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鸭子去买菜,摇摇摆摆走不快。“的咯,的咯”,小马跑来了。小马说:“小鸭子,我带你去吧。”“谢谢,谢谢!”小马背上小鸭子,“的咯,的咯”向前走。小乌龟背着很大一袋米,慢慢吞吞走不快。“的咯,的咯”,小马跑来了。小马说:“小乌龟,我带你去吧。”“谢谢,谢谢!”小马背上小乌龟,“的咯,的咯”向前走。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有小弟弟或者小妹妹,那就看看这本《彼得的椅子》吧,可能会有一些似曾相识的心情哦。  相似文献   

3.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城西安以她的存在向世人诠释着这则名言的精辟。随便问起一个西安之外的人对西安的了解,可能都会说出一连串的名词:兵马俑,大雁塔;秦汉故都,大唐宫阙……这些使西安城享誉世界,成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可是,将这些荣耀的冠冕加在今人的头上,总会觉着一丝惶恐与不安,因为这些毕竟是萦绕在先人头上的光环。而在我的印象中,若将黄土高原上的长安城与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东部大都市相比,总觉得她的身上或多或少带着几分土气和一丝暮气。  相似文献   

4.
住宿生是典型高中生的标本,我对高中的印象也主要源于宿舍。我的宿舍实在“别致”,红校园里矗然一幢有如脏面包发霉的灰楼,初见本以为是校建仓库,后来却一记晴天霹雳——我得在这“仓库”里住上三年。  相似文献   

5.
下午,栗小良在阅览室看书.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他觉得有趣极了.故事里说,英国有一个工人,企业倒闭,他就失业了,到处找不到工作做,穷得连饭都吃不上,衣服也没钱买,只好靠乞讨为生,成为流浪街头的穷人.  相似文献   

6.
吕海燕 《山东教育》2005,(16):12-12
那天中午,因为下大雨,很多孩子在校买饭。放学时,刘新找到我:“老师,借我一元钱买饭!”看着他着急的样子,克赶快把钱塞到了他的手里。拿着钱,刘新高兴地说:“老师,明天一定还给你!”我记得“一定”这个词,他说得特别重。可是三天过去了,刘新一点也没还钱的意思。我笑着在心里想:这小家伙,借老师的钱还敢不还!  相似文献   

7.
杨卫玲 《文教资料》2005,(27):82-83
教师人格是一种不可或缺和无法代替的教育力量,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着重讨论了人格和教师人格的涵义,并指出富于教师人格魅力必备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杭州有位小学校长,名字叫王崧州。作为小学校长的王崧州,他并不被很多人所了解;但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王崧州却好生了得:在全国小学语文界,他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他领衔的“诗意语文”流派,把经常为人们所指责的语文课堂教学演绎得诗意盎然;他无论到哪里上课,总能刮起一股王氏旋风,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和无数老师的追捧。  相似文献   

9.
杨晓曦 《初中生》2008,(7):20-22
天空终于崩溃,在自己制造的阴霾里哭泣。我放开麦克风,将它随意丢弃在沙发上,没有人来继续唱或是换歌,大家都在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原声带在倾诉:“冰上的芭蕾,脑海中旋转……”  相似文献   

10.
论的的不休     
开栏语:纯洁现代中文,一直是余光中、冯骥才、季羡林等一批现代文化名人的萦心之念。他们作为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的中国文人,时刻关注着中国语言随时代发展逐步演化的每一个细节,不断给恶性西化的现代中文把脉开方。但这都绝对出于对祖国语言的挚爱,而非刻意吹毛求疵,他们无法忍受对中文的任何污染,哪怕来自大作家,哪怕只有一小点。长,自不可掩;短,亦不可护。这应该是每一个国人对待母语的一种态度。余光中先生说:“白话文所以噜苏而软弱,虚字太多是一大弊端;而用词最滥的虚字正是‘的’。一碰到形容词,就不假思索,交给‘的’去组织,正是流行的白话……”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反思,他写下了《论的的不休》一文。本期我们选了其中的片段。  相似文献   

11.
儒家重德,以德为第一要义.儒家看重诗乐对德育的教化促进作用.以礼、仁为核心的德育教育是先秦以来一贯的做法,而诗乐又是立德育德的最好载体.<乐记>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诗乐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德艺观.<乐记>认为诗乐给人以快乐,由于诗乐的特殊性,它对"德"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儒家反对溺音淫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观点固有其片面性,却也有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给市场和企业带来巨大活力。能否将“竞争”、“优胜劣汰”等机制,引进于教育改革,特别是教育体制改革和管理领域呢?   所谓“竞争”、“优胜劣汰”等词,在不同领域有着很不相同的含义,它们代表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指的是生物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内的生命体)为争夺个体延续和种群繁衍的生存条件而在个体和族类之间进行的生存竞争,优胜劣汰表现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亿万种生物在弱肉强食和相生相克的优胜劣汰中使大自然保持着生态的平…  相似文献   

13.
王大忠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3):128-130,144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组合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数学模型教学来教授学生,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组合数学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从而产生好奇心,形成探究愿望。从一道简单的计数模型出发,研究了组合数学的模型式教学。  相似文献   

14.
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是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为满足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人才需求,于2009年11月设置的工科系,是学院重点建设和发展的系部之一。"技能立身,实干成才,团结互助,敬业发展"为该系学生培养工作的目标。目前该系专职教师中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高级技师、讲师、工程师、技师10余名;教师大多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名。  相似文献   

15.
兰陵笑笑生深晓一个人对性的态度最能反映人性本质的道理。他以独特的审丑艺术描写和揭示了西门庆、潘金莲在第 2 7回和 79回中的形而下和形而上。通体明亮地现出西、潘二人的灵魂和全部人性价值。本文探讨了笑笑生丑中现美、性中显人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6.
公厶字义构形及释义,历来是公私观念研究的起点、难点,也成为古字学、古献学、先秦思想史领域亟待攻克的一道难题。自先秦始,提出了诸多见解和假说。其中历时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当为“自环为厶,背厶为公”之说,它首出韩非,后为许慎、段玉裁所承袭。虽也有学对此说提出异议,但始终缺乏清楚的梳理。对“公“厶”字义构形的正确理解,不仅需要字学的知识梳理,还应该从思想、观念方面进行分析和释义。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中体会到,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首要外部因素,要使学生喜欢化学、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是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往往异化为一种形式,失去了它的探究功能,沦为知识灌输的附庸或点缀,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19.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are facing a range of external pressures today — from shifts in the educational landscape to an ever-expanding curriculum to meet changing standards. In this article we shared how our process of “reforming from without by leading from within” is the beginning of a culture change. Partnership initiatives, newly involved classroom teachers, school liaisons, training for classroom teachers and university faculty alike, all may make a difference in our culture and our efforts. As teacher educators we must adapt our programs to the changing standards for teachers, accountability measures and student testing, and a diverse population. The ETRA faculty at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lead from within by seizing opportunities in administrative changes, existing partnerships, funding opportunities, and collaborations. Our goal continues to focus on demonstrating that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y serve an important role in coping with these external pressures and achieving the changes required.  相似文献   

20.
Paul Willis 《Interchange》1981,12(2-3):48-67
Cultural patterns and activities and attitudes are developed in precise conjunction with real exigencies, and are produced and reproduced in each generation for its own good reasons. Patter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bour power for a specific kind of application to industry must in every generation be achieved, developed, and worked for in struggle and contestation. If certain obvious features of this continuous reproduction and ever freshly struck settlement show a degree of visible continuity over time this should not lead us to construct iron laws and dynamics of socialization from this mere succession of like things.Learning to Labour (p. 1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