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赐杭 《集邮博览》2011,(10):50-51
1998年5月4日,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国家邮政部门发行邮票一套一枚。此枚邮票主图为北京大学新校园大门,背景是位于北京大学旧校园的沙滩红楼及光绪钦定大学堂章程。背景的设置,丰富了邮票的历史内涵,有利于反映北大的发展历程。中国集邮总公司配合这套邮票的发行,制作了极限明信片,分别选用反映主图新校园大门与背景沙滩红楼、钦定大学堂章程的3枚图画明信片,贴同一枚邮票,新校园大门片盖“北京大学”首日邮戳(图1),另两片销老校区相关邮局“地安门”首日邮戳(图2、3),制成了3枚不同主题的极限明信片。  相似文献   

2.
筱娴 《中国集邮》2001,(6):26-27
纪念邮资明信片是原邮电部于1984年开始发行的新系列,发行目的与纪念邮资信封类似。其表达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及国内重要会议和某些化领域纪念性活动或周年大庆纪念等,涵盖对象与纪念邮票题材接近。当初发行纪念邮资明信片的初衷,是为了弥补发行和印制邮票周期过长的缺憾,保证重要的纪念题材能够在方寸上体现,所以纪念邮资明信片的发行,往往存在着突然性和重大纪念题材的特征以及较邮票题材差一等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误区之四:不注重收集贴纪特邮票的实寄片:用邮制或非邮制无邮资明信片寄递时,需在明信片上贴足邮资。因此,邮政部门在发行纪、特、普票时,常有符合明信片邮资面值的邮票。这种贴有邮票的实寄片,尤其是纪特邮票发行首日寄发的实寄片,其数量少,使用价值也大,应注意收集。  相似文献   

4.
由我国著名邮学家吴凤岗主编,北京市集邮协会编的《实用集邮辞典》第134页上有“邮资图”条目,内容如下: “印在邮制信封、明信片和邮简上的邮资图案称邮资图,按我国邮电部规定:此种邮资图只能作为该图的信封、明信片、邮简纳付邮资的凭证,剪下后另贴在其它邮件上无效。”在第135页上有“邮政明信片”条目,内容为: “即有邮政部门发行的明信  相似文献   

5.
徐凯  郭涛 《中国集邮》2001,(12):17-19
第2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80年7月19日至8月3日在前苏联首都莫斯科举办。由于1980年1月初,前苏联政府派兵到阿富汗,60多个国家拒绝派运动员赴莫斯科参加比赛。使本届奥运会只有81个国家和地区的5923名运动员参加。主办国苏联从1976年开始发行有关本届奥运会邮品,至1980年共发行邮票14套73枚,均为附捐邮票,小型张7枚,邮资明信片50枚,还有大量普通型的纪念邮资信封;其中1976年12月28日至1980年3月  相似文献   

6.
1981年11月中旬,我国邮电部印制发行了“HP”系列第一套贺年邮资明信片,以便让集邮者在即将来临的1982年元旦期间使用。自此之后,这一系列贺年邮资明信片连续发行了10年,共10套,总计31枚。自1991年改为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后,一直发行到现在。HP系列第一套贺年邮资明信片共两枚,邮资图面值均为4分。  相似文献   

7.
邮客 《上海集邮》2005,(6):40-40
1月25日,JP126《中国邮政开办集邮业务50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发行,中国集邮总公司启用邮品发行纪念邮戳,戳面字为“中国邮政集邮业务开办50周年”,与邮资图上的字略有不同(图①)。当日,在对外使用20分钟、盖销约100多张新发行邮资片后,经集邮指出,匆忙收回此戳。第二天才拿出改正的“纪念邮戳”(图②)使用,但这时已无承认有效邮资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7月4日,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邮政与新加坡邮政联合发行了一套反映两地美食文化的邮票。邮票取名为《地道美食》,全套十枚邮票。在集邮者面前,呈现了两地具有代表性的八大盘、两大碗,整整一桌的美味佳肴。该套邮票设计别具特色,印制为两个四方联和一个含两枚邮票的小型张,十分精致美观,令人爱不释手。澳门的极限集邮爱好者,还专门印制了一套与各枚邮票题材内容相对应的摄影明信片,加盖以餐具为图案的邮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制作了《地道  相似文献   

