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阳 《青年记者》2005,(11):63-63
今年7月4日,新华社播发《浙江临海:政府图政绩学校比气派》一稿,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这篇让许多干部群众叫好并被当地报纸转载的报道,却被临海某些领导指责为“不负责任”。在市里的布置下,临海的报纸、电视等媒体一起开动,大力宣传临海教育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2.
《新闻天地》2003,(6):56-56
据新华社成都5月29日电中共内江市委近日发出《关于加强我市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将舆论新闻监督作为及时解决纠正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落实执政为民,规范政府行为的重大举措。意见要求除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外,任何机关、单位和团体的公务活动都必须接受舆论监督,不得阻挠或拒绝记者进行正当采访。各级领导要把舆论监督看作是对照检查工作的一面镜子,带头支持新闻单位进行正确的舆论监督。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舆论监督的正常工作。意见同时要求市级主要新闻媒体都要开辟专栏,定期刊播批评性稿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4日,新华社播发《浙江临海:政府图政绩学校比气派》一稿,报道浙江临海市多所中小学在政府推动下。不惜背债几千万元甚至高达数亿元.竞相攀比迁建豪华校舍陷入困境的现象。浙江省台州市委机关报《台州日报》等60多家媒体刊登了报道。然而,临海市的一位主要领导看到报道后,在一次干部会议上.公然指责《台州日报》刊载新华社“这样的文章”“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4.
地方报纸报道国际新闻,都采用新华社稿件。那么,统一采用新华社稿,编辑就可以高枕无忧,版面就万无一失了吗? 今年6月20日早上,笔者发现将在当日下午见报的“世界新闻”版大样上,新华社一条不足200字的电讯稿——《南联盟黑山共和国废除死刑》被编排在了版面的右上角,标题做成了两行题,“废除死刑”四个字还用了55磅大黑。电讯稿内容如下: 新华社今日上午专电南斯拉夫联盟黑山共和国议会19日通过决议,废除死刑,谋杀及其他重罪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1日《无锡日报》3版以《普天同庆祖国华诞》为题刊出新华社9月30日发的由该社记者秦杰采写的一篇电讯稿,该稿劈头一句说:“普天同庆祖国华诞,众志成城高奏凯歌。”这标题和正文的“开场白”读来让人发懵。大家知道,10月1日是新中国的“华诞”,怎会是祖国的“华诞”呢?显然,作者是将“祖国”与“新中国”这两个词“合二为一”了。  相似文献   

6.
3月21日《新华日报》一版快讯栏内摘发了新华社电讯稿《专业户聘请专职秘书》一稿,此稿的开头写道:“专业户黄鹤清聘请的私人秘书已经走马上任,协助业主专职处理来信来访及其他事务”。这篇新闻的主人公黄鹤清是哪县哪乡哪村人氏,读完全文不得其解。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查看了同一天的其他报纸,发现凡登有这篇新闻的报纸都写明“专业户黄  相似文献   

7.
今年7月4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报道了浙江临海市(隶属于台州市)多所中小学在政府的推动下,不惜背债几千万元甚至高达数亿元,竞相攀比迁建豪华校舍陷入困境的现象.报道播发后,<人民日报>和台州市委机关报<台州日报>等60多家媒体予以刊登.然而,与临海百姓大声叫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该市的一位主要领导看到报道后,公然指责<台州日报>刊载新华社"这样的文章""不负责任",让临海不好的影响扩大;并指责有关部门"监管不严".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台州日报>刊登的是新华社记者的报道,而不是自己记者采写的报道.但即便如此,<台州日报>还是大受指责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华社的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量的“新华视点”“新华时评”稿以及社办报刊发表的舆论监督稿件.在谴责落后愚昧、抨击阴暗诡诈、鞭鞑腐化堕落、揭露社会阴暗、反映群众呼声、弘扬社会正气、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称赞。新华社的新闻舆论监督研究工作。也随着新华社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实践的有效推进而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9.
"据"的学问     
对新华社的通稿经过“据”后见报,这是报社编辑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在于:使容量大小不等、读者对象不同的报纸,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可能,采用国家通讯社的电讯稿。然而,这“据”中很有学问。在高明的编辑笔下,经过“据”,电讯稿便去芜存精,变得短小精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可在另一类编辑手中,则有可能“据”掉了电讯稿的“灵魂”,让人读后不得要领,瞠目结舌!请看典型一例:2005年8月22日某报刊发的消息《中国已拥有4枚地层年表“金钉子”》,是根据新华社电讯稿“据”成的。然而,当读完消息全文后令我很不满足,不禁要问:“中国的这…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新阶段,如何更加切实有效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如何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与风险,实现社会发展、稳定与和谐的合理统一?这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主流媒体应当肩负的历史使命。七年来,浙江广电集团《阳光行动》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坚持建设性监督原则,成功打造了一个联系政府与群众的公共话语平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公众解难,成为转型时期积极推动社会和谐的一股重要力量。2010年6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浙江《阳光行动》广播节目高层理论研讨会上,与会的纪捡监察部门和新闻宣传部门有关领导、传媒界人士及专家学者,对近年来《阳光行动》探索出的“纪委+媒体”的舆论监督新模式进行了热烈研讨。  相似文献   

