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神行太保:快板这么一打啊,别的咱不夸。戏说典故又开张,今天说点啥?咱说一说两千年前的老故事,再加点新鲜话:完璧归赵幽默版,您可瞧好啦——战国时候,秦国势力最大,常常到其他国家去捡便宜。嘿!这不,赵王不知从哪儿得来一个无价之宝——和氏璧。赵王  相似文献   

3.
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被认为是军事奇才。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大将廉颇闭门不战,秦国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4.
完璧归赵,让蔺相如好不风光,官职一路擢升,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但蔺相如上任后却既无富国之举,亦无强兵之策,只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直到亡国,恐怕赵惠文王的子孙们也不明白,为何有先王培养的如此良相也敌不过秦。窃以为,完璧归赵乃是秦王设计的一个圈套,故意成全蔺相如,使赵国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相似文献   

5.
廉颇负荆     
邯郸的深秋.枯叶随着西风翻飞飘舞。萧萧暮色笼罩着赵国都城的石板路。远远地,传来一阵喧哗声。“廉大人,这可万万使不得啊!”“您可是赵国大将。他蔺相如……”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拉锯战争主要集中在秦赵边界。随着秦赵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形态变化也显示出了秦赵国力的此消彼长。秦的崛起,赵国并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的国力和军力几乎无可匹敌,面对秦的侵夺赵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打击,而是专注于伐灭中山、开拓北方边界,导致国力消耗,后继者不但不能守成,反而一步步衰落,最终被秦消灭。赵在战国时期地位举足轻重,赵与秦的关系影响着战国后期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蔺相如是否在赵国为"相"有争论。二十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在我国东北地区先后出土了三件战国时期的赵国兵器,分别是《四年春平侯剑》《七年阳安君剑》和《二十年蔺相如戈》,真实地记录了战国时期的赵国三任相邦作为兵器监造者的历史事实。特别是《二十年蔺相如戈》作为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关于蔺相如的出土文物,对研究赵国历史和蔺相如生平简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8.
完璧归赵     
黄雅萱 《辅导员》2014,(Z1):88-89
正时间:战国时期地点:赵国大殿、秦国大殿人物:赵王、秦王、蔺相如、赵国大臣、秦王仆人第一幕【赵王得了一个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想用十五座城交换。赵王害怕上当,又怕若不答应,秦王会派兵进攻,于是召集众臣商议。】赵王:(着急)这可怎么办啊!大臣:大王,听说有位叫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如我们把他请来试试?赵王:(急忙招手)快,快,快把蔺相如请来!  相似文献   

9.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完璧归赵》中,运用多种文学手段,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成功塑造了蔺相如这个智勇双全、能言善辩、不畏强敌的爱国者形象。  相似文献   

10.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的经典名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高中众多版本语文教科书不可或缺的选文。人教课标版(下同)高中语文(必修)共选司马迁两篇文章,一篇是《鸿门宴》(第一册第六课),另一篇便是《廉颇蔺相如列传》(第四册第十一课)。《廉颇蔺相如列传》(人教版课标课本节选部分,下同)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三个故事,以事写人,成功塑造了廉颇、蔺相如等人物形象。阅读《廉颇  相似文献   

11.
研究赵文化,赵国史应该是一条主线。在这条主线上,赵国由弱到强,由盛转衰的史实值得后人深思。赵国,是我国战国时期七雄之一。她从春秋末期简子(赵鞅)创业、襄子(毋恤)立国,到赵敬侯迁都邯郸,又历经八代君王,先后在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上纵横驰骋二百多年,演绎了一幕幕雄壮的活剧,孕育出一代代智勇贤哲,对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陆宁 《辅导员》2011,(28):52
(11月14日)同学们,在今天的升旗仪式讲话中,我为大家讲一则历史小故事。战国时期,蔺相如在与秦国的交涉过程中,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回国后,赵王重用蔺相如,给他加官进爵,位在赵国大将军廉颇之上。这令廉颇十分不服。廉  相似文献   

14.
马志伦 《学语文》2014,(2):14-16
正司马迁在写人物传记时善用伏笔与照应,故而使文章能首尾圆和、条贯统序,收入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便是很好的一例。  相似文献   

15.
一说到赵括,许多人都会说,这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典型教材。从战国到今天,赵括足足被人们冤枉了两千多年,也被人们讥讽了两千多年。当我们正视这段历史时就会发现,这是极为不公平的,尤其是对一个誓死保卫自己国家的忠勇军人。  相似文献   

16.
战国时期赵国参与了山东六国的合纵抗秦战争,到了战国后期,赵国成为唯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多次组织六国抗秦活动并发挥重大作用,赵国的积极反抗延缓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影响甚至决定着战国后期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孙乾博 《天中学刊》2012,27(5):86-89
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的军事实力大体相当,但在政治改革、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赵国的民族融合水平不如秦国。赵国最终被秦国所灭,这其中固然有政治、经济、军事战略等因素的影响,但民族融合的好与差、快与慢,也是事关两国发展命运和盛衰的关键。秦国关于民族问题的立法,大多为后世王朝所继承或借鉴,开创了我国古代民族问题立法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在战国七雄当中,赵国的“一都独大”现象比较明显,三座都城晋阳、中牟、邯郸依次建都,前后相继,与同时期的秦、齐、楚、燕各国的多都并存现象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有利的空间权衡是“一都独大”现象出现的地理基础;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是“一都独大”现象出现的政治基础;首都控制力的增强是“一都独大”现象出现的社会基础;宗法观念淡薄是“一都独大”现象出现的思想基础.赵国“一都独大”的都城现象,既有其独特的地理、政治、社会因素,又是战国时期都城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秦汉以后实际上的“一都独大”的都城发展模式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亡羊补牢     
郭倩 《下一代》2013,(6):44-44
1.战国时期,楚襄王是个昏庸的国君。只知道整日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国家一天天衰败下去。2.大臣庄辛劝襄王不要成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大事。长此以往,楚国就要亡国了。3.楚襄王听了大怒,骂庄辛老糊涂了。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了赵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