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向导 《科技风》2013,(13):54
GOCE卫星提供了重力梯度数据,而重力梯度对精化地球重力场有重要的意义。利用重力梯度求解地球重力场的传统方法是利用球谐展开法,本文基于模拟的GOCE卫星重力梯度数据,通过数值计算研究是否可以利用压缩恢复法确定地球外部重力场。  相似文献   

2.
大地测量学,根据德国著名大地测量学家F.R.Helmert的经典定义,它是一门量测和描绘地球表面的科学。也就是研究和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测定地面点几何位置的学科。大地测量工作为大规模的测制地形图提供水平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为开发矿山、兴修水利、发展交通等经济建设提供控制基础:为发射导弹和航天器提供地面点的精确坐标和地球重力场数据;为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的研究任务提供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3.
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航天局即将发射名为Goce的欧洲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这颗卫星可对地球重力场每一分钟的变化进行三维测量。科学家将利用它收集的数据,更好地了解海洋的运动情况,设计地球高地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4.
卫星大地测量,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确定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一点的位置,建立大地测量控制,以及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科学。上世纪50年代卫星大地测量的兴起,揭开了大地测量发展历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航天局即将发射名为Goce的欧洲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这颗卫星可对地球重力场每一分钟的变化进行三维测量。科学家将利用它收集的数据,更好地了解海洋的运动情况,设计地球高地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Gauss-Listing经典大地水准面定义的地球重力场模型评价方法.该方法依据经典大地水准面为重力等位面的特性,以任一重力大地水准面为参考面,计算不同地球重力场模型在该参考面上的重力位离散度,以此作为不同模型相对优劣的评价指标.利用该方法对不同地球重力场模型以及同一重力场模型在不同区域的理论表达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EGM96和OSU91A模型的大地水准面精度分别为±11.1 cm和±14.3 cm,说明EGM96要优于OSU91 A;EGM2008和EIGEN-6 C4模型的大地水准面精度分别为±8.8 cm和±8.9 cm,说明这两个模型的精度相当.这些结果均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该模型评价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利用EGM2008确定的全球大地水准面,EGM2008和EIGEN-6 C4模型的全球大地水准面表达精度分别为±11.3 cm和±14.1 cm,即在厘米级精度上EGM2008要优于EIGEN-6C4.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地球动力学一词近年使用颇广,从历史上说,人类开始研究地球的形状和性质,并予以动力学的解释,即可称为地球动力学。近代、现代地球动力学是在研究全球构造和地球深部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以及大地测量等学科,进行综合和交叉研究的重大课题。狭义的地球动力学强调地球各种现象和要素的力源性质和动力作用模式的探讨,广义的地球动力学则包括对各类地球现象进行全球性的概括,并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以求达到对行星地球的整体认识,探讨和推断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动力作用史,从而建立地球动力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8.
卫星重力学基础研究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力卫星的发射将大大改善人们对地球重力场的认识,随着CHAMP,G RACE,GOCE卫星的发射将把现有静态中长波部分重力场的精度提高1—2个数量级,并提供长 波部分重力场随时间变化的信息。这一进展为我国地球科学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 这一大地测量的新进展和相关的基础研究方向作了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9.
一些科学实验是完全不能在地球上进行的,这也是为什么要建造国际空间站的原因之一。国际空间站是一座全天候的微重力研究实验室,人们已在那里进行了广泛的科学研究。例如,1997年发射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承担着超过80项的科学实验。而科学家们认识到:在太空很多事情运转起来与地球上是不一样的。火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地球上,在1g重力场的作用下,由于热空气上升使得火焰呈现出泪珠状。然而,当它处于一艘太空船的微重力环境下,火焰就破裂,分成像UFO一样到处飘来飘去的小球。它们几乎不需要燃料就可以燃烧,研究人员很愿意将其中…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以其2倍于正常地壳厚度的巨厚陆壳和3百万年以来的急剧隆升而成为国际地学界经久不息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又被扩大到全球构造、环境和气候变化领域,足见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动力学在全球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从国家和地区层面研究科技论文空间分布与地区差距的时空演变,有利于总结其发展规律, 对于优化科技资源的空间配置,缩小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SSCI期刊 为例,基于中国知网CNKI引文数据,综合采用基尼系数、集中度、重心以及回归分析,研究了学科论文的空间分布 与地区差距的时间演化特征。【结果/结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近年来论文总量有所下降,地区分布相对集中;论 文重心总体向西移动但南北变化较小;论文数量的地区差距早期较小现在保持相对稳定;论文期刊差距呈现“缩小 —拉大—缩小”的长周期变化;论文期刊差距对论文地区差距影响不大。【创新/局限】本文首次采用基尼系数、集中 度、重心等研究论文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分析处理了包括武汉台在内的全球地球动力学(GGP)台站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资料,研究和检测了地球液核的动力学效应。系统讨论了在日月引潮力、表面负荷和液核动力学行为引起的核幔边界及内核边界上,压力和重力扰动等不同驱动力作用下,地球的弹性引力形变响应.基于周日重力潮汐观测中的共振放大特征,通过国际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的迭积,研究了地球的自由和章动(FCN),精密确定了FCN参数.采用位移场的变分方法研究了液核的自由振荡,严密推导获得了用于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本征值 本征向量问题.同时采用GGP台站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高质量重力观测数据,研究了固体内核的平动振荡  相似文献   

