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应正确认识“动”的涵义,这也是让课堂教学“动”起来的基础.笔者认为,在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包含学生的表现,看学生是不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也就是要求学生“动”起来.而此处的“动”,不但有“学生做、学生说”这类显性的动,更重要的是有“学生想、学生思”这类隐性的动.高中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更应启发学生思维.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思维“动”起来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可动”,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会动”.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新课程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方法强调由面向结果转向面向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更注重追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经常运用到"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怎样运用"问题教学法"呢?  相似文献   

3.
正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执行力"是指他们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的主动学习能力,是通过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来体现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动"起来,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掌握,还要通过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获得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对教师解题思路的模仿和对数学习题的  相似文献   

4.
高中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往往感到有比较大的压力.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不到位.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良好的数学思维,良好的解题素养,是源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不断思考、拓展与迁移,源于对解题过程的不断优化与创新.现就如何提升解题能力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高中数学教学就是做大量的习题.这些数学题具有一定的形式,显得很"封闭".所谓的"开放题"是一种具有某种特殊形式的数学题,其实它与一般的数学题具有同样的教学价值.但是,开放型的题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那么,我们如何把一些所谓的"封闭"题变得"开放"呢?一、结合实际教学,让数学问题充满趣味《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高中数学教学要体现实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设计一问接一问、一环套一环的"问题链"可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中优化"问题链"设计的研究,笔者总结出"问题链"的9种类型、4种模式和作用,以此规范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使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链"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  相似文献   

7.
"被思考"现象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较为普遍,"被思考"的学生只能跟着课堂教学"随波逐流",教师需深刻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和避免这一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问题,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体良性发展,促进每一名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步得到提高。文章对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被思考"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旨在切实改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成效,促进全体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从关键问题的角度出发,建立问题导学教学课堂,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激起学生对有一定难度智力劳动的兴趣,给学生的思考提供"支架式"的帮助.同时,以"问题导学"为平台,构建高效高中数学课堂,有利于将学生的个人思考或集体的讨论引向深入,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精神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高中数学课堂问题导学法教学为中心展开探究,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渗透在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课程目标三个方面的要求,简称"三维目标",在课标课程实践推进过程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引起了教与学方式的巨大转变,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高中数学命题考试评价中,能否体现、如何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引起了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关注,也激发了广大命题研究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一门学科.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不但能使数学本身所具有的"问题特征"得到有效体现,同时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找到其落实的路径成为高中数学教师的研究课题.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包括启发式教学也是教师在启,忽视了从学生角度看待数学知识与数学核心素养.换句话说,就是教师经常把我们认为的核心素养启发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的数学思考及决策.一道题目可能入口很多,怎么决策才是数学的"眼光",才是知识与素养的生成过程?本文以一次月考后的学生析题为例,谈谈有关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抽象难懂的高中数学,往往令众多的学子望而生畏."问题串"的建立将大问题拆分成几个相关联的小问题,从而降低了思考的难度,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本文结合高中数学中的"问题串"建立,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问题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对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切实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重点分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  相似文献   

14.
数学思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数学思考能力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在"问题""操作""反思"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解决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通过动手操作,以"动"激"活","动"中有"悟",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考;通过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晓春 《山东教育》2012,(32):48-49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教师经常会设计诸多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在文章中搜寻信息的过程。然而阅读仅满足于"找出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明白"阅读即思考"。我们培养学生提高读写能力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是高中阶段学习中比较重要的学科,也是比较困难的学科.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多难点,以至于很多学生害怕学习数学,因为恐惧学生可能会厌恶数学,最后不能有效地学习数学.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能够有效并且有兴趣地去学习高中数学,这成为当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围绕"问题解决"的要点,探讨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锻炼学生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影响.一、运用"问题解决"锻炼学生探究能力在数学教学的新课改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那  相似文献   

17.
正平衡要遵循"动、变、平、定"的四字原则。平衡不是一潭死水,是动态的,简称"动";当平衡的一边改变时,另一边也会随之改变以达到新的平衡,简称"变";平衡中得到的与失去的总保持相等,简称"平";保持平衡的特点就是,平衡总保持相对稳定,简称"定"。其中"平"和"定"是目标,"动"和"变"是实现既定目标的策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所谓平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统一。"大自然、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都符合这一规律,都  相似文献   

18.
<正>高考解析几何题常出现探求过定点问题,学生得分率很低.通过分析,发现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动"与"定"的关系不清楚;二是不知道此类问题应转化为关于变量的恒等式成立问题,或利用特殊值找到定点,然后再证关于变量恒成立一般方法.下面来探讨解决的方法.一、"动"与"定"的关系要理清所谓"动"就是一些变化的量(如动点的坐标、直线系中的斜率,截距、圆系中圆心或半径等等);所谓"定"就是这些变量无论怎么变化,总存在某定点满足所要求条件.二、解决方法及步骤第一步找变量.先弄清楚影响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学习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影响的学习方式;"学习迁移"这一学习方式能够使得数学知识体系在脑海中不断形成;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思路与技巧;能够加深学生记忆,从而提升实际教与学效果。而本文主要就高中数学课堂中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考意识;引导数学思维,做到迁移递进;阶梯式教学,开展"学习迁移";采用积极的迁移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来谈谈"学习迁移"这一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有一条重要的理念,就是"问题引导学习".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基点,有了问题,有了让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才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会深入思考与主动解决.带着问题学习,才是深层的和本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