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作品恰当地运用色彩的美,能够提高其文学美。本文以大量文学作品实例证明了色彩的作用;但文学作品是通过人们的想像和联想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的,因而在运用色彩时应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并符合色彩对比与和谐相统一的规律,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读者的已有经历或感受,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  相似文献   

2.
色彩在绘画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与抽象的概念相联系,有着许多的隐喻意义。色彩不仅对于绘画很重要,对于文学作品来说也是如此。文学世界是复杂的,不同的词包含着不同的色彩。色彩在莫言文学作品中表现得也十分明显,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色彩,更是增加语言美感、营造整体气氛、表达人物内心的创作手法,它还可以联系作品和作者的内心世界,还原出作者的创造思维,让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学作品、欣赏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3.
色彩美是文学欣赏的重要内容。不同色彩的象征意义可以引发不同的审美效应;文学作品中的色彩通过联想使之产生美的情趣和意境;而色彩与人的感觉、知觉、感情等有无通感,又决定着色彩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韩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掌握其中色彩词的象征意义,在有利于开展韩国文学教育。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阐述色彩的意义,并分析在不同思想下,色彩所表示的象征意义,最后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探究韩国文学作品中,典型色彩词的象征意义。基于本文的分析,其目的就是加深对韩国文学作品的认识,掌握不同色彩词的象征意义,以便于掌握作品的内涵,为韩国文学教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伍明宇 《孩子天地》2017,(5):250-251
丰富多彩的英语文学作品的中典故不仅增加了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文学色彩,也给翻译英语文学作品和读者有效阅读带来了难题,本文首先分析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的来源,进而总结翻译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的要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翻译中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以及思维模式都会对文学作品中的感情色彩传递产生影响。本文着重从思维模式的角度浅析了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造成文学作品翻译中原作感情色彩的损失以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常人们对文学作品中色彩的认识其实主要停留在色相方面,而实际上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更大更直接的是它的色调.本文运用现代色彩理论对李贺诗歌“艳”与“冷”的用色倾向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屈原、李白诗歌色彩的对比,解读李贺独特的“鬼色”世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生活中的事物常常以其色彩,首先进入人们的视觉,唤起人们的美感。文学作品,要再现生活中的色彩,自然也离不开色彩词的运用。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描写,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中,不仅借助色彩词来增强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地把色彩词运用到绘景状物、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上,发挥其良好的描写作用。让读者有享受不  相似文献   

9.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通过解读其中的悲剧色彩和分析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在其中的体现,能更好地赏析经典文学作品并领悟该作品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色彩与自然活动、人类活动的联系便不断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包括四季的变幻、尊卑观念的形成、审美意识的变化等。该文拟从中日文学作品中红色与白色的表达与使用入手,对比并探讨中日两国色彩意识的特征与异同点。  相似文献   

11.
陈波 《教育艺术》2003,(4):36-36,5
马克思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生活中的事物常常以其色彩,首先进入人们的视觉,唤起人们的美感.文学作品,要再现生活中的色彩,自然也离不开色彩词的运用.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描写,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中,不仅借助色彩词来增强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地把色彩词运用到绘景状物、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上,发挥其良好的描写作用.让读者有享受不尽的美感.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沉默的羔羊》一书中精神病医生奇尔顿医生的人物性格分析,看出西方犯罪文学作品中一些反面色彩的小人物对作品的作用。但仅通过此一作品难免管中窥豹,无法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张凤花 《中国教师》2009,(Z1):291-291
文学世界色彩缤纷,文学作品中作者铺陈色彩,赋予色彩以生命。无论动作描写、环境刻画,还是人物的衣着打扮,无不与人物的性格命运,与主题的表达相协调、相统一。诗歌情感更是通过一幅幅生动可感的色彩画境寄寓情感。读者惟有多思考,多联想,才能充分体会作者的匠心,获得阅读美感,把握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具有强的感情色彩,对人的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和审美素质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以文学作品为载体而命制的试题逐渐增多起来,考查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探究该类试题命制的特点,对于解答此类型的试题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近几年的“文学作品”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色彩是画家情感流露的记号,也是画家赖以表露心声的语言。而色彩感,正如马克思所说,“乃是一般美感的最普遍的形式”(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人们在感受色彩时会产生某种联想,赋予色彩以特定的内涵,从而产生美感。文学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世界,红彤彤的旭日,初春嫩绿的小草,湛蓝的大海,飘逸高远的白云……这一切不仅体现了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美,更使作家面对这一切时,不由得生发绵绵不绝的遐思,从而妙笔生花,色彩绚丽。因此,我们在审视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时,文学作品中的色…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模糊性,它是作者进行作品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不仅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添文学作品的魅力,进而提高文学作品的吸引力。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的模糊性,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学色彩,提高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的表达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经典的文学作品,其语言表达并非简单的辞藻堆砌,而是呈现出独特的修辞特点。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和表现手法,恰当地传达思想和情感,是文学作品成为典范的必备条件。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作家之一,其小说语言自成一家,强烈的音乐节奏感、诡异的色彩运用、错落的句法格式,构成了她精湛的语言修辞艺术,也使得"张氏小说"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A5):69-70
唐诗宋词词频较高的词便是大量的情感寄托。研究唐诗和宋词中所寄托感情的词的差异,可以用于分析时代背景的不同对时代文学作品在意向借助上的影响。借助计量风格学中统计词频的方法研究目标文本《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中所出现的词频,从而得到两类文体中所用较频繁的词汇并比较差异。通过计量风格学方法合理得出两个时代文学作品中唐朝情感主要为乐观色彩,而宋朝偏向悲观色彩,并且映射了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9.
语文书中的文学作品,都是从美感出发,反映生活,感染读者的。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有许多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可以说,  相似文献   

20.
秦露馨 《考试周刊》2014,(63):10+21-10
本文从《莎菲女士的日记》一文中的色彩词入手,采用示例分析的方式,探讨色彩词对增强语言含蓄性的作用,旨在引导读者充分关注和深刻体会"色彩词"的重要性,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准确地应用色彩词表现文章的情感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