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学科系专业能力倾向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借鉴Gardner的智力多元论、Sternberg的智力三分理论、GATB等对能力结构的论述,依据访谈资料和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旨在编制出一套适用于中国学生使用的专业能力问卷。该问卷将专业能力倾向结构分成8个因子,即一般学习能力倾向、语文能力倾向、数学能力倾向、推理能力倾向、空间图形设计能力倾向、知觉能力倾向、运动协调能力倾向与社会交往能力倾向。测验结果显示问卷具有良好的项目特性,信度和效度测量指标均达到比较满意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大学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知识论和政治论两种主要的观念,前者以促进人心灵和品格的健全发展为目的,后者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两者都既有意义叉有缺陷。我国大学由于在创办初期面临的“救亡图存”压力及“富国强兵”期待,几乎是“一边倒”地崇奉政治论的大学哲学。由于长期缺乏国家权力自律的相应条件,从而使大学的活动逐步堕入政治功利主义和经济功利主义的泥坑。其救赎之策为国家对管理大学的方式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大学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知识论和政治论两种主要的大学观念。这两种大学观念前者以促进人心灵和品格的健全发展为目的,后者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两者都既有意义又有缺陷。我国大学由于在创办初期面临的"救亡图存"压力及"富国强兵"期待,几乎是"一边倒"地崇奉政治论的大学哲学,但由于长期缺乏国家权力自律的相应条件,逐步堕入政治功利主义和经济功利主义的泥坑,需要国家对大学政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4.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1912年,随着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制度终于经过清末的萌芽发展而逐步确立。民国时期的大学精神主要包含自由、独立、民主及社会关怀四个方面。考察民国时期的大学精神对当前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发扬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大学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知识论和政治论两种主要的大学观念,这两种大学观念前者以促进人心灵和品格的健全发展为目的,后者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两者都既有意义又有缺陷.我国大学由于在创办初期面临的"救亡图存"压力及"富国强兵"期待,几乎是"一边倒"地崇奉政治论的大学哲学,但由于长期缺乏国家权力自律的相应条件,大学逐步堕入政治功利主义和经济功利主义的泥坑,需要国家对大学政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6.
把教育与哲学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是一种科学的学术态度.从内在特质来看,"大学哲学性格"是指大学在本质上不仅是高深学问探究之所,更是让人从中获得智慧、追求真理的殿堂,大学之真、大学之用、大学之智都体现了哲学之于大学的重要性;从外在表现来看,哲学让大学个性十足,不同的哲学追求赋予大学以不同的大学气象.  相似文献   

7.
哲学生活与大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生活的要义在于灵魂的自我赋形,是基于自我教化之上的心灵转向,即把个人引向美善生活的追求。哲学生活内含着与习俗生活的冲突,这导致哲学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窘困。哲学生活在当代社会中的基本生存空间是大学,哲学生活的守护即对大学的守护。哲学生活传统的微弱与哲学生活的审慎,意味着审慎作为当下中国大学发展之道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是中国大学发展相对稳定的一个时期,这为中国大学的迅速崛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民国大学的发展,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诸多因素发生化学效应所促成。在学习大学模式这一方面,曾有过学德与学美之争,最后中国大学舍德国模式而取美国模式。在当今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学习民国大学的成功经验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9.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兴办教会女子大学是促进民国时期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华教会女子大学为保守落后的中国高等教育输入了新的教育模式,带来了男女平等的教育理念,开创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河,为中国女性高等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式知识的专业人才。虽然这一时期教会大学对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存有诸多消极影响,但它对妇女解放运动,乃至对中国历史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大学在战火频仍、物质匮乏的环境中取得了令今人钩沉追忆的发展,得益于当时事实形成的大学治理框架。民国初期受"学术独立"思潮影响,政府治理大学具有自觉的权力边界;国民党时期,"党化教育"日盛,但政治干预受到抗争与抵制,政府治理大学权力边界呈非自觉状。民国时期大学内部,校长、行政会议、事务处一脉的行政权力,受到评议会、教授会的制衡。教授会和评议会都彰显了学术权力,学术权力受到了"外部立法"、"内部建章"的保障。受启蒙思想影响,以及政府因战争力所不逮所赐,民国时期大学治理的事实框架促进了当时高等教育的较快发展,也给今天高教改革以启示。  相似文献   

