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物理新课程的理念之一。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很多物理知识源自于对生活实践的观察、分析、探究。我们的物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中去发现、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又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实践及应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认识主体在探索物理现象的过程应充满乐趣.物理教学要求明确指出:该课程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  相似文献   

4.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新课改形势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社会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那么,科学探究如何构建?笔者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对科学探究形式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意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陈良志 《成才之路》2009,(22):34-35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体现在: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在物理教学中,老师要打造生活化的物理课堂,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生活情境,通过生活化探究,让学生获得参与热情和亲身体验,再将生活情境构建成为物理模型,得出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认识主体在探索物理现象的过程应充满乐趣.物理教学要求明确指出:该课程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初中物理教学,通过观察和经历探究实验过程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由于学校的实验场地局限于校内,满足不了新课程背景下数量繁多、形式多变,探究性的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有的探究性实验必须到校外尤其是  相似文献   

12.
<正>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认识主体在探索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应充满乐趣,这两方面的客观存在与结合是建构初中物理课程的关键,也是物理课程设计的起点。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初中物理课程是学生在综合科学课程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物理分科课程,因此该课程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  相似文献   

13.
黄德文 《考试周刊》2009,(17):203-203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领略到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版新课标指出:"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开始关注实验教学,相关的物理规律由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转变为由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而得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重点关注的仍然是"动手操作"和"得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阶段,物理课程应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课堂上,我们主张将探究的权力交还给学生.那么,作为教学设计的实施者——教师,其主导作用又该如何体现?下面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久山 《考试周刊》2009,(32):182-182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从国际科学教育的改革趋势看.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探究者”。  相似文献   

18.
韦竹 《考试周刊》2012,(46):141-141
新的物理课程倡导: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近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在此我就近几年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教学从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谈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9.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体现。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相似文献   

20.
浅谈初中物理终结性评价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义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它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