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林会议是非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瓜分非洲总动员的一次会议,是殖民主义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柏林会议后的30年,非洲领土被瓜分完毕,各国列强在非洲建立起殖民体系。  相似文献   

2.
非洲的探险和瓜分图说明1.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欧洲许多探险家纷纷到非洲内陆探险.其中最突出者为利文斯敦和斯坦利.这种探险对地理科学作出了贡献,但其结果则为欧洲殖民国家瓜分非洲开辟了道路.2.十九世纪晚期,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欧洲殖民列强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在1885年,欧洲殖民列强仅仅占有非洲边缘地带,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外,非洲已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完毕.3.英国在非洲的殖民战略是通过贝专纳兰向北,并从苏丹向南推进,建立起一条从开普敦到开罗的领土带;法国则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分析"19世纪晚期欧洲殖民国家瓜分非洲高潮形成的原因"时,都是引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的说法:"当时亚洲已被基本上瓜分完毕,美国又不允许其他国家涉足拉丁美洲,列强便把非洲作为争夺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非洲的国界是殖民主义者瓜分非洲大陆的产物。 非洲本无国界,地广人稀,主要居住着一些游牧民族,部落经常迁移。非洲的地貌类型比较单调,分布着大片的  相似文献   

5.
对非洲地理的考察是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前奏。欧洲殖民主义者虽从十五世纪起就侵入非洲,但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他们仍只盘踞在沿海地带,对非洲内陆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殖民主义者为了占有更多的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需要搞清非洲内陆资源的分布和交通路线等情况。图左上是1854年德国根据四位探险家的报告绘制的非洲地图(从的黎波里到中苏丹部分)。它反映了当时的考察工作还只限在赤道以北的中非洲地区。图上的四个探险家都是从的黎波里出发,越过撒哈拉沙漠到达乍得湖一带的。其中最著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学)52011年第6期的补白部分有篇小文《列强为什么没有瓜分中国》,认为“中国没有被列强瓜分显然与他的过于庞大有关”。但当我们联想到地域广阔的非洲被列强瓜分时,就要作进一步的分析了。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116页《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图中,仅标出阿比西尼亚的独立;课本第117页也只描述“19世纪晚期,它们几乎侵占了整个非洲”;第117页“概况表”中罗列出的一系列国家,给人的理解就是此时期非洲仅有阿比西尼亚独立。而当时的情况是许多国家如利比亚、摩洛哥、布隆迪等仍保持着独立。非洲的独立国家$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8.
<正> 十九世纪末叶,在西方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高潮中,埃及于一八八二年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埃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总的说来,它是在资本主义形成世界体系的形势下,西方殖民帝国主义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瓜分殖民地的产物。具体说来,在外部,它是英法长期争夺和共同掠夺的结果;在内部,则是埃及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长期统治和地主统治阶级出卖民族利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基础知识:1.十九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和瓜分非洲,到十九世纪末几乎侵占了整个非洲.2.非洲人民,特别是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人民的反帝斗争.二、要求学生认识:1.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掠夺和侵略的加强,空前激化了帝国主义宗主国和  相似文献   

10.
曾有这样一道选择题:“非洲最后一个赢得独立的国家在19世纪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狂潮中被哪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侵占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比利时。”答案是C德国。做完该题以后,细心的学生会思考一个问题:纳米比亚是19世纪晚期被德国侵占的,“一战”中德国战败,那么20世纪90年代,它又是摆脱谁的殖民统治而独立呢?  相似文献   

