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让幼儿"玩中学",激发他们识字的积极性1.感知游戏识字感官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正如石井勋博士所说:"人类通过五官吸取知识,其中吸取最多的就是眼睛。"婴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应充分利用感官活动调动其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在感知游戏中让幼儿识字,既可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又可调动幼儿的识字兴趣。感知游戏包括:看、  相似文献   

2.
正一、设计意图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这几种几何图形,在小班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本主题活动是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如:颜色、大小、环境等,能正确辨认,并感受到在生活中的应用。幼儿的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所以通过它们感兴趣的童话引入,然后引导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进行数学学习,不是在机械地强化。  相似文献   

3.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思维不同于成人,他们的思维具有直观和具体形象性,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自身的感知和活动形成的。因此,我们班的区域活动也就成为了幼儿认识事物、发展能力的场所。在活动中,幼儿充分发挥了交往的主动性,开拓了发散性思维,促进了相互间的讨论、协商与合作;在活动中,幼儿不断思考、分析、尝试,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功感;在活动中,幼儿不断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了解决困难的能力;在活动中,教师因人施教,使处在不同水平线上的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高。通过开展区域活动,我们明确了以下几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活动来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孩子们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则认识,也会说谦让、轮流、要有秩序之类的词语,但在实际的游戏中还是经常出现一些争抢、不遵守规则的现象。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定的问题情景,试图引发幼儿在游戏和体验中去感知,从而提高  相似文献   

5.
教会幼儿用几何图形表现物体,表现自我,能促进幼儿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有利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我们在中班开展了此项教学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认识几何图形1、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几何图形的外形特征,认识边、角间的关系; 2、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听后画几何图形,使他们能画出图形的基本特征; 3、观察用几何图形拼成的形象。通过这一阶段活动,使幼儿对常见的几何图形有比较清晰的印象,初步激发孩子们拼、画几何图形的兴趣第二阶段:学习用几何图形组成单个物体  相似文献   

6.
综合活动:《我喜欢的水果》设计理念:小班幼儿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游戏化的情境和直观形象的感知以及丰富多彩的环境创设和多样化的材料准备。使每一个幼儿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得。因此本次活动的设计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积极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真正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 《喜迎新年》是在我园"幼儿岭南本土文化教育课程"的课题研究背景下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之一.我们以孩子们最喜欢的节庆活动"过春节、迎新年"作为贯穿整个主题活动的线索,结合小班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感知觉逐渐完善,对生动形象、色彩鲜艳、新奇的事物和现象容易认识的年龄特点,把岭南民间迎新习俗融入到"过春节、迎新年"这一传统节庆活动中,让孩子们在富有岭南本土民间特色的逛花市、做年糕、炸油角和蛋散、吃年夜饭等活动中,了解与过春节有关的传统习俗,体味过年的乐趣,感受岭南本土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产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积极情感,并获得身心健康愉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混合班内,不同年龄的幼儿对游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小组幼儿在感知事物方面还带有婴儿期的思维特点,直觉行动思维决定了他们最初的游戏只是玩具的操作活动,离开玩具游戏也中止。中组幼儿对玩具的颜色、形状、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游戏的内容比小班丰富、深刻,游戏的随意性减少了。大组幼儿的思维已开始由直觉行动转入具体形象的思维,游戏的要求和内容均与小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分类是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小班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小班幼儿的分类操作需要建立在正确感知物体形状及颜色特征的基础上。考虑到近期在主题活动"图形乐"实施过程中,班上幼儿已通过配对游戏、沿着图形走等操作活动,初步感知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名称和特征,也积累了一些色彩方面的经验,我利用"乐园游戏"这种幼儿乐于参与的户外游戏形式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让幼儿在情景游戏中学习分类,以  相似文献   

10.
提起韵律活动的教学,老师们的头脑中就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自己在课堂上东奔西跑、声嘶力竭,孩子们则在紧张兮兮地做动作。结果是老师教得很辛苦,孩子们也学得很累。笔者对韵律活动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有下面几点体会。一、采取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幼儿感知舞蹈的...  相似文献   

