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道难关,有的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头疼,有时候,一节课也写不出两句话来,怎样突破这道难关,让学生不再惧怕写作文,甚至喜欢上写作文,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几点尝试,收效甚好. 一、培养写作兴趣,训练学生把说变成写 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有些学生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可是,一让写作文思维就像被卡住了,总觉得写文章是很神圣的一件事,针对这种情况,我打破常规,作文课不是开始就让学生写,而是让学生先讲.当我给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发言时,同学们总是争先恐后地发言,等他们说完了,让他们马上把说过的话写下来,一篇篇作文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有一次,我让每个同学都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是怎样一个人,说完了,我就鼓励学生把讲过的话写下来,怎么讲的就怎么写,这次有几个同学写得特别生动,这时我就告诉学生写作文其实很简单,作文就是把说变成写.通过几次训练以后,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再也不怕写作文了,甚至爱上了写作文,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写作的时候,常常会遇到“找不到内容可写”的情况,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写作文,却有越写越找不到写的感觉.有人说,学生缺乏生活体验.但学生本来就在生活之中,怎么会缺乏生活呢?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当然,我们学生日常活动大多局限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生活确实单调,但就是学校和家庭两个点,也是有许多事情可以写的.  相似文献   

3.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许多教师都潜心研究,探索出了种种成功的教学方法。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经过几年的实践也归结了一些学生写作文的教学策略。学生的作文脱离了生活、脱离了体验、脱离了观察,是没有任何意义和感情的作文,只是一潭死水。我的作文教学策略是:写生活作文,写先框架后发展再个性的作文。写体现课本写作特点的作文,写突出特色的作文。让学生有感情,让作文有灵性。  相似文献   

4.
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写作文,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写作体验,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栩栩如生,内容丰富,情真意切。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让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一点点涌上笔尖。  相似文献   

5.
习作教学难,学生习作难。面对这一难题,一些教师的教学行为违背儿童认知规律,大讲特讲写作技法,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习作教学‘三步曲’",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世界,淡化文章的篇章结构,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情感,提倡写放胆文,使学生有了习作自信心,最终有利于实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个性化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经常有教师抱怨学生写作文难,也有学生抱怨自己写作文难。一、解决好抓不准、写不深的问题。二、扩大生活积累,解决好没啥写的问题。三、教给学生写作技巧,解决好不会写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生写前有了体验,作文时表达体验,作文自然容易了。  相似文献   

7.
赵丽琼 《成才之路》2009,(11):20-21
作文。是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真实的、独特的感受。写出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地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到写实事、说真话、诉真情。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让学生想写、爱写、会写,并能通过作文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我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一、写作内容:讲真事,求新颖 写作内容是学生写作时首先要考虑的——“写什么”。同一个话题或同一个命题,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写作内容。例如,学生写“我的周末生活”时,写作前交流时我引导学生选真实的生活,写出自己的周末生活,抓住最难忘的事件写。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是不同的,必须围绕自己选材,组织内容。提纲交上来后,我挑选三分之一的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启发帮助其余学生选择自己的周末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语文教师的关注。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学会在写作中感悟生活,体验情感,享受写作的快乐,是我们要思考的课题。要让学生乐于作文,就要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积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寻找、积累材料,从而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大胆地表达出来,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童真,从中体会写作的快乐。我以一堂作文课——《我的好朋友》为例进行了尝试。这是一篇写人作文,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一件事来反映好朋  相似文献   

10.
正一、写作内容:讲真事,求新颖写作内容是学生写作时首先要考虑的——"写什么"。同一个话题或同一个命题,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写作内容。例如,学生写"我的周末生活"时,写作前交流时我引导学生选真实的生活,写出自己的周末生活,抓住最难忘的事件写。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是不同的,必须围绕自己选材,组织内容。提纲交上来后,我挑选三分之一的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启发帮助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小学语文老师如何巧用四招解决后进生不会写作文的难题,实现了后进生不畏惧写作文、获得写作自信心、最终爱上写作文的良好教学效果。后进生不会写作文的原因大致分为四种:一是找不到写作素材,应对招数——你讲我听挖素材;二是不会提笔写,应对招数——你说我写乐表达;三是口述作文中途受阻,应对招数——我问你答补空白;四是不会修改升格,应对招数——我搭你爬改作文。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许多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甚至害怕写作。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不观察生活,没有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就得不到作文的素材。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写出来的作文就缺乏真情实感,不能打动人。想要学生喜欢写作,获得快乐,尝到甜头,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在生活中用心体验,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将被动的"要我写"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写"。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许多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甚至害怕写作。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不参与生活,没有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就得不到作文的素材。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写出来的作文就缺乏真情实感,不能打动人。若想要学生喜欢写作,获得快乐,尝到甜头,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在生活中用心体验,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将被动的"要我写"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写"。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07,(13)
所谓"正本清源",是指作文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写作的本体,把生活作为写作的源泉。学生是作文的主人,每个人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灵感冲动、表达能力写自己的事,抒自己的情。写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表达和实用交际的需要。这一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形成了一种习惯: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便有了"为了考试而写作""为了写作而写作"等训练。学生越来越感到"没东西写""不会写",视作文为苦差,对作文产生了厌恶心理。究竟如何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认为可进行如下工作。一、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有些害怕写作文的学生常常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活缺乏观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所谓观察,就是要用眼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中学,有不少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有较多的学生认为作文难写,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他们没话说、不会说,因为他们缺乏生活的体验,缺乏写作资源.  相似文献   

17.
如何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的“老大难”问题呢?我认为: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把学习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用自己的目光和心灵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中,无拘无束地品味人生,体验真情,并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作文就是你怎么想的,或者是怎么说的,就怎么写下来。”  相似文献   

18.
写作与自我     
正这一讲的主题是为谁写和写什么。其实,明确了为何写,这两个问题也就有答案了。简单地说,就是为自己写,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一、为自己写作如果一个人出自内心需要而写作,把写作当作自己的精神生活,那么,他必然首先是为自己写作的。凡是精神生  相似文献   

19.
如何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的“老大难”问题呢?我认为: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把学习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用自己的目光和心灵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中,无拘无束地品味人生,体验真情,并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作文就是你怎么想的,或者是怎么说的,就怎么写下来。”  相似文献   

20.
写作文要有素材,素材哪里来?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唉声叹气,愁眉苦脸是因为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陆游说:“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外的功夫就是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和认识。世间的万物瞬息万变,只要你做生活的有心人,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就能从生活中采撷写作的原始材料。有了这些真实的材料,写起来就能“言之有物”,得心应手。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认识。一、组织学生亲身实践,激发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爱好写作,必须先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