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永生 《新闻世界》2013,(10):80-81
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惠及千万江淮儿女、关乎安徽能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也是省委、省政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作出的战略选择。没有美好乡村,就没有美好安徽,也没有全面小康,更没有现代化。新闻工作者只有用全面辨证的观点来采访报道美好乡村,才能在美好乡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7,(7):31-34
文章主要探讨乡村媒介空间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具体来说,因制度力量的驱使,以文化媒介为中心的媒介文化在转向以技术媒介为中心的媒介文化的同时,乡村社会的现代媒介意识或观念开始萌发并发展,进而开启了乡村社会的媒介化生存。  相似文献   

3.
徐红 《新闻世界》2011,(10):220-221
中国传统的乡村结构世代相传,乡民的乡土意识也亘古难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传统的乡村社会也在现代社会转型中经历着种种变迁,甚至衰落。但是仪式传播作为乡村社会价值规范、文化习俗传承重要的形式,在维系乡村社会独立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卞琳琳 《今传媒》2023,(1):18-21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新媒体迅速发展,使得乡村社会图景以前所未有的开放程度呈现在外界面前,乡村社会内部也开始快速适应并积极尝试融入当下的媒介化社会,尤其是在各类乡村短视频的镜头中,乡村日常生活、地方特色美食或家常美食、地理风貌以及民风民俗被充分展现,但是,通过乡村短视频的呈现建构,乡村社会生活图景也呈现出了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乡村短视频的内容类型,探讨了乡村短视频的关注图景与内容偏向,以帮助人们正确认知乡村短视频所建构的虚拟图景,实现身份认同与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区业主委员会在中国完全是个新事物。与乡村自治搞得有声有色不同,在城市这样的陌生人社会,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有机的利益关联时,政府的管理也蛮有效率,人们甚至连自治的愿望都没有。但是,在以私有财产为核心、共有财产为纽带的现代小区出现时,这一局面被打破了。业主委员会以民主的名义诞生——现在又开始遭遇民主的“麻烦”。[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本质上是一种具有鲜明“自组织”特性的乡村文化“再生产”过程。然而在社会大变革、文化大变迁以及城市化、现代化的多重“挤压”下,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文化“自组织”能力也日渐式微。“安康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就是要通过主动干预,建构起乡村文化“再生产”的新秩序,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与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无疑是介入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的重要“他组织”力量,为乡村特别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重构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提供了路径探索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江山 《图书馆》2022,(1):89-94
中国近现代乡村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究其原因,与国外乡村图书馆理念的引入、民众教育向乡村纵深发展的需要以及杨立诚“设立乡村图书馆案”的推动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探讨并厘清它们之间的联系,还原近现代乡村图书馆的历史风貌,对于当代乡村图书馆事业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春霞 《新闻界》2005,(1):88-89
“电视和乡村生活”中有三对关系——“现代社会/前现代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城市/乡村”;“全球/本地”,这构成了今天大部分人的生存语境,对中国来说,对这些关系的认知是更好地理解“传媒文化”,“全球/本土”,“城市/乡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民生周刊》2021,(7):18-19
广袤乡村,有中华文明的根脉,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守望着游子的乡愁。没有文化滋养,乡村就如鸟无尾翼,难以飞高飞远。全面振兴乡村,既要兴业,更要兴文。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振兴也是重要内容。乡村文化振兴,既要恢复、传承传统民间优秀文化,也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对优秀乡村文化进行更新升级,赋予时代内涵,还要弘扬社会主义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占领乡村文化主阵地。  相似文献   

