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惊鸿 《教书育人》2006,(10):42-43
数据显示,中国15岁至34岁人群死亡第一位原因是自杀,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国外的“死亡教育”已经相当成熟,在中国,“死亡教育”何时才能名正言顺地走近青少年々可采用的教育形式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语文教材《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中,侯赢与公子诀别时说:“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目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待公子至晋鄙军之日,侯生果以自杀之举兑现了他的诺言。很多学生对此不解:“送行的方式有多种,侯生却为何选择自杀的方式?这岂不是太不珍爱自己的生命了吗?”其实,侯生的自杀之举,是他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这里略作概述,以解疑窦。  相似文献   

3.
报载,某省高一女生连续两次服安眠药自杀。其自杀的理由是:爸爸总是用车接送她上下学,无论她做什么,妈妈总想陪着她。同学们都把她当作特殊阶层的人,因而远离她。她受不了同学们把她当“另类”,因此愤而自杀。两次皆因抢救及时,保住了女生的性命。父亲在女儿病床前说:“我不明白,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为何要这么做,这不让父母伤心吗?”母亲则哭着说:“别人的妈妈都因为没时间陪孩子而难过,我努力找时间陪你,你怎么还这样伤我们的心?”这名女生回答:“我说过不让爸爸用车接,他为何不尊重我的意见呢?我说过不喜欢妈妈老在家里…  相似文献   

4.
校园“新”生:留了一级又一级——“留学生”睡了一课又一课——“特困生”家里有钱不读书——“高‘财’生”追完系花追校花——“有追求的学生”校园状态:大一呐喊,大二彷徨,大三伤逝大四朝花夕拾。高中VS大学:高中向往大学,大学怀念高中。高中生不明白,大学生活那么精彩,为什么还会有人自杀?大学生不明白,大学生活那么无聊,为什么还没有人去自杀?恋爱:人在教室心不在,读书不如谈恋爱。不在寂寞中恋爱,就在寂寞中变态。吃饭不吃菜,省钱谈恋爱;恋爱没谈成,重修好几门。四年,处处盛开爱情;毕业,处决爱情。开支:月初…  相似文献   

5.
“那天,我看了一个节目,记者现场采访了一个偏僻乡村的放牛娃。我想到了自己——我为什么要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怎么样?找一个好媳妇。然后呢?生孩子,让他读书,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生命轮回,周而复始。” 这是十年前《中国青年》登载的一篇题为《生命的价值在哪里》报道的一个14岁少年写的一段话。这段话是这个花季少年在自杀前一天写给他父亲的遗书,说明了他为什么要自杀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在给《边城》中的“翠翠的母亲”作注时说:“翠翠的母亲和一个军人相爱,有了翠翠以后,因结婚不成,两人先后殉情自杀。”《现代汉语词典》对“殉情”的解释是:“因恋爱受到阻碍而自杀。”可见,“殉情”本身就是一种自杀行为,“殉情自杀”语义重复,应去掉“自杀”。  相似文献   

7.
《青年教师》2004,(1):51-54
长大成人后,对少年时的受教育的记忆早已淡忘了许多,剩下的也都是美丽的“珠串”了。但现在有关中小学教师的报道,充斥着“暴力”:从“冷暴力”到“性犯罪”无所不有。不禁令人心生疑惑:我们的教师怎么了?教育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症结又在何处?针对此,有人指出了问题;有人提出了解决办法,但是类似事件仍在不断发生,前两天在安徽泗县又有一名初中男生遭老师殴打后自杀。无辜的孩子仍在不断成为“暴力教师”手下的牺牲品。面对此,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怎样让孩子尽量少受伤害呢?  相似文献   

8.
韩天畲 《科学启蒙》2010,(12):51-53
助手肖兵一接电话就紧张起来:“什么?关云长……”然后他急忙向高克报告:“警长,关云长跑到摩云大厦顶层要自杀!” “关云长?”高克也紧张起来,“这家伙是用核能维持运作的,他要跳楼,一旦摔坏了能量包那可是一场大灾难。”  相似文献   

9.
黄文龙 《中国德育》2005,(9):44-45,65
世界卫生组织称,中国每年自杀者超过25万,据复旦大学调查,上海8至15岁儿童中有24%考虑过自杀。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太多人只注重成功教育,但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怎么可以只知成功不知其“母”?  相似文献   

