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要素——古诗文教学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当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融入,同时还应当积极探索灵活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首先探究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古诗文教学及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最后针对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这也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诗文就是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化。初中生通过学习古诗文,可以培养热爱民族语言的兴趣,有助于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因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古诗文教学责无旁贷。古诗文教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古诗文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此文就从一线语文教师应怎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操作、如何驾驭教材、如何挖掘出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为思考的起点,从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对此进行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民族瑰宝,古诗文包含了各个朝代的兴衰起伏与文化风情。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一项使命。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学习范围,同时还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工作将古诗文的魅力更好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文化内涵。文章首先对古诗文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古诗文教学工作中的渗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古诗文一直都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载体。中华民族之所以这么强大,就某种原因上是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入古诗文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本文就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杨雅娟 《成才之路》2009,(22):87-87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们语言凝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学习古诗文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人文修养。陶冶情操。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古诗文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古诗文的学习既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使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又能让青少年具有高尚的品格和文化底蕴,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先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种有效的古诗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古诗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历史的见证。由古至今传递着中国的历史,感染着一辈又一辈的人们。回首历史,延续未来。古诗文中包含的传统文化也不断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和内容。古诗文的韵律美感和形式美感吸引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同时,古诗文教学对于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把传统文化融入现在初中语文课程中,也被列入教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古诗文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的作用,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师手段,激发学生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究,希望对提升初中古诗文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具有审美性、人文性以及民族性的特点。初中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要注重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使初中生接触并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伦理道德。但古诗文教学相对比较困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学好古诗文,本文作如下探讨。一、目前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缺少兴趣(1)古诗文由于时代久远的关系,现实生活中不使用文言文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古诗文教学依然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许多农村初中的语文老师依然沿用着"师讲生听"的满堂灌传统教学模式来进行古诗文教学,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文章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农村初中古诗文的教学现状和对策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传统文化回归,部编版语文教科书的古诗文篇目大量增加。根据2018年秋季开始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小学和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教学中选用古诗文篇目的数量分别达到课文总数30%和51.7%上下,增幅最高达80%。这些古诗文都是蕴涵丰富、传诵已久、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在传统文化回归的大潮和新课标下课改新阶段如何更便捷、更有效地教学这些经典名篇,使之更好地助力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笔者认为:不妨从古人的教学中汲取一点"智慧"。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古诗文吟诵正随着传统文化的日渐兴盛而逐渐为人所知,但是目前这种有趣的学习方式却没能广泛引起中学语文教师的关注。这无疑是古诗文教学的一个损失。我在经历了三年的古诗文吟诵教学后,探究初中古诗文吟诵教学。古诗文吟诵法是一种极具魅力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学生在吟诵中感受古诗文之美,于耳濡目染间增加背诵积累,提升古诗文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3.
吟诵教学是古诗文科学的教学方法.它是学情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传统初中古诗文课堂改革的需要,更是体现古诗文本身声韵节奏特点的需要.基于此,古诗文教学需要守正创新,在"三维、九段"的吟诵教学模型和形成性评价系统中落实、落地、落细"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今社会俨然已被网络包围,计算机网络与日常生活和学习联系得越来越紧密。魔灯平台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为学校教学提供了一个高效快捷的平台,特别是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给初中古诗文教学带来利好。本文主要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例,探讨魔灯平台"利好"初中古诗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是促进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同样也是有效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涵盖大量的古诗文,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进古诗文教学,正是契合了当前国家所提倡的文化自信。基于此,在初中语文中全面融合古诗文教学,既是时代的引领与呼唤,同样也是教育制度变革下的重大趋势。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将传统文化的多种思想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古诗文的教学效果。古诗文承载的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更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爱祖国、爱人民"思想的渗透很多古诗文都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以及人民的情感。比如岳飞的"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表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祖国的忠诚热爱和坚决保卫之情,诗句  相似文献   

17.
林春娜 《成才之路》2011,(35):81-81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人文性、审美性、民族性。古诗文教学主要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青少年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受到传统文明的熏陶,养成高尚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这有助于他们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旨在探讨吟咏背诵法、创设情境法、对话交流法、课外延伸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版教材中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意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然而现实中要贯彻这一理念,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三对话"从古诗文教学意义、现状及其对策进行分析,以便教师真正把握教材编者的意图,提升古诗文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是向学生传输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媒介,同时还是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古诗文教学,更承载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一、古诗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含义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向学生们展现爱国精神、奋斗不屈、孝顺诚信等文化内涵,对初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熏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70):37-38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融入传统文化,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就临夏州现阶段的初中古诗文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各方面的知识积累要比以往多得多,且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于以往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于那些具有浓厚意蕴的传统文化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理解能力,所以,初中教学阶段是加强传统文化渗透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优秀的作品,让他们阅读一些具有丰厚文化内涵的优质文章,在价值观形成的同时,构建出他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提升其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