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许冲在《上说文表》中说到他父亲许慎的《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时,有如下一段话:此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其建首也,立一为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条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中之,以究万原。毕终于亥,知化穷冥。这里除了指出《说文解字》在单字编排上的一般原则——“同条牵属”“据形系联”——以外,还指出了这部书在首尾布局上的一个重要特色:“立一为耑”“毕终于亥”,即通常说的“始一终亥”。  相似文献   

2.
《隆中对》中『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一句,有些教学参考资料译成了『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发,…』或『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自秦川出发,…』。将『出于秦川』的『于』字误译成了『从』字或『自』字。『于』字是文言文里应用极为广泛的介词,它所表示的关系也相当复杂。它和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成介宾词组,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后作状语或补语,表示处所、时间、范围等。若表示动作行为的起自时,则可根据文意译作『从』、『自』,而若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时,  相似文献   

3.
李玲 《今日中学生》2022,(29):44-45
<正>真真是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来到心理咨询室的,她坐在靠近窗口的位置,满脸的倦容——她已经被失眠折腾了好久。“再这样下去,我感觉自己就要废掉了!”真真无奈地说道。真真一直是一个努力上进的孩子,读小学时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有一个保持好成绩的秘诀:“小学六年,我每一次都保质保量地准时完成作业!”上中学后,科目一下子多了。真真整天都惦记着作业,有时候遇到不会的题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四个教学实例介绍了相关量是与化学变化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过程无关的一类计算题的巧解方法.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一般是指我国古代以丝绸贸易为主要特征,联系中亚、西亚,进而连结欧洲及北非的东西方交通路线的总称.我国古代的先进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向西方传播,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样,西方的文明对我国亦有相应的影响.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误始误终     
胡哲 《中文自修》2008,(1):58-59
从祝英台家失魂落魄地跑出来,梁山伯一路跌跌撞撞,他的脑海中开始无法遏止地跳出印满回忆的画面。英台的一颦一笑,英台离别时的话语,英台望向自己时眉间深锁的细纹……全都是英  相似文献   

7.
锐始懈终     
古人曾将诗歌的起结分别喻为“凤头”与“豹尾”,即要求开首美丽,出人意表;结尾响亮,有如撞钟。从诗歌的创作情况来看,往往是“凤头”易得而“豹尾”难成。其原因就如陈仅所说:“入手时一鼓作气,可以自主,至结句鼓衰力竭,又须从上生意,一有不属,全篇尽弃,故好者尤鲜。” (《竹林答问》 )张祜的《题润州金山寺》便是一首锐始懈终之作:   一宿金山寺,微茫水国分。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因悲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全诗描写了金山寺胜景,致使后人不复能措手,几同崔颢《黄鹤楼》诗,故古人推为…  相似文献   

8.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洒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于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法也。”笔者认为:古人的读书心得写得何等透彻,即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始当求所以入”重在:入其境,感其情,悟其理,明其法。“终当求所以出”重在:运用读书中学到的言语图式、言读规律及积累的文体言语,进行大量的化消极言语为积极言语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在运用中进一步领悟掌握言语的规律。那么,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应该怎样呢?一、披文入情,在揣摩文本中求统一…  相似文献   

9.
初中《中国历史》课本第一册提到班超出使西域,至鄯善,夜袭匈奴营帐。班超对部属36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辞海》“不”字条持同样说法。但查《后汉书·班超传》和《资治通鉴·汉纪》,班超原话均为“不入虎穴,不得虎子。”那么,“焉”字从何而来?近查新出版的《汉语大词典》一卷,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说,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内驱力。可是,这种内驱力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喜欢拖延,有人非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作了这样一个实验:她让138个儿童做一连串的工作,其中一半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另一半则在中途停止。一小时后,她测试那些儿童,发现有110人对未做完的工作比对已完成的工作记得更清楚。其结论是: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心态就叫蔡戈尼效应。其实,做事非要有始有终的人为了避免半途而废,很可能把自…  相似文献   

11.
哇,精灵豆现在比我都厉害了,真是青出于蓝呀! 你用词不当!你既不是我的老师,又不是我的长辈,怎能用“青出于蓝”呢?  相似文献   

12.
受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将思品课划入了可有可无的豆芽科之列,所以在教学当中,也多是先让学生看一看,再由老师念一念,根本没有将小学思品课在德育中的地位充分表现出来。如何扭转这一局面,让学生  相似文献   

13.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课文课程的重新定位。“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古今阅读理论的研究也有力地佐证了《语文课…  相似文献   

14.
“诸子出于王官”论是学术史上的重要论题,也是传统目录学辨章学术之一例。从内容上考察,此说实为比附之谈.“诸子时代”与“王官时代”的隆替是社会大变动的产物,王官之守与诸子学术间虽有相似性,却不可能有一一对应的师承关系.结合两汉的社会政治思潮来考查,则不难看出,“诸子出于王官”论是刘向、刘歆父子对诸子学说所作的折衷于政治的评判,是其时代政治思想在学术分类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在提倡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挖掘丰富的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资源,开发符合学生学情的语文课程。拟以“诗意节气”为语文教学资源,对“诗意节气”语文项目学习实践过程加以梳理并进行反思,提出“以始为终规划成果,以终为始生成项目”的观点,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尽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备受关注,但现实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教师忽视现实学情,缺乏课堂教学明确的目标意识,对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缺乏有效的示范与帮助,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性模糊且缺乏有效评价。为此,教师需要"以终为始",以目标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扶放有序,  相似文献   

17.
我女儿孙楠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以前她也像许多小学生一样,痴迷于形形色色的动画片而不能自拔:从晚上5点半到8点,我家电视机就让她一个人“承包”了;到双休日,她就更神气了,只见她手拿摇控器,翘着二郎腿,吃着零食,说多“幸福”就有多“幸福”。对此我忧心忡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懂得长时间看电视对儿童身心造成的伤害:既使他们视力下降,也使他们的思维简单化,更使他们没有耐心去看书学习。怎样引导她多亲近书籍、少看一些动画片呢?我冥思苦想,始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这种情况大有改观。那是去年春天的一…  相似文献   

18.
<正>苏教版教材《金子》一课,以时间为顺序,告诉人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财富,取得成功的道理。主人公彼得·弗雷特的特别形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中我感觉到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很喜欢。在教学中,我对本课及相关课文的教学"始终"进行了特别处理,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有以下两点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9.
又到了本期“stream在线”时间,我是金剑。《小溪流》是1980年创刊的,比小金还长两岁呵。除了上学以前不识字的几年外,小金一直是“铁杆溪迷”,直到今天。可以说,我是读着《小溪流》长大的。我算不算一位“老溪迷”呢?现在,我坐在编辑室里,每天都能收到许多新一代“溪迷”的来信,接到亲切的电话……  相似文献   

20.
“吃”迷     
从小,就痴迷于吃,酸甜苦辣咸,五味兼收。5岁那年的夏天,正是午休的时光,厨房隐约飘来一阵似有若无的面香。口水顿时在嘴里“汹涌澎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