10.
《海外英语》2011,(9):6-7
被学校开除学籍,几乎永远处于醉生梦死的状态,赌博和狩猎的骨灰级爱好者。这就是。“疯狂杰克”约翰·米顿(1796-1834)。他生来便拥有巨额财产,是一个无忧无虑的英国贵族。然而,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一连串自杀的尝试”,他最终在穷困潦倒中结束了一生。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1.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天平均有近3000人自杀,而每一个自杀身亡者对应的可能是20个或者更多的自杀未遂者。为了在世界范围内促进预防自杀的承诺和行动,国际上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而这一天同样是我国的教师节,这不得不让我在做这期栏目的时候感到那么一点巧合。“教师”、“自杀”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词汇怎么联系到了一起呢?在“人教论坛”网站上有这么一篇名为《近年来教师自杀案例摘录》的文章,上面提到“全国中小学教师自杀事件大约平均每月发生10次,一年内约发生120次”,并列举了多位教师的自杀事件。最初看到此文章时,笔者甚为震惊.也可以说,是表示深深的怀疑的。随后,笔者根据文章中提供的线索,一一对应找到了当时关于这些教师自杀事件的媒体报道原文。  相似文献   

12.
“独生子女离家出走、自杀甚至杀害父母的事件时有发生……”每每看到这样的报道,我们心痛的同时,不禁在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许多人担忧,家长们困惑,家庭教育成了一本“难念的经”——  相似文献   

13.
安耀辉老师的《蒙毅不是自杀,而是他杀》(《中学历史教学》2011年第10期)一文将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21页的表述“逼令长子扶苏,大将军蒙恬、蒙毅自杀”.理解为“教材认为蒙毅是自杀而死”,应该说安文结合《史记》记载,考证蒙毅不是自杀而死是完全正确的。但问题在于安文误解了教材表述,教材说“逼令蒙毅自杀...  相似文献   

14.
在教《离骚(节选)》这一课的最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战国那样的时代,面对楚国黑暗的政治,屈原是否非得要自杀呢?他可不可以到其他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呢?”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立即热烈地讨论起来。  相似文献   

15.
海司令     
海司令八、鳕鱼谋杀案一条朝气蓬勃的大鳕鱼突然死了。鳕鱼的邻居们急忙拨响了报警电话:“喂,喂,是海司令吗?我们这里死了一条鳕鱼,快来看看吧。”海司令放下电话,带领几名鱼警察和鱼法医,开动快艇来到了现场。海司令围着鳕鱼的尸体转了一圈,又仔细察看了鳕鱼的身体和鳕鱼住过的地方。“鳕鱼身上完好无损,没有任何外伤,鳕鱼周围也没有打斗过的痕迹。”海司令说,“不像是谋杀。”他想了想,又对鱼法医说:“你来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自杀。”鱼法医认真地检查了鳕鱼的全身各部分说:“报告海司令,也不像自杀。”那么,鳕鱼是怎么…  相似文献   

16.
放学后,me从WC晃悠回来,迎面碰见神色紧张的咪咪与阿呆。“惜诚,你看见兔子了吗?”咪咪拉住我,急切地问,我莫名其妙地摇摇头:“兔子没在WC呀。”“吓!”咪咪气得把我胳膊用力一甩,“我不是这意思么!”是呀,惜诚,刚才兔子说她想自杀,我和咪咪都以为是说着玩的,可是,一转眼兔子就失踪了。唔……她会不会跳楼啊?”阿呆嗡嗡地说。“跳楼?”咪咪尖叫起来,引得旁边的人都惊奇地看我们。咪咪用力把脚一跺,一手拉着我,一手拉着阿呆噌噌噌朝教室的顶楼平台上奔。我觉得自己心脏肯定出了问题,心跳得快要蹦出来了。不知道是因为平…  相似文献   

17.
打开电视,一条新闻使我心绪难平。一位省一级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因考试成绩有些下降,怕父母责骂跳水库自杀了。这样的学生自杀现象在我们这个地区,在全省、全国又何尝少见呢?这些花样年华的青春生命竞选择了死亡,难道他们真的无路可退了吗?难道只有选择死亡,才能解脱吗?我迷茫,我困惑,是谁把他们逼上了绝路呢?  相似文献   

18.
浮躁,以堂而皇之的理由,用“拔苗助长”的方式对教育生命温柔地施暴。如果不遏制浮躁对教育的“他杀”或教唆教育慢性“自杀”,教育还能定格她充满希望的姿态吗?  相似文献   

19.
我说好学生为何犯罪田国秀近年来的一些事实表明,“好学生”自杀或犯罪事件呈上升趋势,引起人们的关注。文木的来信又一次涉及到这个问题。一向表现优秀的学生竟然走上了犯罪道路,着实令人可惜。“好学生”为什么会走上犯罪道路?分析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心理不健...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首个“预防自杀日”上,发出了“自杀一个都太多”的口号。在这个特定的日子,一连串数据,通过各大媒体撞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