13.
唐恒  邱悦文 《情报杂志》2021,40(3):81-88
[目的/意义]为提高新兴技术主题识别的全面性、准确性,在专利、论文信息的基础上,融入舆情信息,提出一种复合型的新兴技术主题识别方法,以期能为微观层面新兴技术主题识别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面向专利、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舆情共5种不同的科技文献类型,运用LDA模型从多源异构文本中获取主题词,并进行融合分析,提取候选新兴技术主题;设计识别指标体系,弥补现有指标体系缺乏未来前景相应指标的不足;运用CRITIC法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终的新兴技术主题。[结果/结论]以智能网联汽车为实验对象,成功识别出多传感器融合信息技术这项新兴技术,实验结果与业界分析保持一致,说明多源信息视角下的多指标新兴技术主题识别方法能有效地对多源异构文本开展新兴技术的主题识别。  相似文献   

14.
韩庆田 《大众科技》2014,(7):182-183
从内容体系框架、教学内容重点、知识运用环节、联合组训内容、信息内容比重等方面,研究实现装备器材保障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全面提升装备器材保障人才的岗位技能和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15.
《普罗米修斯》2012,30(1):110-118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an infrastructure of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a new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research using a logic of positions. Communication is not, as is sometimes supposed, an instrument for conveying information from one point to another nor are the forms, languages, or capacity for understanding uniform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society. The infrastructure of understanding is an extraordinarily complex phenomenon which cannot be explo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Before taking investigations further in this new area it is necessary to redefine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6.
With the advent of Web 2.0, there exist many online platforms that results in massive textual data production such as social networks, online blogs, magazines etc. This textual data carries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used for betterment of humanity. Hence, there is a dire need to extract potential information out of it. This study aims to present an overview of approache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extract and later present these valuable information nuggets residing within text in brief, clear and concise way. In this regard, two major tasks of automatic keyword extraction and text summarization are being reviewed. To compile the literature, scientific articles were collected using major digital computing research repositories. In the light of acquired literature, survey study covers early approaches up to all the way till recent advancement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solutions. Survey findings conclude that annotated benchmark datasets for various textual data-generators such as twitter and social forms are not available. This scarcity of dataset has resulted into relatively less progress in many domains. Also, applications of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for the task of automatic keyword extraction are relatively unaddressed. Hence, impact of various deep architectures stands as an open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ext summarization task,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are applied after advent of word vectors, and are currently governing state-of-the-art for abstractive summarization. Currently,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in these tasks is semantic aware evaluation of generated results.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文化创意产业的萌生与发展逐渐成为城市发展重心和竞争的焦点。从区域发展角度来看,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以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为研究对象,就其发展现状,通过运用空间数据分析与地理信息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并在深入剖析其空间集聚类型和分布格局特征的基础上,探索济南市未来以资源集约化、文化创意园区、产业价值链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最后提出加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跨学科制度对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学科被认为是提高科研人员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对这一命题,缺乏实证的分析支持。为此,以博士后作为分析对象,从材料物理与化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细胞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五个一级学科中选取2001-2004年这四年间在全国所有流动站进站博士后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基于交叉学科的视角,从两个方面比较了"跨学科"对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学科的制度,有助于我国科研人员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管理是知识生产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之一。科研管理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和科研交流的效率和水平。本文在分析科技管理创新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实际,提出了建设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建议,对加强科研信息综合管理的可行措施与开放性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Multitasking is the human ability to handle the demands of multiple tasks. Multitasking behavior involves the ordering of multiple tasks and switching between tasks. People often multitask when using information retrieval (IR) technologies as they seek information on more than one information problem over single or multiple search episodes. However, limited studies have examined how people order their information problems, especially during their Web search engine interaction. The aim of our exploratory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assigned information problem ordering by forty (40) study participants engaged in Web search. Findings suggest that assigned information problem ordering was influenced by the following factors, including personal interest, problem knowledge, perceived level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on the Web, ease of finding information, level of importance and seeking information on information problems in order from general to specific. Personal interest and problem knowledge were the major factors during assigned information problem ordering.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and further research are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problem ordering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 is an important area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