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志远 《武当》2006,(12):13-15
王宗岳《十三势歌》曰:“变转虚实须留意”。杨澄甫说:“太极拳以分虚实为第一义”。陈鑫说:“开合虚实,即为拳经。”董英杰在《太极拳释义》中说:“全部太极拳之精华奥妙,尽在虚实二字之运用。”《牛连元转授之杨氏九诀·虚实诀》歌曰:“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拳谚又云:“虚实刚柔之谓拳”。由此可见,虚实范畴的体现,就是太极拳经、拳术的基本点。虚实即阴阳变化,有变化方能生技巧,有技巧乃可以言拳术,倘虚实不分,则成孤阴独阳,无生长变化可言,更无能变技巧之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谙虚实或不懂得分虚实,即不明阴阳、动静、刚…  相似文献   

2.
拳谚有云:“八檄、劈挂不分家,八极加劈挂,神鬼都害怕。”就沧州的八极拳与劈挂拳而言,发展争今兴盛不衰,广泛流传海内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两大门派有其独特的演练风格和技山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志军 《精武》2007,(4):9-11
白眉拳赞调寄《满江红》内劲神劲,无穷变,阴阳孕育。攻与守,浮沉吞吐,岂由轻触?凤舞鹏翔游六合,龙行虎跃飞双足。法归中,轻重迅刚柔,凶顽服!摩盘手,鹰鸷目,身似箭,腰如轴。羡来迎去送,转粘灵速。势薄斗牛天地动,气吞日月乾坤肃。混身拳,无敌显英雄,殊凡俗!白眉拳传人冼卓航于一九七六年元月白眉派拳术是南拳中独树一帜的上乘功夫,它集各家之长,内外兼修,包括三形、四标、六劲、八式等要诀。“三形”为手、身、步的形态,要求圆  相似文献   

4.
刘旭 《中华武术》2006,(9):44-45
四月的广州,老天时常没有个笑脸,气压很低,压得人心口都闷闷的。湿度又大,稍一活动,就像从水里淘出来的一样。但在广州体育学院的武术馆里,我却意外地看到了南拳王陈伦,他正拉开架式,在指点身边一位老外练拳。“陈伦!”我喊了一声,理着平头的陈伦顺着声音用他炯炯有神的目光搜索到了我,“又来练武啊。”陈伦寒暄着。“怎么,南拳王,给指点指点?”“小子,又来啦,什么拳王,你是啊?”陈伦佯装发怒。我们就这样开始了交流。  相似文献   

5.
6.
张迎忠  辛海洋 《武当》2008,(5):18-18
太极拳谚日:“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满腹是空;下节不明,颠覆必生。”拳论用反意阐述了明白三节的重要性。只有明白了解“三节”的内涵、作用与要求,以及“三节”的相互关系,才算初步明白三节,进而求三节,太极功夫才能倍增。  相似文献   

7.
李剑方 《武当》2008,(9):15-17
拳谚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可见太极功法在整个太极拳修炼中的重要性。传统太极拳不是“太极操”,需注重内功的修炼和浑圆劲的增长。太极拳的拳势套路本身就是一种科学严谨的综合功法,所有的身法、手法和功法都包含在里面,所以说“功夫须向架里求”。但在太极拳的实际修炼过程中,各种功夫并非均衡发展,也很难均衡发展。为能弥补常规练习中的不足,强化修炼整体内功,前辈太极大师在实际教练中总结出许多特殊的太极功法,作为有效的辅助练法,收到了奇效。  相似文献   

8.
古典拳论:“虚虚实实神会中,虚实实虚手行功。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虚实自有实虚在,实实虚虚攻不空。”在众多演练太极拳的人群中,在组织竞赛的个人与集体的太极拳演练中,不难看到许多虚实不明、双重并在的问题。本人根据自己练拳的实践体会和学习古典拳论的感悟,仅谈一下太极拳拳架中的虚实双重问题。  相似文献   