11.
2003年7月21日,浙江《湖州日报》刊登的仅755字的消息《老教师冒酷暑来回奔波小事不小市领导系民情要求整改实事要实》和小评论《群众的事无小事》组成的一组报道,在当地和省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引发当地干部群众就如何进一步实践“三个代表”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市民反映,这样的报道使他们“感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很实在,就在我们身边”。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光明日报》、《文汇报》、《浙江日报》、《报刊文摘》等媒体先后在显著位置作了报道。回顾这组报道的组织策划过程,我们再次真切体会到,坚持“三贴近”是提高新闻…  相似文献   

12.
(一)舆论监督,身处“叫好”与“犯难”之间,好不尴尬。党和政府历来强调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人民群众对之更是拍手称快。然而,谁都不能否认舆论监督之难。连连发生的血腥报复案件,将之说得明明白白。“叫好”与“犯难”,实际上从两个方面说明了舆论监督的备受重视与不可或缺。那么,舆论监督究竟难在何处?  相似文献   

13.
信息窗     
南振中在新华社提出: 舆论监督要有新突破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新华社要紧紧抓住“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不良社会现象和反面典型予以揭  相似文献   

14.
夏鼐非夏鼎     
初志贤  王密林 《传媒》2003,(5):22-22
2002年11月17日某报转载了新华社兰州11月16日的一篇电讯稿,在这篇题为《专家认定唐代“玉门关”应在甘肃》一文中有“20世纪40年代,我国考古学家夏鼎、向达率西北科学考察团”和“夏鼎、向达的推断是正确的”文字。笔者认为,文中两次出现的“夏鼎”当是“夏鼐”之误。 鼐,音nai,意为大鼎。夏鼐(1910-1985),字作铭,浙江温州人,中国著名的考  相似文献   

15.
《铜陵有色一冶推出“领导忌语”》,是新华社合肥8月19日的一条电讯稿,载于8月20《长江日报》第三版。这也许是一条普普通通的消息,可我却一连看了好几遍.觉得它颇具特色:篇幅短小、表达活泼、内容清新。这条消息全文300多字,可谓短矣。然而,通篇却活泼生动,极富可读性。标题新颖活泼引题《恶语伤人六月寒》,引用古谚,揭示本消息与使用口语有关。《铜陵有色一冶推出》,起陈述作用。正题“领导忌语”四字,使用小  相似文献   

16.
1984年的9月28日,新华社南京分社发了我的一条只有100多字的电讯稿——《江苏省淮安县燃料公司送煤到农村教师家门口》:“新华社南京九月二十八日电(通讯员秦九凤):江苏省淮安县燃料公司从本月起,给全县农村教师送蜂窝煤到家门口。  相似文献   

17.
3月31日,埃菲社记者从北京发出一篇电讯稿,题为《中国试行议会民主》。稿中写道:“电视天天向观众介绍议员分组讨论情况和记者招待会概况”,“观察家们认为,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报道新闻透明度方面是空前的”。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期间,首都新闻媒介在提高会议报道的“透明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及时地、客观地报道决策过程中的讨论情况,摘登与会者的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新闻。1979年吕月3日《新华社新闻稿》第3473期、第3474期新华社加编者按刊发了湖北省巴东县税家公社杨家坪大队谭实华给新闻单位的来信,以及新华社记者杨正文、田庄对来信的调查附记。题为《不能把落实政策的好事当“资本主义”来批》。 新华社通稿发出以后,《人民日报》、《湖北日报》、《恩施报》随即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出全文,并因此引发了一场姓“资”姓“社”的大讨论,持续了近两个月。《湖北日报》从8月8日至9月14日在一版发文《肃清极左流毒,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对《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动机、背景,有3家报社各执一说。创作动机:去年12月4日新华社播发的《夏衍谈<义勇军进行曲>》电讯稿中说:这首歌  相似文献   

20.
同一新闻事实,登在不同的报纸上,相差之大,令人吃惊。去年10月22日,工人日报刊登的新华社电讯稿说:“去年底因领导渎职而造成三十五万公斤蒜苗腐烂的北京市南苑冷库,经过整顿已呈现生机。”同日,北京日报在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