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清明 《科教文汇》2008,(3):190-190
儒、道、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他们共有的文化“潜质”——“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坚思想”。儒从伦理道德上倡言“天人合一”,使“天则”道德化。中国古代建筑在其思想影响下,逐渐礼制化、规范化、标准化。道以“无为”为其思想基础,倡导返朴归真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园林构建。  相似文献   

2.
<正>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也开始萌芽和发展。“天人合一”的思想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天人本为一体,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维模式根深蒂固,从神话时期便开始显露出来,并体现在先秦典籍中。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论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并展开论述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简述了"天人合一"的在人性与理性的价值,并从当代生态伦理思潮着重探讨了"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道家思想对科学技术起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不同见解,认为它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起了制约作用。本文从道家的社会历史观、人生观、认识论等方面分析了其对科学技术的阻碍,道家思想又影响儒家思想,从而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束缚作用。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思想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梳理"天人合一"思想的源流演变,分析"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形式.在此基础上,揭示"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来看,节能减排政策的文化价值观和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有许多相通之处。中国传统哲学里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为人类生态文明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文化价值观上的理论支撑。节能减排政策所构建的自然生态文明能够服务于人类,其核心文化价值观应该与儒道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宏观经济管理思想是华夏文化中的突出成果。它有以富国为目标的"富国之学","本末"并重的经济结构论,以及"善者因之"的自由放任,"通轻重之权"实行国家调控的两条不同的宏观管理方针。总结、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并借鉴西方科学管理方法的经验,可以创造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方针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产品设计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研究"物"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从而达到一种平衡,也正是符合了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王雅方 《科教文汇》2008,(2):181-181
产品设计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研究“物”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从而达到一种平衡,也正是符合了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植根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的古代科学成就令世人所瞩目。其中,在中国思想文化中蕴藏的最根本的力量之一便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本体哲学。本文拟就天人合一观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古代科学之影响作初步探讨,以为抛一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1.
殷彩 《科教文汇》2014,(31):115-117
库柏的代表作《皮袜子故事集》通过描写白人拓荒者、欧洲殖民者、美洲印第安人和“皮袜子”纳蒂·班波与自然的不同关系,处处闪烁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感悟。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分析《皮袜子故事集》中的人与自然,展现了二者既对立冲突又和谐统一的关系,揭示了库柏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呼吁人类尊重保护大自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2.
嵇康美学本质上是一种建基于传统的“天人合一”文化理念基础上的和谐论关学观。嵇康美学融合了儒道思想的精髓,以“和”作为关的本质,以生命的和谐与充盈为美,以“至和”作为美的最高境界,强调真、善、美理想人格的塑造,始终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身与心、言与行、内与外、情与理的全面的和谐,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优秀的传统关学资源。  相似文献   

13.
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的现状迫使人类在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上,进行着深刻的反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把视角投向博大深邃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调谐思想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模式,也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最高目标的道德规范,从中寻求可资借鉴的深刻启迪,对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吴昱昊 《科教文汇》2012,(26):71-71
古代汉语中,"为人"一词可以用来指人的道德品质,个性修养,人格特质,体貌特征,身体缺陷和生活爱好,在表示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上,现代汉语继承了古代汉语的用法,但其余义项则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本文讨论范围仅限于《史记》中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马小娟 《科教文汇》2014,(8):218-220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溯流追源,孔子可以说是全面阐述“中国梦”的第一人。“中国梦”与“孔子梦”既有历史相承性,又各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梦”蕴含更多新的时代内涵。古今对比,是深入理解“中国梦”科学内涵必不可少的视角,有必要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生态技术是具有生态性质的技术,它是从天然自然到人性自然的一种技术应用,是人、技术、社会、自然作为整体生命存在的澄明。生态技术表现为三个层次:从技术自身来看,生态技术具有自我协调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从人与技术的关系来看,生态技术就是人诗意的实践方式与生存方式,是人、技术、社会、自然关系的和谐;从天地人的相互关系来看,生态技术是与天地人相协调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为此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世界上多种发展理论的借鉴和提升,同时也与我国当前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国内产业结构的特点以及工业化与城镇化并举战略密不可分.而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这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调谐思想和生态伦理智慧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要求我们必须重估自然资源的价值,整合生态伦理观念,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非诚勿扰》受到全世界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和广泛关注。《非诚勿扰》成为全世界大龄青年男女的重要交友平台,这个节目的出现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它深深抓住了人们的内在心理和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感知。然而,在《非诚勿扰》栏目被搬上银幕之前的中国古代社会,相亲的方式和方法完全与当代迥然不同。对此,本文将探寻《非诚勿扰》的前身中国古代社会的相亲是什么情状,及是如何发展到当今社会《非诚勿扰》的历史轨迹的。  相似文献   

19.
科学理解生态自觉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自觉是指人们科学理性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使其自觉地外化到立法、制度制定、日常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自觉的前提是生态理论的自觉创新和生态意识的自觉建立;生态自觉的基础是生态法律、法规、制度的自觉制定及执行;生态自觉的核心是日常生产生活中自觉的生态实践;生态自觉的终极价值指向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