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世界》2009,(8):4-4
距离第十一届全运会还有不到100天之际.一项由国家体育总局和第十一届全运会组委会共同主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大型展览——“中国体育60年辉煌成就展”正在紧张筹备中,并将于2009年10月16日至22日全运会期间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2.
徐士韦 《山西体育科技》2009,29(2):30-33,75
“公开、公平、公正”的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它要求人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规则、遵守制度、公平竞赛。“公平、公正”同时也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奥运会竞技比赛代表着世界竞技体育竞赛的最高水平,北京奥运会已经渐行渐远,但是北京奥运会上出现的有违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的。2009年我们又将迎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为确保全运会能够在一个“更公平、更干净、更人性”的环境下顺利举办,通过文献资料、访谈、综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竞技体育比赛中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的搜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有利于竞技体育公平竞赛的保障措施,希望能为即将打响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公平竞赛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2005,(11):3-5
全运会走到了第10届,终于有了一个契机盘点一下这些年风风雨雨的全运之路.全运会是中国体育的竞技大动脉,每一届都蕴含着中国体育的跌宕,每一届都浸润着体育人士的热情. 它正拥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当全运会面对褒贬不一的评论和意见不同的发展方向时,我们首先应该肯定它过往的功绩。让我们对全运会进行十年一次的大阅兵,重新经历,再次感受,或许更加有助于我们理智地分析全运会的得失成败。[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从全运会对提高中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重要性出发,见证、回顾并分析了全运会历程和近三届全运会竞赛规程总则,认为中国由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必须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全运会赛事,这不仅符合中国国情,并且能有效整合优化体育资源.最后,阐述了完善全运会赛事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资讯     
《新体育》2009,(8):75-75
“中国体育60年辉煌成就展” “中国体育60年辉煌成就展“将于2009年10月16日至22目全运会期间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展览,力求反映各地方、各行业60年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以及体育文化发展的成就,包括各类优秀体育管理者、教育者、组织者、科技工作者等。  相似文献   

6.
华夏盛会     
首届东亚运的圣火刚刚熄灭,第七届全国运动会的火炬又将在北京点燃。中国人对全运会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四年一度的全运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最大体育盛会,是我们国家传统的体育节,是我国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体育大赛。中国人爱体育,中国体育最普及。迄今已历六届的全运会,代表着祖国体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2009,(11):56-57
2009年9月16日下午,“2009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暨第十一届全运会马拉松赛”赛事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正式召开。赛事主办方中国田径协会代表、高校挑战赛的主办单位之一北京大学生体育协会代表、赞助商代表和赛事推广方代表及相关人士共同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科学》2017,(5):10-16
天津全运会是天津市迄今为止承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社会影响最为广泛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与以往全运会相比,天津全运会改革色彩浓厚,改革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在体育事业改革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透视天津全运会,可以进一步了解全运会的新功能、新价值;探讨天津全运会,可以从中发现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分析天津全运会,可以为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启示、新启发。为此,《体育与科学》杂志社紧紧围绕全运会的改革与变化,邀请了相关专家,就编辑部提出的全运会改革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讨论涉及到了全运会改革的发展理念、全运会改革的措施、全运会的文化属性、全运会的英雄观与偶像观、金牌的价值与意义等。  相似文献   

9.
令中国体育官员备感煎熬的时段是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对于地方官员来说是全运会,对于中央官员来说是奥运会。 全运会上,地方体育官员们坐镇举办城市.连第六、第八名都锱铢必较,更不要说金牌、银牌了。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全国体育十佳评选日前揭晓,十位当今中国体坛的“领军人物”,十个闪亮的名字永久载入中国体育史册。他们各自代表着一段辉煌,更代表着过去一年辉煌无比的中国体育。  相似文献   

11.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发展我省竞技体育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阐述了竞技体育在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总结了湖北省历届“全运会”所取得的成绩,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4月,四年一次的全运会武.术预赛又开始了。全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不仅是全中国体育最高水平的展现,对苦练了一千多个日日农农的运动员来说、对蛰伏了四年的教练员来说,对准备了四度寒暑的各省市体育主管部门来说,全运会更像是一场剧情曲折的大戏,有悬念,有刺激,有得有失,有悲有喜。  相似文献   

13.
看了贵刊前几期连续刊载几篇关于全运全走向的文章后,作为一名建国伊始就从事体育工作几十年的老干部,对于文章里一致的“全运会应该取消”的观点不敢苟同。一、全运会是我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体育大国的整体竞技水平。全运会是在毛主席亲自指示下,周总理亲自关怀下孕育产生的。从建国后到现在,已举办了八届。在各个竞技项目上都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绩,涌现出不少体育人才。全运会是我国国内竞技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项目最集中的体育盛会。它代表了我们一个泱泱大国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每隔几年召开一次全运会,是对各省市地区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检验,有助于提高各地区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全运会是体育界向全国人民的工作汇报,通过成绩的提高、人才的涌现来让全国人民看到竞  相似文献   

14.
从全运会历史和十运会现状看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景  张华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4):378-380
全运会与现代竞技体育在中国的发展相辅相成.通过介绍全运会在中国特殊的历史过程,分析其承载的竞技体育所具有的多种功能,结合分析"十运会"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诸多问题,预测了全运会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阐述了竞技体育必将走职业化和社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全运会作为国内最高级别的体育赛事,将会促进举办地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当地体育产业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第14届全运会的举办将直接对西安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应将陕西省举办第14届全运会作为一个重要考虑因素,特别是西安作为陕西省省会城市更应抓住机遇,通过全运会的举办推动体育相关领域的发展。研究以陕西举办第14届全运会为背景,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学校体育4个维度深入分析全运会对西安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影响,以期为战略调整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为西安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研究分析第十二届沈阳全运会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举办全国运动会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不仅推动了辽宁体育事业的发展,还能给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带来巨大的效益。从体育产品消费、场馆设施、国内外交流、赛场文化、体育旅游、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等方面分析其关联关系并且提出更有效的对策,使得辽宁省以本次全运会为契机大力经济,促进辽宁这一“体育大省”的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把“竞技体育竞争力和本市运动员对国家贡献率”列入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目标之中,这既对上海竞技体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一种探索。即将到来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和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是对上海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一次检验。通过对“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相关评价体系的目标溯源,以及上海竞技体育在奥运会和全运会的成绩分析,探索上海竞技体育在现代化城市中发展的难点,并基于著名体育城市、上海城市特色文化及上海创新发展观念等视角,思考上海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主要结论:中国体育将在举国体制的优化、机构改革;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投入与发展;全运会竞赛体制的改革等方面突破现有模式;体育产业将成为中国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人们的健身意识与健身观念亦将出现飞跃;从而走向真正的体育强国之路.建议:以全运会竞赛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多元化举国体制,促使我国体育健康有序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运会发展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全运会发展特点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全运会是我国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运会在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扩大我国对外影响、增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运会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杠杆;全运会实施奥运战略,突出体现举国体制,确立了行之有效的全国一盘棋、训练一条龙、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运会对推动我国群众体育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体育》2005,(10)
序语翻开全运会的历史画卷,如同看一部鲜活的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史。46年并不平坦的路途中,有失望也有惊喜,有沉寂也有激昂,有泪水也有欢笑,有思考更有期待。全运会,寄托了多少老一辈体育工作者的理想;承裁了多少年轻运动员的憧憬;又带给了多少热爱体育的中国人以快乐和希望。在这全运会逢“十”之际,我们细心整理出这样一盘回顾以往,放眼明天的全运会大餐,让我们一起来品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