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美都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文学语言的美主要包括形象美、凝练美、含蓄美、音乐美等,文学语言有了这些美的特征,文学作品才会给人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粟建林 《教师》2013,(2):117-117
文学作为中华文明千百年来文化、历史、艺术的活化石,经历了各个时代从生涩发展到成熟直至辉煌,给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美一直是人们的追求,对文学亦是如此,何为美?何以美?似乎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文学何以至美,自古以来存在潜在的血脉,无外乎:内容美、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  相似文献   

3.
徐荃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18(5):100-100,105
本文从旋律美、音色美、和声美和节奏美这四个钢琴演奏艺术的重要方面,着重论述了钢琴艺术表现的固有特性。进而阐明了钢琴演奏者必须达到的四个方面的素质要求及和谐统一,从而使钢琴演奏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一盆鲜花.会使我们的房间增添不少光彩;一首优美的乐曲,会使我们疲惫的身心顿时感到轻松、舒展;峭壁上的劲松能给我们奋发阳上的力量;九寨沟的山光水色,会使我们流连往返……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充满理想的活泼少年,渴望美、追求美成为这一代人的时髦。但什么叫美?美在哪里?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相似文献   

5.
数学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性,它们是形象、生动而具体的,数学中的符号美、统一美、和谐美和奇异美均展现着数学自身的美。  相似文献   

6.
创造环境感觉美,激发情感欣赏美,声情并茂抒发美,积极参与创造美。教师应利用一切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音乐中的美感和个人情感的体验。通过对音乐真善美的追求与认识,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  相似文献   

7.
梁衡穷数十年的功夫,在散创作理论上提出了“大事、大情、大理”的观念,在散创作作品中,成功地运用他的创作理论,达到了“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的散美。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美学基本原理,就英语句子结构表现出的平稳美、节奏美、对比映照美、主从协调美和音韵美进行探讨和分析,阐述英语结构美的形式,说明英语结构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各类教学中,语文与审美教育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语文可以把学生引入美的殿堂。那么,如何将学生送进美的世界,如何让学生去感知语文教学中的形象美、音乐美、意境美,从而去感悟现实生活的美,也进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有三种境界,即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0.
数学美     
该文论述了数学美的概念和数学美的基本特征——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并简要地论述了数学美作为数学发展的动力与价值标准的一个重要因素所具有的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11.
美国诗人Longfellow的代表诗作之一A Psalm of Life是第一首被翻译成汉语的英语诗歌,其句式整齐,音韵谐美,基调慷慨激昂。文章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为理论视角,分析了六个典型汉译本中形美、音美与意美的再现,其中黄皋炘先生译文更好地再现了原文之"三美"。因此,对该诗进行翻译,译者要在同时精通原语与译入语,用中国传统诗歌题裁翻译限制较多,选择"以顿代步"是可行之法。  相似文献   

12.
明代"四大奇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都与历史献有关系,由于创作背景不同、取舍不同、处理方式各异,成就了各自的特质和奇观。历史献不等于历史真实。历史小说的伟大经典《三国演义》的极大成功在于它是“学”。而学也讲真,但主要是追求美。  相似文献   

13.
英语象形诗由来已久.该类诗体结构独特,以图示诗,留给读者丰富的联想空间.象形诗汉译的理想境界是形美、意美、音美的和谐统一,其汉译过程中的美感再植过程,也就是"三美"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4.
《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是王实甫怀着极大热情塑造的一个高度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是《西厢记》的灵魂之所在,而形貌美与灵魂美亦是莺莺形象的灵魂之所在.莺莺之美构建了崔张二人爱情的平台,可谓是《西厢记》之"戏引".本文试对王实甫赋予崔莺莺的第一美(形貌美)与第二美(灵魂美)进行逐层分析,以期把握形象实质,挖掘作品精髓.  相似文献   

15.
美国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小说家、诗人和文艺评论家埃德加·爱伦·坡在其诗歌创作中显示出强烈的唯美主义倾向。著名短诗《致海伦》无论在结构、意象上,还是在音韵、主题上都很好地体现了坡的唯美思想。这首诗结构美,表面结构工整对仗,内部结构环环相扣,紧凑凝练,首尾呼应,和谐统一;意象美,意象“归航”中的各种要素无一不美;音韵美,坡为了使诗歌音韵动听,和谐悦耳,与诗中主题相匹配,在选词造句上是极尽雕琢之工;主题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而且表露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抗议,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诗歌翻译批评中,司空图诗学思想即三维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诗评原则。本文从司空图感性学三维出发,对《虞美人》3个英文译本的音像美、视像美和含蓄关进行了比较研究。好的诗歌译本应从听觉、视觉和味觉3个维度尽量保留和再现原诗的意境美,实现原诗的“韵外之致”、“景外之景”和“味外之旨”。  相似文献   

17.
《北方》是艾青一首风格独特的抒情诗。诗中善于用色泽、光彩的渲染以及构图、线条的安排增加形象的鲜明度,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描景述事,使诗既充满激情,又有画的意境。本文运用一定的美学理论,从经营构图之美、光彩映衬之美、虚实相生之美、音声之美、动静之美几个方面论述了这首诗的绘画之美,概括了诗中抒发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优秀的哲理诗不仅要在诗中表现来自生活的真知灼见,使诗中之理具有真实性、深邃性和启迪性,以开人心智,还应寓理于象,做到哲思与诗趣的统一,即具有智性美和理趣美。  相似文献   

19.
高巍  黄瑾 《海外英语》2012,(15):1-3
屹立于翻译金字塔的顶层,诗歌翻译在翻译领域向来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备受争论。翻译名家许渊冲在长期的诗歌翻译实践中沉淀和凝炼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一套独特的思想和技法。其很多诗歌翻译作品成为翻译中再创造诗美的经典范例。该文通过不同层面对许渊冲诗歌翻译进行解析,探求其翻译中美的再造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新诗的流变轨迹和诗学价值的探讨和研究,并没有停留在已经形成规范的标准的“文学史意义”上,激情的赞美和无端的批评都无助于真正认识诞生在二十世纪初叶的这一生命诗潮的“文学价值”。论文以冷静的梳理方式,客观地评价了为新诗摇旗呐喊的一批先驱者,同时也对新诗诗美感觉的演变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