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晓梅  刘燕 《物理教师》2002,23(12):18-19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概念本身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不足,密度概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密度知识及应用常成为初二学生学习物理的分化点。  相似文献   

2.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知识之一 .密度知识又与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学好密度知识 ,对进一步学好后续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学生在学习密度知识时 ,常常对其中正比关系的理解感到困惑 .究其原因 :一是密度概念相对来说比较抽象 ,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比较差 ;二是物理学中的正比关系及其比值 ,一般都包含着一定的物理意义 ,而不是简单的比例系数 ,学生往往对比值所包含的物理意义的理解感到困难 .因为它本身可能与参与比例的两个物理量没有关系 ,而反映的是事物的另外属性或特性 .如电阻 ,…  相似文献   

3.
比于传统教学,基于UbD理念的逆向教学设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一定优越性,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介绍UbD教学理论和逆向教学设计方法,以沪科版“质量与密度”单元教学为例,从课程标准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基于理解的六个侧面确定本单元的评估证据,运用WHERETO元素设计教学体验,选取第一节课时进行教学实例设计,为相关教学活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梁海燕 《青海教育》2003,(11):38-39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密度”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概念,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5.
熊仁娣 《物理教师》2003,24(5):19-20
1 教材分析1 .1 地位及作用“密度”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 (华东版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七章质量和密度的第三节的知识 .本章讲述力学中的两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 .全章分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 (1、2节 )讲述质量和天平的使用 ;第二单元 (3~ 5节 )讲述密度及其运用 .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 ,知识的讲述深了一步 .在能力培养方面 ,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以外 ,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 ,更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分析物理事实 ,找出共同特征 ,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密度…  相似文献   

6.
薛和平 《物理教师》2001,(11):19-21
物理教学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使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挖掘物理学科具有的德育功能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我们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前教学中的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 ,不能使学生再出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  相似文献   

7.
探究物理现象的教学是初中物理,特别是初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课,大量的物理实验和现象会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何保持并不断提高他们参与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与热情,使其爱上物理课,是我始终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汽化”这节课的教学使我在这方面有了一些启示。本文以汽化教学为例,谈一谈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完成教学目标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中考大量探究性题型的出现,迎合了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全面推行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中有关密度的探究性设计题就是这次探究性研究的重点,已成为中考实验设计的一大热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与力学各知识点的联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惯性是运动和力的关系知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又与实践知识紧密相联 .明确惯性概念 ,理解惯性现象 ,既是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乃至整个力学的基础 ,又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 .惯性是一个抽象的科学概念 ,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开发学生的智力 .2 .教学目的理解惯性概念 ,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现象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3 .重点、难点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的理解 ,用惯性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 .二、教学设想本课题按照“展示现象→分析思考→整理扩展→巩固应用”的模式展开教学 .通…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第二册中“变阻器”的教学历来是电学教学中的难点,由于“变阻器”的部件较多,接法多种,涉及面广,有时必须将电阻、电压、电流综合起来分析,常常成为初中学生难以接受和融会贯通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求在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激发学生合作能力。本文主要论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各方面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一、设计思路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编排了向物质世界的两极(极大和极小)进军的课程内容,分三个层次论述:分子层次、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层次和宇宙天体层次。本节是章首节,主体内容由"分子模型""分子的运动"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组成。本课核心的学习任务是"建构描述物质微观结构的分子模型,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需要建立的物理观念是"物质有内部结构,物质由微粒组成",需要发展的科学思维是"模型建构"(根据现象提出有关物质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检验猜想)。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陆续出现的一些“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已成为实验考查的主流 ,这类实验不仅能充分反映教师在教学中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 ,而且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针对初中“测物体密度”这一实验可设计出许多“设计性”实验 ,通过对这些实验的分析、操作可开拓学生的思维 ,拓宽知识面 ,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灵活运用 .现对这类“设计性”实验几种做法分别分析如下 .1.称重法利用弹簧称、烧杯、水、细线测一块不规则石块的密度 .原理 用弹簧称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实重 ,再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测出其视重 ,则实重与视重之差为物体浸…  相似文献   

14.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特别是本节的教学体现了学习物理要领的基础思维。所以本节教学内容对今后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密度一节又安排在初二,使刚接触物理的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特征无疑增大了学习难度,由于“密度”的抽象性,且研究方法也初次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矛盾、求知、欲望、动力”,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研究物质的特性-密度。下面就具体谈谈本节如何做好“情境”创设。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物理第二册中,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是一教学重点,采用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进行教学亦能完成教学任务,但现象不明显。为了增强实验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效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实践,使用自制的电教仪器,巧设投影片,组合电教软件,把演示实验全过程展现在屏幕上,扩大学生视野,实现边演示边讲解,以可靠的实验事实得出实验结论。1 课前准备电教软件的设计与制作11 引入课题的实验设计引用前人在实验研究电和磁之间关系的实例,并按前人的实验方法重现当时情境。科拉顿由于“跑”而错失良机;安培由于“坐”而…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物理课程特点,立足于课程资源的运用,围绕《摩擦力》教学,进行案例分析,对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研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18.
初二物理现行新教材和旧教材都是采用的用天平测出不同体积的金属块的质量,测出它们的体积,然后求出每个金属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又换用不同木块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它们的质量、体积,然后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由具体数据分析得出密度概念。学生容易误解成只有固体物质密度才是这样。气体、液体物质的密度是否可以这样呢?为了避免学生误解可再增加三个实验。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四个实验:  相似文献   

19.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离不开实验.在进行实验时,创新自制多种实验器材,直观展示液体内部的压强,解决学生对抽象物理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教学时,分析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