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硫元素有多种化合价:-2 S——0 S—— 4 S—— 6 S,我们在解题过程中经常用到硫元素参与的归中反应和歧化反应,现归纳如下: 一、归中反应同种元素由不同价态(高价态和低价态)  相似文献   

2.
无机反应种类繁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规律性较强,但同一反应规律中又出现很多特例,现归纳如下:1.一般地,酸和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但有很多例外,如:2HI 2FeCl_3=2FeCl_2 2HCl I2↓H_2S 2FeCl_3=2FeCl_2 2HCl S↓2HCl Na_2S_2O_3=2NaCl S↓ SO_2↑ H_2OFeS_2 2H_2SO_4(浓)=FeSO_4 2H_2O SO_2↑ 2S↓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目的很多大专院校教材《无机化学》在谈到HZS的还原性时,都把Cl2与H2S作用的反应式写成:4C12+H2S+4H2O=H2SO4+8HCI(1)而认为Br2可使H2S氧化析出单质硫,事实上氯水与氢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确实不如Br2水与H2S溶液反应现象明显,氯水容易使氢硫酸中的S2-氧化成SO对这现象的解释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说法.究竟Cl2是直接把H2S氧化成H2SO4的,还是分步氧化或是间接氧化成H2SO4?有哪些因素影响H2SO4的生成?有没有更佳的实验方案使得H2S被Cl2氧化的实验能清楚地看到单质硫生成呢?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  相似文献   

4.
一、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解析:我们见到的很多化合反应是放热的,如C、S、P、H2、CO的燃烧,很多分解反应是吸热的,如CaCO3、NH4Cl、NH4HCO3、N2O4的分解.学习者就容易产生一个错觉,化合反应都是放热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的,把这当成一个结论牢牢地记住了.复杂问题简单化会导致认识不全面,分析问题时出现偏差,如会错误地认为化合反应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有很多实验具有危险性,如NaO2与H2O反应、Na与H2O反应、H2与Cl2的爆炸实验、Cu与浓H2SO4(HNO3)反应、铝热反应实验、乙烯的制取、苯酚的取用、乙酸乙酯的制取等.笔者从事化学教学多年,经常带领学生做化学实验,为防止发生危险事故,经常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安全教育,增强他们对于仪器、药品的了解,并确保安全操作.  相似文献   

6.
正1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网络图及性质说明(1)Fe在Cl2中燃烧,无论Cl2过量还是不足均生成Fe Cl3.Fe与S反应时生成Fe S,说明Cl2的氧化能力大于S的.(2)Fe与O2、H2O(g)反应的产物都是Fe3O4而不是Fe2O3.(3)生成Fe Cl2除了用Fe和HCl的置  相似文献   

7.
本刊1986年第四期刊载《硫代硫酸钠银盐酸作用是歧化反应吗?》一文后,收到许多读者来信。现归纳如下安徽巢湖市青山中学魏华同志来信说: Na_2S_2O_3+2HCl=2NaCl+SO_2↑+S↓+H_2O。 对此反应是否是歧化反应,还是氧化还原反应,首先要明确反应物Na_2S_2O_3中S的化合价,和生成物中SO_2、S的硫的化合价,后者很清楚,S0_2中的S显+4价,单质S是0价,关键是Na_2S_20_3中S的化合价。 S_2O_3~(2-)与SO_4~(2-)的结构相似,但性质不同,SO_4~(2-)中的中心硫原子与4个氧原子共价键结合,由于O的电负性大于S的电负性,所以共用  相似文献   

8.
氧化还原反应是历年来高考的重点内容,本文就氧化还原反应在高考中的主要考查形式归纳如下.一、基本概念及电子转移关系例1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_4+5FeS_2+12H_2O=7Cu_2S+ 5FeSO_4+12H_2SO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9.
题根1硫代硫酸钠(Na2S2O3)与稀H2SO4作用时发生如下反应:Na2S2O3 H2SO4=Na2SO4 SO2↑ S↓ H2O,下列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0.1mol·L-1Na2S2O3和0.1mol·L-1H2SO4溶液各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20℃;B0.1mol·L-1Na2S2O3和0.1mol·L-1H2SO4溶液各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10℃;C0.  相似文献   

10.
沈家国  张敏  吴思展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4):135-139,144
对(NH4)2S2O8和K1反应级数测定的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为长期存放的(NH4)2S2O8试剂部分变质,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Na2SO3,除去过硫酸铵(NH4)2S2O8分解产生的活性氧化物质,处理后的(NH4)2S2O8溶液用于反应级数测定实验,可以获得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良好线性关系,同时优化了本实验测速剂Na2S2O3在不同室温下的“842”比例方案,改善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夏季来临,很多同学去河里或游泳池游泳。游泳是一项很好的体育活动,经常游泳的同学,肌肉丰满结实、强壮有力,关节灵活,反应灵敏,意志顽强。但人在水里活动本身就  相似文献   

