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是我国古丝之路的咽喉重镇,也是中西音乐文化交融之地。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五个庙等)壁画举世闻名,壁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代音乐图像,留存有音乐内容的洞窟达250多个,绘有乐器图像6,000余件,不同的乐器就有40多种,打击、吹奏、弹拨、拉弦乐器种类俱全,反映了上自十六国、下至元代  相似文献   

2.
一、缘起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五个庙等)的大量古代壁画中,有一个极为丰富的古代音乐世界,描绘了各个时期的乐器图像,这是中国也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珍藏。仅莫高窟就有音乐内容的洞窟200多个,绘乐队500组,各种乐伎3,500身,乐器品种44种,共绘各种乐器6,000多件,可以说这是当今世界上反映占  相似文献   

3.
过去知道中国美术史家、绘画雕塑家,无不到敦煌莫高窟去研究学习。今天看到敦煌壁画乐器的研制成果,又听了用如此丰富多彩古雅绚丽乐器演奏的音乐,认识到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在敦煌学中新拓展了一个研究领域,今后的音乐史家、古乐器研制家也应该到莫高窟去开阔眼界,了解传统。日本正仓院收藏有几件相当于中国唐代的乐器,人们就  相似文献   

4.
敦煌乐器已由敦煌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室和北京民族乐器厂合作研制成功,并于今年3月在首都北京通过鉴定。敦煌壁画乐器图像通过研究制成有形有声的实物,是敦煌乐舞资料研究的显著成果,是对敦煌石窟音乐宝藏发掘的有益尝试,也为音乐史的研究增加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5.
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中保存着大量的古代乐器演奏图像。这些乐器包含着古代乐器的众多品种,反映了上自十六国时期下至元代千余年乐器发展的概貌,其中有我们所熟悉的各类乐器,也有历代文献失载而一时难以命名的乐器。敦煌壁画乐器是有待深入研究开发的古代音乐宝库。  相似文献   

6.
敦煌石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壁画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代音乐内容。其中绘有乐器演奏图像6,000余件,包括了不同门类的乐器40余种,反映了上自十六国、下至元代一千余年(即公元366年至1368年)的乐器发展状况。敦煌壁画乐器的研究,是敦煌学的一部分。敦煌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室的专家们,在  相似文献   

7.
一、制作问题的提出1990年春,敦煌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室(以下简称敦煌研究院)经与北京民族乐器厂协商,欲按敦煌壁画中展示的民族乐器图像仿制一批敦煌乐器。我厂技术厂长丰元凯带领两名技师和一名美工到敦煌实地考察后,认为研制工作可行。随后,敦煌研究院与北京民族乐器厂签订了协议书,将此项研究工作作为双方合作、共同开发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8.
敦煌壁画,留存大量古代乐器图像,其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表现之生动,延续之久远,举世叹为观上。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先民长期音乐实践的积淀。敦煌莫高窟绘有:大小型乐队500余组,乐伎3000余人,各种乐器400余件,共有乐器44种。这些图像分市在200多个洞窟中。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元代,延续近千年,它反映了各个时期,各种乐器的形制和演变、演奏方法、组合形式,以及当时的社会音乐风尚。这些材料,为我们研究乐器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参考依据。笔者对全部洞窟壁画中的乐器,进行了数次考察,将壁画中的乐器图像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9.
阳春三月,从首都传来了喜讯:敦煌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室承担的科研项目——“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研究项目”通过了技术鉴定。这将是中国音乐史研究和敦煌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敦煌研究院在发掘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进程中又迈出了新的步代。  相似文献   

10.
敦煌壁画中有一个极为壮观的音乐世界留存着中国古代的大量乐器、音乐表演的图象资料。这是研究音乐文化历史的极为珍贵的宝藏,已为中外文化史学者们注意。仅莫高窟统计:有音乐洞窟200个,乐伎3346身,不同类型的乐队490组,乐器44种4330件。我们所谓壁画上的“音乐”,实际上就是乐器和乐伎的图象。一壁画乐器出现于下列场合(一)表现天宫、佛界和人间世俗的歌舞音乐场面;  相似文献   

