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是高中《生物》教材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遇到这类题目,应据系谱首先判断出遗传方式的显隐性,然后再进一步判断是属于常染色体遗传还是属于伴性遗传.  相似文献   

2.
人类常见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有伴性遗传、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等,对这些遗传方式的判断是高中生物遗传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论文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依遗传系谱图来判断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3.
李生清 《生物学教学》2004,29(12):48-49
系谱图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一般为单基因遗传,可分五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及伴Y遗传。究竟如何简捷判定其所属遗传方式,常使师生感到棘手,抓不住核心本质特征。现特介绍一种更为简捷的判断方法——病男病女法。  相似文献   

4.
在医科类大中专院校以及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都普遍含有人类单基因遗传内容的章节,在这一节中常运用遗传病系谱来综合反映遗传的基本规律,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具有浓厚兴趣,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却常常不能快速正确地判断出某一系谱属于何种遗传方式,笔者就该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如何应用系谱中  相似文献   

5.
基因位置判断在高中遗传学中为常见题型,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直接决定对遗传方式的判断,而遗传方式的判断是解答遗传大题的必要环节,所以基因位置的判断尤为重要。如何进行基因位置的判断呢?此类问题学生较为困惑,笔者现将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考及高中生物教学中常常通过遗传系谱图来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但不少学生在解题时对幕因遗传性质的判断感到无从下手,不能快速准确地作出判断。针对这一现象,笔在高三复习课教学中,在学生已初步掌握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越因的各种遗传方式及特点,理清思路,并用口诀法总结判定方法,取得了娃的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高考中,含有人类疾病遗传系谱图的遗传题是常见的重要的图表类型题,而判断人类疾病遗传方式往往是解决个体基因型书写、遗传概率计算等问题的前提。本文将这类题型进行了基本分类,并相应地提出一些有效的解题步骤、方法和技巧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进学 《科学教育》2005,11(2):53-54
在高中生物学遗传知识部分,有时会遇到有关遗传系谱图的题目,学生常常不能快速正确地分析、判断出某一系谱属于何种遗传方式。也正因如此,故有许多一线教师提出过各自不同的分析方法。笔者曾经拜读过数篇关于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方法的文章,确实感到受益匪浅。但总觉得按如此方法分析起来过于繁琐,于是一直在思索改进的方法。最近得以总结,拿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以求得更好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遗传系谱题,其形式简洁,条件隐蔽,灵活多变,是高考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热门试题.有些同学对其中遗传方式的判别虽然很感兴趣,却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种快速判断系谱题遗传方式的方法:“歌诀判断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遗传方式的判断即判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细胞质遗传、X染色体上的遗传、常染色体上的遗传还是Y染色体上的遗传。此类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是热点题型,它能全面考查学生对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特点的理解,全面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举几例探讨几种遗传方式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考和出自各方面的练习题中每每涉及人类某些性状的遗传,特别是某些疾病性状的遗传题、系谱题。这类试题常使学生感到棘手,实际上其难关就在于准确判断其遗传方式。现将具体的判断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洪长根 《生物学教学》2005,30(11):71-71
紫茉莉质体的遗传是典型的细胞质遗传的实例,这种遗传方式有别于细胞核遗传方式,表现出明显的母系遗传和遗传规律的非孟德尔性,本文就教学中碰到的几个常见问题作粗浅的解析。  相似文献   

13.
遗传类试题作为高考必考题型,其解题基础是对遗传方式的判断。阐述了特殊情境下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排除判断法、实验判断法、调查判断法和推理判断法,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提升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一直以来,遗传表格题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度大,得分率低,解答起来感觉到很棘手的一类题型。笔者从长期的实际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答此类习题的方法和技巧,现将其方法总结为以下三步。1.判断遗传方式和显隐性关系在进行遗传方式和显隐性关系的判断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每次只考虑一对相对性状的原则。1.1判断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遗传和伴X遗传的区别主要  相似文献   

15.
<正> 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是解答许多遗传题目的基础,只有正确判断其遗传方式,才能正确推断个体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某种婚配方式下子代中特定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概率。下面,笔者就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规律总结如下:1 伴 X 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1.1 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女性患者(X~bX~b)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X~bY),可总结为"母病必传子,女病父必病"。如果没有这个特点,即如果母亲有病却有正常的儿子或女  相似文献   

16.
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是教学中的难点,许多师生在这方面存在困惑。本文在这里提供一种三步判断法,对遗传系谱的遗传方式进行较严谨和快速的判断。 一、三步法快速判断1.第一步:判断显隐性 (1)无中生有——如果系谱中存在无病双亲生出有病子女,则可确定为常隐和X隐。(2)有中生无——如果系谱中存在有病双亲生出正常子女,则可确定为常显和X显。  相似文献   

17.
在遗传题的解题中,常用正交与反交的方法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进行判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 ,上海和广东等地的高考试卷中 ,多次出现遗传系谱判断和两种遗传病同时遗传的相关概率计算题 ,这种题目是全面深层次地考查学生掌握遗传规律及运用能力的试题。本文试从如何指导学生掌握遗传系谱的判断方面作一个探讨。判断遗传系谱分为三步曲 :第一步 :先判显隐性 ;第二步 :判断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即推翻伴性遗传的可能 ) ;第三步 :验证遗传方式。下面我们就这三步分别做以探讨。第一步 先判显隐性。不管在如何复杂的系谱中 ,只要有这个典型标志图 ,肯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 (反正法 ) :假设该病由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常常把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判断作为评价综合运用能力的载体,下面从杂交试验方案的选择谈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推断的策略。 一、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 解决策略:做正反交试验  相似文献   

20.
张旻 《成才之路》2010,(14):83-84
本文从“遗传方式”的教学实际出发,阐述了“遗传方式”专题设立的必要性,“遗传方式”综合知识网络的构建方式和“遗传方式判断”的实际应用。诠释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是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过程;教师通过“问题”式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科学探究”而成为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