11.
董菲菲 《海外英语》2014,(4):157-159
The Yiddish language originated in Ashkenazi culture and is spoken by Ashkenai Jewish who are thought to be the descendants of Rhineland Jews. For years, it was carried to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with the migration of these Ashkenazi Jewish and a real version of ups and downs of the people. It was once considered as a dialect of German rather than an independent language, which many scholars of Ashkenazi Jewish origin managed to get rid of. It aims to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is language and try to trace back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so as to bring a brief senario of the Ashkenazi Jewish's striving for their identity. Having read and study literatures about this language, a conclusion can be reached that Yiddish language means"the mother tongue of Jewish people"which reflects Jewish cultural life and finally prove its value that it deserved in fields of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 through centuries-long wax and wane.  相似文献   

12.
作为奋斗者形象的高加林,在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中,深受传统文化、自我意识、理想与现实的多重制约,他在人生路上,几经奋斗、碰壁和挣扎,镂刻着一代青年从痛苦的壕沟爬出后的伤痕,洋溢着奋斗者埋葬失望再度升起理想之帆的壮志豪情。  相似文献   

13.
14.
《公开的情书》是一部被遗忘了的小说,近年又被学者不断重提,分析其被遗忘与重提的原因是论文的主要工作。论文无意将《公开的情书》放入指意不明的“地下文学”中来说明其“异质”的特性,而是试图通过重返历史现场,将它置于其产生和传播的历史语境中来探讨,凭借对其历史命运的分析,理清小说与70、80年代文学成规与时代氛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教育系科的地域分布表现出省份分布较全面但分布不均衡的特征;院校分布表现出教育系科主要分布在综合性大学、独立学院①教育系科迅速增加、师范大学教育系科分布却较少的特征,时间分布呈现出抗战前后分布差异较大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主要缘于政府政策、大学分布以及社会需求等因素。当今中国教育系科的分布要合理继承和创新,重视政府的调控作用;教育系科的分布要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制订好设置标准并做好合理评估。  相似文献   

16.
职教政策的变化对个体教育选择起到了引导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出台优惠政策赋予职业教育"生计取向"和"地位取向"双重价值,使其进入了"基础不牢的繁荣期";步入上世纪90年代,政策的转变引导个体形成"偏普倾向",职业教育走向衰落;2002年以来,职业教育逐步实现规模性复苏,但与其真正的复兴还有相当的距离。努力满足人们的"生计需求"和"发展需要",使职业学校成为大多数人的"理想选择",应当成为今后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重彩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 ,并以此卓立于世界美术之林。但自元初清末的七百余年间 ,却几度沉沦、日渐衰微。近现代以来 ,始得以复延 ,及至当代 ,更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质的提升 ,堪称重彩艺术的中兴盛世。然而在中西绘画激烈碰撞并相互融合的艺术潮激流中 ,重彩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及价值取向又面临新的抉择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是每一个有志于重彩画的续承与创新的人都要面临的现实。而以史为鉴、鉴古知今 ,今应胜古 ,古能开今的治艺态度与方法。将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蒋希曾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始终以中国革命事业和美国华人走向革命为文学创作题材的第一个华裔左翼作家。他与关国左翼文化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作品尽管只有一本诗集《中国革命诗》,三部小说:《中国红》《金拜》《出番记》;以及一部三幕剧《死光》,但他的创作成就却得到当时美国进步文艺界,诸如著名作家辛克莱、德莱塞等人的高度评价,他的革命活动也得到美国人民和一些重要人士的广泛同情和支持。这位曾沟通了中美两国劳苦大众的心声,促进了两国进步文化交流的第一位美华左翼作家,将永远名垂中美文化交流的史册。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经济、文化和人员交往领域的快速发展,中日防务交流却在长时间内一波三折,步履维艰,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上。中国和日本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两国逐步扩大和深化安全对话与防务交流,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20.
1942—1944年夏之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及托管印度支那的构想。罗斯福印度支那托管计划的出台,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其对法国负面态度以及法国国际地位的认知。罗斯福最终放弃托管计划,英、法等国以及美国政府内部的反对是重要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罗斯福的不作为,他没有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制订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