11.
《父母必读》2021,(8):68-71
音乐一直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孩子喜爱音乐,很多孩子也在学习乐器,从乐器入手,让孩子了解丝绸之路,也是一个有趣的方式.其实,很多我们今天熟悉的民族乐器,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例如流行于波斯(今伊朗)、阿拉伯的唢呐;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的琵琶;从西域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的胡琴等.敦煌在当时虽然远离政治...  相似文献   

12.
项目:仿制敦煌壁画乐器频谱测量乐器:琵琶、阮、筝、瑟、琴、胡琴、葫芦琴、弯琴、五弦、排箫、筚篥、埙、笙、竽、横笛、方响等时间:1991年10月18—25日地点:北京电影乐团排练厅(录音)  相似文献   

13.
敦煌壁画乐器喜见复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文化古国。例如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证明我国在2,400余年前已经运用了十二平均音律。敦煌位于古丝绸之路中心要冲。敦煌石窟壁画中有非常丰富的古代人民生活的图像,各种乐器的图像亦为不少。研究古代人民的生活情趣以及古代乐器的形制与演奏,这些图像资料是具有权威性的。  相似文献   

14.
方响,是我国古代众多乐器中的一种,出自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北周(公元557——580年),后为隋唐燕乐常用的乐器之一。方响通常由十六枚厚薄不等、上圆下方型铁块(音板)根据音高顺序排列而成,演奏时用小铁槌或木槌敲击发音。由于方响只限于宫廷典庆礼仪及宴会中使用,加上这种乐器定音制作比较困难,所以未能得到广泛流传,实物也没有保存下来。但令人欣慰的是,在敦煌石窟201等窟壁画伎乐图中可见到此乐器。近年来我国学者和专家们经过努力,已研制成功了方响乐器并由上海民族乐团进行了试奏,音色甚佳,效果令人满意。尤其在合奏中,方响以其独特的音色给整个乐队增添了极为丰富的音响色彩和音乐厚度。  相似文献   

15.
敦煌石窟的一些底层洞窟,当温湿度适宜时,空气中的霉菌孢子,降落在壁画上,形成菌落。据统计,敦煌492个洞窟中,7个洞窟有发霉壁画,面积达144.02m~2,占壁画总面积的0.3%,占残损壁画总面积的3%。这些霉菌危害了壁画,因此,有必要鉴定出这些霉变壁画的霉菌种类,从而采取必要的防霉措施。  相似文献   

16.
敦煌壁画阮的研究台建群阮,是一件古老的中国民族弹拨乐器。根据史料记载,它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记载阮的主要文献资料出处,有:1.东汉刘熙在《释名·释乐器》中记述:“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2.东汉应劭的...  相似文献   

17.
沙武田 《家教指南》2004,(3):104-110
本文通过对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壁画榜题写本内容、书写特征、与洞窟壁画榜题的关系等各方面详细分析研究,表明大多是壁画榜题的抄录本,部分有壁画榜题底稿的可能性,也有个别写本兼具双重性格,否定了学界普遍认为全是洞窟"壁画榜题底稿"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以亲身经历,回顾了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探索敦煌壁画临摹与研究的历程,并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临摹与研究的关系、临摹与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创新临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森 《家教指南》2007,(6):37-46
敦煌壁画中的麈尾图像始见于北周,但数量较少,至唐、五代宋图像数量大增,主要集中在"维摩诘经变"中,为研究麈尾史提供了很多形象资料,因此敦煌壁画中的麈尾图像研究既可增加对麈尾形象的深刻认识,又可补麈尾研究史的些许不足,因为敦煌艺术品中的一些麈尾形态在中原少见.敦煌壁画中麈尾图像的出现,比中原麈尾图像正式出现的时间要晚,但有它自身当地的特色,敦煌壁画中的麈尾和其他地区出现的麈尾受当时时尚影响很大,也与魏晋玄学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敦煌陷蕃前后,随着禅宗的发展及其所尊奉的主要佛典《金刚经》的传播,敦煌壁画中也相应地出现了金刚经变。第31窟南壁金刚经变的最大特征是主尊为卢舍那佛。过去学界据此将其定名为卢舍那佛,应订正为金刚经变。金刚经变的一些主要画面,在第31窟南壁大部分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