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挥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主导作用郑秋兰,赵文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教”的主导作用。因为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决定教学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下面就如何实现教...  相似文献   

2.
“四有”好教师标准具有非常深刻的为教内涵和育人意蕴。“四有”好教师以理想信念入教育人,体现了“思想育人”的为教导向;以道德情操从教育人,体现了“道德育人”的为教指向;以扎实学识执教育人,体现了“知识育人”的为教取向;以仁爱之心传教育人,体现了“仁爱育人”的为教指向。作为推动事业发展和工作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四有”好教师在教育强国建设、人才强国战略、社会治理有效、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彰显了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所共知,中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有“天地君亲师”之说。因为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人类掌握知识、开发理性、推动社会进步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世。教师职业要求我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但要教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这就要求我们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因此,教师的教应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向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把“教”转化为“学”。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身体力量、知识力量和生命内力的合力作用。在这三股力量中,作用最大、最持久的莫过于生命内力,若能唤醒此力,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生命内力至关重要,是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唤醒学生生命内力的途径很多,其中“仁爱”“理解”“尊重”“榜样”“奖赏”力量非凡、效果最好,故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被多次提及。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美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社会的各种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及政治、道德等知识都通过教师体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教师庄重优雅的教态,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语言,通俗的例证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陶醉于艺术的享受之中。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所精选的美文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教师通过教学和课内外实践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场所,利用课堂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明确提出,“先生不应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条主线,充分运用语文学科特有的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情操和独立人格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辨是非善恶,懂得爱憎分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8.
陈瑶是宜宾市武庙街小学新生代教师的代表人物之一。近几年,该校异军突起,发展引人瞩目,这应是校长何涛特之以恒抓教师队伍建设之必然。既教语又教《品德与社会》的陈瑶十分注重学科的整合,注重学生活动产生的体验在学生品德教育中的实效。她说:“真正有她的德育不是靠说教能够抵达的,品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道德建构。”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带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培养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每位班主任所追求的目标。因此,班主任优良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特征是其教育学生之灵魂,而教师的人格、道德、风貌,对学生的意识和性格的形成,能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一是靠教育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所谓人格的力量,是指以班主任的政治思想品格、知识才能、道德情感、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和生活作风等,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育的力量对学生很重要,但教…  相似文献   

10.
胡泉  张义玲 《农村教育》2005,(7):113-113
一、从“教室”到“学室”的转变。是教师的教学角色的转变 “教室”所体现的是“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成了知识的“权威”,没有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教师主宰着课堂,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只不过是引导学生往里钻的“圈套”,学生没有主观能动性,处于被动地位,怎么教,怎么学,教多少,学多少,参与的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的教”而转,“一切以教学为中心”。教师“闻道在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同时也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符号。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设计教学过程,“以学定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且广,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被动摇了,教师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形势的需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去研究“学生的学”的问题上。在教学中,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平等对话,互相交流,达到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成就每个学生,快乐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2.
有篇文章这样写道:“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带进知识海洋,不是由教师扬帆驾船,把学生送到彼岸,而应是教师给学生勇气,力量和方法,让学生自己驾船航行,乘风破浪驶向彼岸.”真是道出了教学的实质.教学中:不能习惯于向学生讲述现成的东西,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主动学习;不能只强调记忆和表面的知识,忽视教学生去挖掘知识、应用知识,忽视创造性的学习.那么教师应如何教,学生应如何学呢?几年来的教学使笔者深深体会到:教师的“教”起源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为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是“内因”,教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明确学校的目的不只是教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教人知识不如教人获得知识的方法。过去说“知识就是力量”,现在应当说“掌握知识的知识(即方法与能力)就是力量”。学会学习是未来人立身处世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首先就是提高人学会学习的能力。为此,我想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文章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19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莫把学校变成教校”,意思是说,学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不能只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然而,目前中小学的教学工作,继承“教校”传统模式的却为数不少。教师在课堂上辛辛苦苦地传、授、解,学生规规矩矩地听、抄、记,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创造性更受到压抑。这是不利于人才的培养的。诚然,“学”离不开“教”。教师在教学中要起主导作用。学生获取知识,离不开教师的传授和讲解。但是,教是为了促进学。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6.
李屹 《江苏教育》2023,(30):7-10
“学科德育”是对中小学“德育学科”育德的“超越”,是对所有学科教师提出的育人要求。从操作层面而言,学科德育实质是教师基于学科特质,引领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进行价值体认,和学生一起过有道德的生活,从而实现学科教学方式和学科育人要素的有机融合。新的历史时代,学科德育如何创新发展、深入实施,成为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新挑战与新课题。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理应肩负起探索学科德育的新使命,在学科德育的研究和实践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刘克汉 《教书育人》2001,(22):37-39
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影响,目前德育工作者总以先知者自居,扮演着说教者的角色,把学生当成被动、消极的接受者。他们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把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学科的教学,把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强调以学生的实践为主的德育工作等同于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因此他们在工作中只重视规范管理,忽视情感教育;只强调道德知识传授和道德规范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实践;只照搬书本理论,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剖析;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其结…  相似文献   

18.
教学的实质是教会学生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持久发挥,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学习,因此,教师“授之以渔”,有意识地进行学法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学法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19.
师范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师资力量的摇篮,因此,师范生除了要完成学的任务,掌握知识以外,还应适当扮演教师角色,进行“教”的体验,以便能更好的把握教书育人的本领.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教的机会,创设一个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真正认识到,教师在“教中学”,学生在“学中教”,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教学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教中学”、“学中教”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卫“教中学”这里的“教”和“学”指的是教师的教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  相似文献   

20.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又规定: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学工作的优劣,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教学动态系统的主体——教师。教师教得好与坏,学生学得好与坏,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前提。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可见,抓好教师教德修养,是何等重要。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教师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