12.
一、酸与碱在有机化学中很多反应是酸碱反应,我们也经常用酸碱概念来说明和解释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分析反应历程,选择试剂和催化剂等,因此对酸碱概念需牢固掌握并能在学习中灵活运用。对酸碱的定义在发展中已有多种,这里只谈在有机化学中应用最多的两种酸碱概念。1.布朗斯特和劳莱的质子论.按这个理论,酸是能放出质子的任何分子或离子;碱是能接受质子的任何分子或离子。酸碱反应是质子的转移或接受过程。例如,氨和乙酸的中和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CH_3COOH+:NH_3(?)CH_3COO~-+NH_4。质子论把酸给出一个质子生成的碱叫原来酸的共  相似文献   

13.
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内容繁、头绪乱、推理少、叙述多。学生感到难记、易忘。我采取纵穿线、横织网、归专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一、纵穿线非金属元素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变化多,所以各种单质和化合物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总复习时,要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线,把各族单质和化合物知识穿起来。例如,复习氧族代表元素硫时,按价态由低到高把其单质和化合物排为一行: H_2S,S,SO_2(H_2SO_3及亚硫酸盐),SO_3(H_2SO_4及硫酸盐) 引导学生讨论: 1.H_2S中硫是硫的最低价态,所以H_2S有还原性,表现在哪个反应中?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笔者在本校高三年级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氯气》。当教学程序进行到复习氯气的氧化性时,笔者要求同学们写出自己熟知的能表现氯气强氧化性的化学方程式。当笔者在课堂上巡回检查时发现,很多同学都写出H2S Cl2===2HCl S这一反应式。此时,笔者的脑海里突然闪现一个问题,要求同学们设计出一个化学实验装置,以实现这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的常见题型。在高考试卷中涉及最多的是复分解反应规律(占80%以上),另外近年来主要涉及的是氧化还原反应问题。突破方法:运用无机化学反应规律,全面理解离子能否共存的条件。1.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离子间反应生成难溶、难电离、挥发性物质的,则不能大量共存。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N O3-、M nO4-、C lO-与S2-、I-、Fe2 ;Fe3 与S2-、I-;S2-、SO32-与H ;H 与S2O32-3.因发生完全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Fe3 与AlO2-、C O32-、H C O3-;Al3 与A lO2-、C O32-、H C O3-、S2-;N H4 与…  相似文献   

16.
一、化学方程式推导中的价态分析1.歧化反应中的价态分析歧化反应是指同一物质中同一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化合价变化的特点是:反应后反应物中该元素一部分化合价升高,另一部分化合价降低。例1已知硫磺可溶于烧碱溶液中,产物之一是亚硫酸钠,试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分析由于烧碱一般不会表现出氧化性、还原性,故这是一个歧化反应。产物之一的Na2SO3中S为+4价,硫磺中S的化合价为0价,所以另一物质中S的化合价应为负价(一般为-2价)。在碱性溶液中,-2价的S只能结合金属阳离子才能形成电中性的物质,故它所结合的离子为Na+。反应方…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化学的学习或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反应受条件影响的例子很多。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影响,某些条件的影响又是多方面的:如决定反应能否进行、反应速率的大小以及产物的不同。认识一个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部分失效的 (NH4) 2 S2 O8试剂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 .结果表明 ,经过校正 (NH4) 2 S2 O8能用于反应速率测定 ,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H_2S在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物质,它的性质是各类考试的“热点”.现作以下分析,可略见其性质的特异性和多变性.(一)定性角度看,它具有能打破人们思维定势的若干“反常”性质.这些丰富多彩的“反常”性质更能启示人们的思维.1.酸性气体之间一股不反应.但H_2S反常,如:2H_2S SO_2=3S 2H_2O2.酸与酸之间一般不反应.但H_2S反常,如:①2H_2S H_2SO_3=3S↑ 3H_2↑②3H_2S 2HNO_3(稀)=3S↑ 2NO↑ 4H_2O③H_2S H_2O_4(浓)=S↓ S0_2↑ 2H_2O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重要,新课改要求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要勇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一、置疑设问,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给问题设立台阶,激发学生思考,产生创新动机.教师设置多加思考方能逾越的思维障碍,使学生时时感到不足,又时时获得思考和乐趣.例如,在讲HNO3的氧化性时,可提出:酸能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H2,但为什么在制备H2和H2S时,却要用盐酸或稀H2SO4,而不能用HN03呢?在进行H2S还原性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H2S是酸性物质,为什么不用浓H2SO4干燥?H2S和浓H2SO4会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H2S在反应中作氧化剂还是还原剂?在学习金属Na时,分析了Na与H2O的反应后,应不失时机地提出:若将金属Na放入CuSO4溶液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反应原理是什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