9.
新年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节日。很多国家都要发行有关的邮资票品。苏联和俄罗斯是发行这类票品品种多、数量大的国家之一。从1962年开始到苏联解体(1991年),以至现在的俄罗斯每年都要发行一套标有СНОВЫМ ГОДМ(“新年好”或“祝贺新年”)的邮票,形成了名为“新年好”的系列邮票。除邮票外,苏联和俄罗斯还发行了品种更多、数量更大的贺年邮资信封和邮资明信片。  相似文献   

10.
2002年9月8日,国家邮政局为纪念“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厦门会展中心开幕,发行编号为JP109的邮资明信片1枚,邮资图为“CIFIT”徽志及厦门会展中心,面值60分,左侧彩图为“中国·厦门”会展中心外景。  相似文献   

11.
笔者收到一枚由辽宁移动通信公司大连市金州区移动公司大客户营业部寄来的挂号EP.80品实寄封,信封的规格是“GB/T1418—2003”。令笔者惊诧的是,这枚信封上没有贴邮资,而是在信封的背面用透明胶带呈扇形贴有三枚面值为80分“幸运邮天下”邮资片代替邮资(如图)。销邮资的邮戳是“辽宁大连金州城内/2009.10.21.16”。很显然。这种违反邮政规定的做法,并非出自邮政用户本身,而是邮政部门为了消耗大量积压的邮资明信片,而采取的一种变通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上海集邮》2007,(2):4-4
27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将首次使用专用邮资明信片为选票,投票日期为2007年2月1日-3日(以邮政日戳为准),群众投票设最佳邮票奖1个,优秀邮票奖2个,选中将获得专印纪念张1枚、纪念封1个、本人所寄选票明信片1张,并可参加抽取最佳幸运奖10名、一等奖50个、二等奖100名的机会。幸运奖获得将免费参加2007年泰国亚洲邮展观摩,一、二等奖获得可分别获得专门制作的纪念邮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上海集邮》2002,(6):9-9
今年国家邮政局计划发行邮资封片6大类17套,其中纪念邮资封3套3种、纪念邮资明信片9套种数未确定、特种邮资明信片2套20种(本册  相似文献   

14.
王泰来 《收藏》2008,(10):121-124
1896年光绪皇帝批准成立国家邮政,翌年10月大清邮政发行邮资明信片,中国的邮政用品——邮资明信片、邮资信封、邮资邮简、邮资信卡自此发端。  相似文献   

15.
曹骋 《集邮博览》2009,(12):62-63
在魏玛共和国(1919~1933年)执政德国期间,德意志邮政为庆祝时任总统的保罗·冯·兴登堡80周岁寿辰而于1927年9月26日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共4枚(图1)。"兴登堡80寿辰纪念邮票"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德国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领导人生日的邮票,它由此也开创了德国同题材邮票发行的先河。这  相似文献   

16.
耿守忠  杨治梅 《收藏》2006,(2):102-103
10.HP&;#183;9“1990年贺年邮资明信片”错色片的鉴定 1990年为马年。邮电部于1989年11月15日发行“1990年贺年邮资明信片”一套,全套2枚。志号HP&;#183;9(2-1)贺年邮资明信片的片图为黄绿底色上印有一匹昂首嘶鸣的红马;(2-2)片图为蓝绿底色上印有一匹回头嘶鸣的白马。  相似文献   

17.
曹骋 《集邮博览》2011,(5):80-80
1875年7月1日,英国皇家邮政发行了一种极不寻常的邮政用品,被称为“海外”邮资明信片。之所以冠以“海外”字眼。是因为它被专门用作寄往英国本土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枚普通玫瑰图40分邮资明信片,粗看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一枚“延迟片”,仔细一看,原来这是一枚自然形成的“减资片”。该片系安徽省当涂县电信局1999年5月24日寄发的邮资明信片。机盖“安徽马鞍山”水波纹平信日戳,背有落地邮政日戳。该片的与众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邮政2011年发行纪念邮资信封4套4枚。纪念邮资明信片两套两枚。原地集邮爱好者在认真研究其背景的基础上,经缜密推敲确定了原地邮局,前往制作、交寄了精准的原地邮品。品之赏之,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20.
高华 《上海集邮》2003,(9):46-47
何谓专用邮资图邮政用品专用邮资图邮政用品是由某一具体客户单独使用的邮资片或邮资封,这种邮资片或邮资封上的邮资图只允许这一客户专用。这种邮资片(或封)就叫"专用邮资图明信片(或信封)",印在其上的邮资图就叫"专用邮资图"。这种邮资片封都是普通邮资片封,所印面值都是平常函件资费,即明信片0.60元,信封0.8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