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回族作为中国本土儒家文化与外来伊斯兰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民族。有他本民族特殊的礼仪习俗。主要表现在饮食、婚姻、丧葬、文化等各个方面。通过对回族婚姻形式发展演变的研究,对回族族际婚的主体双方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探究回族族际婚姻的真实情况,探讨回族族际婚姻对回族文化传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尚武是回族自古以来的民族圣行,凡回族聚集之地,必定习武成风,安徽蚌埠作为回族聚居地之一,也是如此。回族特有拳种查拳、心意拳自民国时期传入蚌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文章通过追溯蚌埠回族武术的历史渊源,详述查拳、心意拳的传入、发展及分化,力求完整地展现蚌埠回族武术的历史,并辨其真伪,引起关心回族武术的学者关注,进而共同探求回族武术事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明初唐山移民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移民史是唐山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山地处冀东平原,是连接华北和东北的纽带,是游牧和农耕、中原与塞外的过渡带;地缘条件决定了唐山地区的民族融合现象比比皆是.明初移民唐山的人们带来陶瓷制作技术,使唐山成为陶瓷之都;带来水稻种植技术,使唐山成为北方稻作之都;带来冶炼技术,使唐山成为钢铁之都;带来晒盐技术,使唐山成为北方海盐之...  相似文献   

4.
移民化是指以迁移民族化为主体揉和于当地土民族化形成的特有的化现象。新疆移民化研究内容庞大,但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征。吐鲁番盆地由于其独特的地缘环境、历史上的军事形势和政治措施以及经济商业贸易活动诸因素,成为新疆移民的一个重要聚居点,亦是新疆移民化形成的典型地区。其中回族移民化对本地区的当地民族化有一定的影响,当地民族化对回族移民化也有很大影响。章尝试以吐鲁番市为典型,对新疆吐鲁番地区回族移民化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敕勒族是生活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关于其族名、族源的问题,在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首先通过对汉文史料的分析,认为,古代汉文文献中所讲的“赤狄、丁零,同族异名”基本是正确的。其次,运用汉文史籍及中外考古成果,考证出敕勒的族源在贝加尔湖及其以西。  相似文献   

6.
由于史料的奇缺,我们目前断定海瑞是回族,也仅是从各方面的推测,不能说是十分的肯定,故此一直有争议。文章认为:海瑞是回族,但应是已经汉化了的回族,并从《海氏族谱》入手,对此观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同时对质疑海瑞是回族的各种理由进行了辩驳。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夫人周峻及其周氏家族的其他成员,在蔡元培的民主革命和科技文教事业以及人生旅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蔡元培妻族两种家谱手稿等珍贵资料尘封多年后同时被发现,结合蔡元培与周峻的女儿蔡盎生前的口述,依此对周氏族脉递传及有关成员行状进行考索,是从侧面观照族婿蔡元培生前身后、推进蔡元培妻族研究的另一视角。  相似文献   

8.
汉魏洛阳故城始建于西周,此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为都,至唐初废弃,前后延续使用1600余年,其中作为都城的历史达540余年。由于该城几经兴废,加之朝代更替及行政区划的变化,其名称亦屡有变异,故城在西周、东周、东汉、魏晋时期的称谓就多达10余种,而作为郡治、县治时的称谓与其他称谓又为其增添不少变故。  相似文献   

9.
瑶族 唐代称莫徭。据传其先民曾因有功于国家而免征徭役,并由此得名,后改为“瑶”。 锡伯族 据说为鲜卑族后裔,后因“鲜”与“锡”、“卑”与“伯”声母相同而讹变为“锡伯”。17世纪末,清政府将其编入八旗,并调锡伯族官兵及家属3000余人由东北迁驻伊犁屯田,故有今日之锡伯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回族人除了拥有与汉族类型相似的姓名外,每个人还要取一个经名.经名是经历了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多重异化的语言产物.通过对回族人经名之命名过程、命名类别、语义原则、语音和结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探析这种语言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结合《元代回族文学家》一书,对回族古代文学的产生时间、范围、评价尺度等问题提出个人看法,同时对元代回族文学的自觉化现象进行分析,指出汉族文学和伊斯兰教教律是影响回族古代文学形成的主要元素,对汉族文学的过继和民族文化心理是回族古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回族伦理思想综述   总被引:2,自引:18,他引:2  
回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回族伦理思想是指回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是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伦理思想在回族的理论形态和实践领域均有广泛的反映,长期以来在回族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起着规范与准则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认真发掘、整理、继承和弘扬回族伦理道德思想及其文化,无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承德回族于明末清初从冀、鲁、豫、陕迁入塞北热河-带他们利用清廷开发避暑山庄的契机在承德、平泉等城镇经商扎根落户。并按伊斯兰教教规及习俗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清真寺。其习俗包括了伊斯兰教初创时的宗教改革措施、衣食等经济生活习俗和婚嫁娶等社会习俗.同时在与汉、满、蒙各民族交往中溶进了兄弟民族的文化。成为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员。  相似文献   

14.
安履泰(阶平)是黔西北近代比较重要的彝族诗人。但因其英年早逝,资料缺如,研究有待深入。本文对安履泰生卒年及其死因展开探讨,并对其遗诗进行辑评,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回族经堂教育发端于明代晚期,勃兴于清代。明清时期的回族经堂教育具有拜师入寺程序严格、教育管理活动刚柔相济、习经生活节奏单一等特点。该时期的经堂教育活动培养出了大批经师学者、提高了回族人民的文化道德水平、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增强了回族群体意识,但也带有与时代文化、科技等相脱节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变迁中,回族的本体文化模式承载着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如何应对新异的社会,并不断发展、创新,已成为回族未来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侗族青少年足型及其发展趋势 ,按活体测量要求 ,对湖南通道、靖州共 1343名侗族青少年 (7~ 18岁 )的足长、足宽进行了测量 ,并按足宽足长指数进行分型 结果表明 :侗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分别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16岁左右接近成人水平 ;足长与足宽之间存在正相关 ;足型以中间型最多  相似文献   

18.
岑家梧是20世纪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著名学者。他对海南民族问题的系列研究,从科研选题、田野调查到理论方法的阐述,从资料搜集、文献综述到思想观点的分析论证,均有原创性、奠基性和开拓性的建树。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结合学科背景与文献分析,厘清λóγοε、logic和逻辑,以及逻辑学、理则学和论理学的涵义与指称、来源与发展、区别与联系,并考察其差异性所反映的文化背景与传统。  相似文献   

20.
从"五普"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出发,分析了德昂族人口现状,并结合作者的思考,对其存在的人口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从制度因素考查了德昂族人口问题的成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