11.
活动意图 在历时两周的"相反国"主题系列教学活动中,幼儿学习了<颠倒歌>,进行了"倒点名"等游戏活动,并通过科学探索活动对生活中凹与凸、轻与重等相反关系逐一进行了感知和认识.在此过程中,幼儿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相反"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陆仁姬 《考试周刊》2024,(12):163-166
幼儿处于直观想象思维阶段,往往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直接感知来学习数学。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结合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和游戏,契合幼儿发展特点,便于幼儿有效地学习数学。基于此,对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进行研究,结合研究过程中的种种认识,分析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意义,思索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问题,探究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小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对周围的科学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但受其年龄及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观察的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吹泡泡”游戏既好玩又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很喜欢。注意力容易.集中,也能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因此,我们以“吹泡泡”游戏组织活动,引导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游戏情境中,通过自主操作与观察,感知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4.
观察发现,在幼儿早期日常活动中时时有游戏,无论是家庭中亲子互动游戏,还是新兴早教机构中运用教育理论的课堂游戏,游戏中幼儿都表现得非常愉快。说明幼儿喜欢游戏,同样游戏对幼儿早期有重要作用。一.游戏对幼儿早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幼儿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在游戏中认识和感知世界了。游戏是幼儿早期认识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幼儿获得的感知更深刻。古人云:一岁看大,三岁看老。  相似文献   

15.
小班计算教学中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内容,往常总是以上课的形式分别进行教学。这次我将认识这三种几何形体揉合在一起,安排在一个主题性的半日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游戏等活动进行综合教学。我认为这样的主题活动形式适合小班幼儿能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系统练习,也有助于幼儿对知识的接受和巩固。活动要求: 1.通过认识、操作、游戏活动,使幼儿初步掌握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学习区分三种几何图形。2.初步能按简单规律排列几何图形。  相似文献   

16.
<正>在益智活动区中,我们刚投放几何图形串珠时,孩子们总是会模仿着老师在小组展示时的操作方式进行活动。可是,一段时间后就不怎么感兴趣了。虽然我也会引导孩子们利用几何图形串珠进行其他的游戏,比如:按规律排序、图形接龙、垒高等等,但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不会主动去操作了,这些串珠材料就被"遗弃"了……新玩法:"穿越火线"  相似文献   

17.
幼儿教育是孩子们的基础教育,孩子们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但主要活动却是游戏。孩子们活泼、好动、好玩,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因此需要生动形象的课程教育,游戏教育便是不二的选择。将幼儿的学习和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们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对于幼儿园教育的探究和持续性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儿童从牙牙学语到学龄前期,思维属于直观行动思维,主要是协调感知和行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教育是促进儿童智慧发展的关键。根据幼儿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是训练思维、发展语言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认识活动是主要的,教师的任务在于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幼儿是动脑探索的兴趣,调动他们说话的积极性。比如有一堂课,我首先告诉幼儿,今天请小朋友看一位未来科学家的照片,看的时候不好说话的。孩子们喜形于色,拍手叫好。接着,我打开事先放有小镜子的活页夹,让幼儿逐个上讲台看  相似文献   

19.
幼儿活泼好动,喜爱游戏,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这一特性,把动手、动脑、动口运用到教育活动之中。通过让幼儿人人动手,培养操作能力,凭借直观让幼儿获得感知;让幼儿人人动恼,发展幼儿思维能力,使操作感知经过思维活动内化  相似文献   

20.
数学活动,除了运用逻辑思维外,还要依赖数学形象来进行形象思维。而数学形象思维的基本元素是数学表象。 一、对数学表象及其思维过程的认识 表象是人脑对当前没有作用于感官的、而以前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数学表象则是从事物的形体物象中通过对形式结构特征的概括而得到的观念性形象,并常以反映事物本质联系的特定模式——结构来表现。数学表象具有直观形象性、抽象概括性和主观灵活性,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