11.
(一) 十九世紀末期,世界資本主义已发展到壟断阶段,它們为了急于把資本输出国外,于是便“开始了搶夺殖民地的巨大“狂潮”,并且异常加强了世界領土瓜分的斗爭”。帝国主义公开叫囂瓜分中国,是在中日战爭后开始的。它們一方面以俄、德、法三国干涉日本退还辽东半島給中国为契机,在中国展开了凶惡的掠夺,强租港湾,划分“势力范圍”,一方面,“万国报館,議論沸騰,成以分中国为言”。1897年十二月(光緒二十三年十一月),康有为上書光绪帝陈述当时的形势說: “夫自东师辱后,泰西蔑视,以野蛮待我,以愚顽鄙我。昔视我为半教之国者,今等我于非洲黑奴矣。……十年前吾幸无事者,泰西專以分非洲为事耳。今非洲剖讫,三年来泰西專以分中国为說,报章议論,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傳偏大地,璧画詳明,絕无隐讳”。 1898年九月二十二日(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七日),“国闻报”也登載了一个消息說:英国教士李提摩太从英国到北京,拟向总署进呈“瓜分中国图”,图为外国所定的新图,与旧图微有不同,瓜分更为不留余地。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埃及、苏丹、埃塞饿比亚人民抗英反意斗争的概况,认识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激起了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而苏丹人民抗英斗争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的光辉胜利,显示出非洲人民的反帝力量,大长了非洲人民的反帝斗志。  相似文献   

13.
孟国顺 《历史学习》2001,(12):32-33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狂潮中,仅有两个国家保持了独立,这两个国家一个是埃塞俄比亚(又称阿比西尼亚),另一个就是利比里亚。关于埃塞俄比亚独立的原因。课本上已经做了详细介绍,那么利比里亚又如何能保持独立,笔经过查阅资料,在此剖析其原因,以飨读。  相似文献   

14.
1898年的法绍达冲突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非洲时期的重要事件。传统上,学术界认为这一事件的发生与英国力图实现“二C计划”有关。但是,本文通过分析1894年英比协约以及其后的英德、英法协商状况可以得出:“二C计划”虽然的确存在,但它却不是英国对非洲政策的主要目标,当时英国真正关注的是控制上尼罗河进而统治整个尼罗河流域。  相似文献   

15.
马赫迪     
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苏丹人民不畏强暴、以武装起义击退了英埃侵略军,建立了独立的国家,为非洲人民反帝斗争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次起义的领导者、就是苏丹著名的民族英雄、独立运动的奠基人马赫迪.马赫迪(1841?——1885)原名穆罕默德·阿麦德,栋吉拉人,出生在造船工家庭,作过木工、商人,后来专习伊斯兰教经文,从事宗教活动,曾  相似文献   

16.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是一个全国人口百分之八、九十都从事农牧业的农业国.从15世纪肯尼亚又受到英、德等国的瓜分,后成为美国的殖民地.直到1963年12月,肯尼亚才获得独立.由于遭受几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独立之前,肯尼亚的教育不仅带有很深的殖民主义性质,而且发展极其落后.直到50年代末,议会在报告中提出的教育发展目标仍然是:维护欧洲人的标准,提高亚洲人的标准,建立非洲人的标准.深刻反映了教育中的种族不平等.殖民主义者在肯尼亚办了几个世纪的学校,但直到肯尼亚独  相似文献   

17.
1772年、1793和1795年,欧洲最反动的三个封建农奴制国家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次瓜分了波兰,“曾经是一个比俄国和普鲁士更有文化更强盛的大国”灭亡了。但是,在苏联的各种教科书和专著中却说什么瓜分波兰是普鲁士“建议”的,沙皇政府是“长期反对瓜分和消灭”波兰国家的,而且俄国参加瓜分波兰、侵占波兰大片领土还“有进步意义”。历史真是这样的吗?不。本文就是试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揭穿沙皇俄国是瓜分波兰的罪魁祸首,说明波兰被瓜分的严重政治后果。  相似文献   

18.
“图文题”(以图表、图画、图形等情境为命制切入点并结合文字叙述的试题)是近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题命题的一种新趋势。如2001年文科综合卷第41题(非洲被瓜分题)、2002年文科综合卷第39题(《清明上河图》题)、第40题(“丝绸之路”题)等均属于典型的图文题。在图文题中历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1)亚洲各国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2)帝国主义瓜分非洲 ;(3)帝国主义加紧对拉美的侵略 ;(4)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三板块式教学方法” ,即教材第一个教学内容采用“角色模拟法”(通过让学生扮演“帝  相似文献   

20.
<正>设计思路对于“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一课,《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要求是: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教科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三个子目之间因果相连,《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则是甲午中日战争引发的后果,甲午中日战争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一个诱因。甲午中日战争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和戊戌变法。《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同时也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也唤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这正是戊戌变法的重要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