现了神秘的人类救赎仪式,升华了种族创伤记忆.在她的创作中,她以艺术手段表达了非裔美国文化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反叛,探索一条走出历史阴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宠儿>是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鼎力之作.作为一部黑人文学作品,该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蕴涵着丰富的黑人口述传统文化.呼唤-应答模式在该部作品中的运用,不仅在语言上继承传递了黑人文化传统,而且在主题上解构了传统视角的二元对立话语,实现了文本解读的开放性与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托妮·莫里森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宠儿》作为莫里森的代表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本论文尝试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该小说中的活动场景、写作方式的文学狂欢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