9.
练胆先练眼     
史明 《精武》2006,(12):47-47
眼法是胆量的体现,在散手实战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拳诀云“心为主帅眼为旗”、“手到眼不到,必是瞎胡闹”、“手去眼不去,必是偷来艺”,拳论曰“眼似闪电,要随手转,兼顾四方,以眼注眼”。由此看来,没有好的眼法,在实战中就辨别不清方向、远近、高低、阴阳、动静,就难以取胜,故练拳习技者,对眼法之练习,不可不注意。眼法分为正偏两种。正视必直,显而易夺;偏为睨视,凝而不眩。眼不但要明,而且要快,随手动而动,手到眼到,眼随手行,手随眼使。其具体习练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魏东振 《精武》2007,(1):29-29
当今爱好太极拳的朋友众多.对推动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笔者发现,许多人练拳缺乏理论指导.练拳多年仍没练出功夫,这有碍于太极拳的继承和发扬。下面笔者想通过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所引发的思考,来引起大家对太极拳理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五祖拳是福建南拳的主要拳种之一。由于历代史料缺乏对其的文字记载,因此,关于五祖拳的源流、发展以及有关技法的理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对五祖拳的源流提出如下观点:(一)“拳有五祖”与“五祖拳”不能混淆;(二)“太祖拳”不能代替“五祖拳”;(三)蔡玉明是“五祖拳”的创始人;(四)现今“五祖拳”的不同流派。  相似文献   

12.
严昭法 《武当》2007,(2):22-22
太极拳运动是以意念内含精气神,以无数圆圈组成的拳式,无论任何门派的拳架,其招招式式都内含着相似的螺旋形运转,即有的书上称缠丝劲,又叫抽丝劲,亦叫蚕丝劲。这都说明了运动的形象是圆形、弧形的,环环相扣,连绵不断。在练拳时要求全身柔和,放松,处处是螺旋,要内在意念,不形于外露,整套拳架内藏深厚的太极意蕴。  相似文献   

13.
朱天册 《武当》2006,(1):21-21
形意拳好学、难练。这是众多习练者的一个共同体会。“好学”是指形意拳动作简单,一看就会。“难练”不是指“拳架”,而是指形意拳“拳劲”难找。练剑有“剑诀”,练拳有“诀窍”。道经云:“道真穿不真,修道枉劳神;祖师真诀窍,知窍便成真”。  相似文献   

14.
《精武》2008,(9):20-22
一、健身论 拳术之所以防身,夫尽人而在矣,而练拳可以健身,则知者甚寡。  相似文献   

15.
于杰 《体育世界》2007,(8):67-68
本文根据武术拳谚和散打战术的关系对实战比赛中制胜的因素的具体运用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实战连环膝     
张洪国 《武当》2009,(3):30-33
膝击法在腿技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拳谚云:“远用脚踢,近用肘膝。”  相似文献   

17.
刘志良 《精武》2005,(10):38-39
我跟随李春苓老师习拳已有数年光景。李春苓先生能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心气养身,所以七十多岁之人仍是乌发满头,皓齿童颜,精气实足,可以说养生有术。老师从不对人妄施说教,只是以身作则,毫无保留,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健身养德,内外双修”是老师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因此得到周围人的尊敬。耳濡目染,我慢慢总结出老师的很多习武见解和要诣,受益匪浅。在这里,我把一些拳理笔录下来,供大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精武》2007,(4):1-51
南拳流派之一。相传为李胡子从四川峨眉山传人广州。因李胡子号称“大侠”,故名。侠拳的特点是长桥大马、长劲、直桥为主,速度快而劲猛、身法活而步型高,进退灵便,手法多,快速多变,动作幅度稍大,劲道势猛。手法有定拳、鞭  相似文献   

19.
权成 《精武》2007,(3):41-41
山西常有心意门肘法以隐蔽、贴身偷打为主。练拳就要练肘和膝,如果中节不明,则浑身是空。在打五行拳时,也是用肘、膝来打出劈、崩、钻、炮、横拳的。练拳时上用肘,下用膝,上下合一,全身放松,头领起,收下巴,尾骨拧转,全身合一。这样就把手、足空出来,以利于出奇制胜,令敌防不胜防。这里介绍几个具体用法。  相似文献   

20.
牛立军  贺春林 《精武》2007,(4):14-16
当今社会,时有歹徒持刀劫财劫色,初劫者往往因为防卫无方被刺伤腰腹或臀背。本文针对歹徒握剑式捅刺刀法,采用秘宗守门式侧身滑闪拨托和抓住避让歹徒刀锋,控制住其持刀手臂,再以连击技法攻击歹徒要害部分,直至歹徒丧失反抗能力而被降服。[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