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劳动事业发展提出的重要任务。推行职业技能鉴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状况需要各级各类技能人才 ,劳动者就业上岗也必须具有一定的技能水平。这就要求政府为客观评价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供社会服务 ,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资格认证体系 ,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职业技能鉴定是能够承担这一任务的最有效的工具。职业技能鉴定是由社会的一个专门机构来完成劳动力产权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职业技能鉴定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完成了由企业内部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向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方式过渡,正逐渐从鉴定社会化管理向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方式过渡。20年来,以社会化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资格考核认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职业技能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多元评价体系初步建立并日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鉴定存在技能内容训练缺乏系统性,证书种类不齐全,题库老化、面窄,证书管理质量不高,鉴定等级偏低等问题,建议职业技能培养计划参照职业技能鉴定大纲和考核标准制定;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及时增加新工种;按照市场技术要求完善鉴定题库;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提高职业鉴定等级,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企业高薪招聘高级工、技师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这些拥有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被称为“高级蓝领”的技术工人开始在人才市场上陡然走俏。工人经过职业技能水平的严格、规范鉴定后,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在我国还是最近10年来的事情,是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结果。什么是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从一般意义上说,按照某一职业的要求,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进行评价和认证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职业技能鉴定。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类似的制度。在我国,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  相似文献   

5.
深圳特区的职业技能开发包括:市场劳力需求预测、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等内容。其中,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是技能开发的两大支柱。在深圳特区的职业技能开发中,由于特区的两所技工学校办学有着自身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实用性等特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385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328万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为解决劳动者技能不适应的老问题,解决企业、地区出现的技能劳动者短缺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做好三季度培训就业工作,在职业培训工作上取得新的突破。据悉,在下半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进一步加强职业鉴定质量工作。将出台职业技能鉴定违纪行为的查处办法,对违反规定异地办证、不经考核乱收费滥发证等行为严肃查处,严惩不贷。2005年上半年全国共有385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村上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迫切要求职业技能开发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职业技能开发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个包括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技能竞赛在内的职业技能开发体系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满足培训机构和应试人员对应试辅导教材的迫切需要,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教学改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联合全国20余个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写了职业技能鉴定系列教材。职业技能鉴定系列教材每个工种(职业)包括《职业技能鉴定教材》《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两本书。《教材》是考前培训用书,以相应职业(工种)《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为基本依据,阐述考核鉴定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指导》是《教…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程度和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风暴的发生,促使我们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这对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提出了新的挑战,单纯的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考核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和选拔的要求.从长远来看,系统推进职业教育的重点从"职业技能培训"转向"职业能力开发"、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向"职业能力测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职业技能鉴定是以劳动者职业知识技能水平为鉴定对象的标准参照考试,是在已经和即将进入劳动岗位的人中进行的。职业技能鉴定的目的,在于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进行科学、公正、权威的评价,因此,评价方式、方法的科学与否,对鉴定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检验,是适应新形势开展教学改革,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下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可采取以下措施:推动人才培养方案向国家职业标准延伸;打造"第一汽车职业能力证书"金质品牌,提升学生对职业资格认证的积极性;校内实训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管理,鼓励和引导学生考取"多证书"。  相似文献   

12.
正工艺美术专业实训基地是学校对工艺美术专业学生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场所,实训基地建设的优劣直接决定实践教学质量。一、装饰美工实训基地的设备建设建设一所符合技能鉴定要求的实训基地,要根据技能鉴定中心对设备及场地的要求,开展开放式技能培训,将装饰美工的培训项目进行归纳,建设适合职业技能鉴定与教学需求的实训基地。基地可分为画室、标准教室、计算机房、美工车间四大培训场地。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能鉴定系列教材每个工种(职业)包括《职业技能鉴定教材》《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两册书。《教材》是考前培训用书,以相应职业(工种)《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为基本依据,阐述考核鉴定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指导》是《教材》的配套用书,由知识部分练习题、技能操作题和鉴定考核模拟试卷三部分组成。 该系列教材以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取证前培训和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取证前强化培训为服务主体,兼顾为参加转岗培训或再就业培训人员服务。从培训教学形式上看,适用于社会力量办中短期培训班、职…  相似文献   

14.
薛兆义 《教师》2011,(35):97-98
一、技能大赛概念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技能竞赛日渐成为一种我国大中专、技术学校从内部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由于当今许多工作对从业者的技能要求提高,尤其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传统的职业学校教育已培养不了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计算机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15.
《机械职业教育》2009,(6):64-64
2009年4月19日,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办,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机械行业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校企合作未来发展论坛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刘杰副处长,原职业技术教育司杨金土司长,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李玲主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对促进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和劳动力素质提升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肯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成就的同时,社会中对鉴定质量也发出了某些不同的声音。特别是某些企业对社会化鉴定质量的不信任,对于技能鉴定工作发展产生了一定阻碍作用。虽然这不是主流问题,但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应对鉴定工作的性质和意义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做深受企业和职工欢迎的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工作实践,提出高职教育在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方面应与职业技能鉴定实现能动互补,在高职学历教育中突出中、高级职业能力培养,将职业资格考证培训纳入学历教育课程体系,以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机械职业教育》2009,(5):64-64
2009年4月19日上午,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办,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机械行业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校企合作未来发展论坛在学院科研综合大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刘杰副处长,原职业技术教育司杨金土司长,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李玲主任,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2月,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和鉴定中心组织行业部委、地方劳动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及职业技能鉴定所的负责同志,前往韩国考察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和管理体制。 在韩国期间,我们访问了韩国劳动部、产业人力管理公团(KOMA)和职业能力开发院,考察了韩国产业人力管理公团所属的仁川技能大学、职业专门学校、地方鉴定事务所、职业介绍中心等,还考察了企业、企业培训机构、民间职业培训学校等,较为全面地了解了韩国职  相似文献   

20.
为顺应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的趋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编写了《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技术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为各地、各行业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提供实务参考。《指导手册》较全面地介绍了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