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词汇的语体对比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类语国语辞典》有关文学方面的所有同形词进行了语体对比,并详细分析了各种语体类型产生的原因,由此得出了这组词的优势使用范围。它对准确规范使用语言及传统教学模式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进入20世纪后,中日两国文学以曲折的方式跨越不平衡的历史所造成的障碍,仍然进行着艰难的交流。中日文学交流是加强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是架设在两国人民心灵上的桥梁。本文主要分析近现代中日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对比。  相似文献   

3.
汉语和日语中包括很多同形异义词,通过对比分析同形异义词,梳理总结其相同点与相异点,有利于日语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日语。  相似文献   

4.
王若楠 《林区教学》2011,(10):63-64
众所周知,同属汉字文化圈的中日两国,语言间存在大量的同形词。这些外形相同的汉字不仅读音不同,有些在意义和用法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给日语学习者带来不小的困扰。将对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误用现象进行分类解析,以期为广大日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的文学作品因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在审美观念上存在一定差异性。本文从“风骨”“物哀”“风雅”“自然美”等使用频率较高的美学思想词汇入手,对中日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差异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中日文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于立场不同,以及受客观环境尤其是现实利益的制约,历史总是难以展示其真实的面目。日据时期台湾文学史在黎湘萍、藤井省三、陈建忠等人的笔下呈现为迥异的想象,甚至大异其趣。人们能看到的,只是其情愿看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诗学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日本诗歌在奈良时期受中国诗学及唐代诗歌影响草创发端,以《古事记》、《怀风藻》和《万叶集》等为代表的日本古代书面文学均有受中国古代诗歌影响的明显痕迹。这些诗文集大约产生于公元8世纪左右,当时正值中国唐代诗歌的繁荣时期,也是中日文化交往的鼎盛时期,很多日本学问僧来中国旅居学习,并将唐宋诗引入日本,从而促进了日本诗学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宋元时期中日间贸易往来以民间的私人贸易为主要形式,其规模是空前的,期间伴随着文化尤其是宗教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5,(A5):17-18
殖民地时期美国文学表达了殖民者摆脱传统束缚和创建新世界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它们提出了创建"山巅之城"的宗教理想、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和福利社会的理念。这些思想和理念是殖民者寻求文化独立的意识表达,也是其构建美利坚民族文学和文化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饮茶文化大致形成于8世纪初,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可以说日本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历史发展的延续。在中华文化中,"茶道"是重要的构成部分,"茶道"以"茶"为媒介,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礼仪,也是人修养的一种体现方式。通过倒茶仪式,一起品茶,增进友情,提高审美情趣,学习礼仪,是一种非常有用且和睦快乐的仪式。文章就中日茶文化对比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日文假名即来自中国汉字,它的书写笔顺与汉字笔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主要将日文中依然使用的汉字选取出一些类型,将之与汉字的书写笔顺进行对比。通过比对我们发现,虽然二者有一些差异,但是日文中的汉字基本上是遵循汉字书写笔顺规则的,尤其是保留着相当程度的近代汉字笔顺书写特征,诸如"臣"字先写左边的竖,"右"字先写撇笔画,"必"字先写中间的点,"成/皮"字先写左撇等等。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发展。在当今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动漫产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场需求量大,技术革新速度快。日本是动漫大国,动漫产业成熟度高,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很健全,值得中国高校借鉴、学习。本文主要分析中日动漫产业的发展状况,对比中日高校动漫专业设置情况,并就中国高校如何发展、完善动漫相关专业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实证调查法,并从情感社会学的角度对当代中日女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呈现内外矛盾的特征,精神上追求的是世界爱情名著中描写的"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实际生活中却是"功利实用型",恋爱的目的在于有保障的婚姻。而日本女大学生的恋爱观是内外一致的"愉悦型",受功利因素影响较少,追求恋爱经历上的多次体验,相对独立地看待恋爱与婚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2012中日女排对抗赛4场16局比赛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资料法、现场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两国一攻系统中一传、二传、扣球和一攻得失分情况进行比较,旨在找出两国此次比赛在一攻各环节中存在的差异,为我国女排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个擅于学习但又擅于创新的民族,古代日本在学习吸收古代中华帝国的优秀经验发展起来。范围涉及了经济、政治及文化各个方面。姓氏制度亦是如此,中国的姓氏制度在春秋时期就形成姓氏合一,并沿用至今。而日本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制度,也创立了姓氏制度,到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苗字"制度,并得以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6.
婚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生仪礼中的重要阶段。中日语言文化间的相似性使中日两国的婚嫁礼俗、仪式及婚宴场合下的忌讳语有着相似乃至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容易让人联想到离婚、再婚、感情不和、死亡等方面。但是,不同国家、民族的语言有其自身特色,所以“婚嫁”忌讳语的表达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通过此研究,可以透过语言现象把握其背后的文化特性,洞察中日民族文化的“同”与“异”,深化对中日语言与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在人才培养的动态活动过程中,培养目标是决定人才培养规格,引领人才培养方式的关键因素。中日广告人才培养目标最主要的差异体现在针对性上,中国广告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整个新闻传播行业的人才需求,而日本广告人才培养的目标则针对具体岗位需求,培养主体不同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中国广告人才培养更多地体现了国家意志,体现更为宏观的视野和更为长远的考量,而日本广告人才培养主要体现了广告公司对于人才的需求,具有明显的现实性需要。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中国和日本都带来深深的影响,作为反映时代特征的文学也显现出其明显的发展动向.但受同一影响的中日两国在文学却呈现出不同的内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光要看时代背景的原因,更要从文学传统,政治文化语境,作家文化心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是行业发展的动力,人才培养方式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内容与培养方法的有机结合。中国的广告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体,通过课堂教学结合实践教学的方式实现系统教授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上,广告教师缺乏从业经验的现实制约了教育效果。而日本由广告公司作为培养主体,边做边学,终身培养、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新湲 《现代语文》2014,(2):139-141
告示语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其语言简单明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具体调查统计,从中日语言的特点及语用目的角度,对中日两国对禁止类告示语的使用情况展开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