10.
张津硕  李敏 《东南传播》2023,(9):131-134
乡村短视频使乡土获得可见的机会。乡村短视频充分发挥能动性,构造出喜剧-怪诞,传统-现代,身体-自然,温情-艰辛等多个维度的符号标记。乡村短视频对乡土文化资本的应用,一方面实现对乡土的积极呈现,达成对乡土的情感认同,另一方面也造成基于小众文化与大众审美、情感认同与刻板印象的区隔。另外,在城乡文化资本双向流动的过程中,维持了乡村短视频中社会区隔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1.
优秀传统表演艺术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求和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手段。起源于1950年代的安康“新民歌剧”是在汲取紫阳民歌、汉调二黄和西方歌剧元素而形成的地方剧种。经过经济社会转型期近30年沉寂之后,新民歌剧在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安康示范区创建的推动下,成为丰富乡村文化服务供给、开展乡村社会教育、凝聚乡村脱贫攻坚精神动力的积极力量。其从“遗留”到“传承”的艺术创新实践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借鉴,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文化融合发展、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字技术冲击下,处于相对封闭的乡村民间艺术被推入一个与现代对话的开放空间中,自身发展面临挑战。数字技术与乡村民间艺术存在着互补、共融、交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数字技术端口与民间艺术内容、数字技术形态与民间艺术形态、技术运算逻辑与民间艺术思维等方面。但数字技术介入乡村民间艺术在创作方式的观念、物质材料的载体、传播渠道的空间上存在阈限性,使其处在模式过渡与探索的式微状态。那么,在数字技术环境下,乡村民间艺术应以短视频平台为记录与传播空间、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创造性的表现空间、以“游戏”生态为沉浸体验空间,形成“传播-表现-体验”的关联域,不断在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中与现代对话,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从而让乡村民间艺术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传统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乡村传统民俗文化也发生变迁。基于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浙江两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研究发现,在现代语境下乡村传统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够实现再生产,关键在于隐藏其中的外推-内生的动力机制。在由文化政策、现代传媒、公共文化空间构成的外在推力,以及由乡村文化精英和乡民文化自觉形成的内生动力共同作用下,乡村传统民俗文化实现再生产。  相似文献   

14.
乡村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什么?对于人类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意味着什么?乡村教育对于乡村振兴意味着什么?这是推进乡村教育变革应当思考清楚的三大问题.只有厘清目标,我们才能搞清楚乡村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新路径. 文化是乡村的根,教育是乡村的魂.没有教育的乡村是没有希望的乡村,没有教育振兴的乡村无法承担"民族要复兴,乡...  相似文献   

15.
顾雪松 《新闻窗》2014,(6):26-27
在社会进程中,人类传播文化大致经历了口语形态、文字形态、印刷形态、电子形态以及网络形态五大变迁历程。少数民族乡村社区的传播活动没有经过读写的过程,也没有经历文字、报纸、杂志一类的纸制媒体,普通乡村常见的墙体广告也少见,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从传播形态的演进来看,少数民族社区是从口述传播模式直接转换到电子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暴露出现代性困境与结构性矛盾。文章阐述安康市旬阳县金寨镇通过新民风建设和乡村文化治理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举措,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综合利用传统与现代两种规范力量,推动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重构,走出了一条新民风建设价值引领、乡村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驱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为破解欠发达地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末端难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小区业主委员会在中国完全是个新事物。与乡村自治搞得有声有色不同,在城市这样的陌生人社会,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有机的利益关联时,政府的管理也蛮有效率,人们甚至连自治的愿望都没有。但是,在以私有财产为核心、共有财产为纽带的现代小区出现时,这一局面被打破了。业主委员会以民主的名义诞生——现在又开始遭遇民主的“麻烦”。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与国有体制,使城市人口习惯于他治,而不知自治为何物。面对陡然到来的业主自治,人们发现,原来民主并不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8.
乡土文学的"乡土"不是地域实指而是一个具有文化意味指向的概念,依作家乡情所系它可以是乡村、小城,还可以是都市城郊、衰落的历史古城;乡土情感也不仅仅是怀恋故土,它在文化现代转型的语境中被重塑着,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其新质。  相似文献   

19.
在不发达农村地区文化站,图书室建设基本上是空白,乡镇的许多学校,没有图书室或缺少课外读物,孩子们无力去购买书籍,学校除开设文体课外,很少开展各种形式的兴趣辅导。广大农村没有形成读书氛围。本文就乡镇文化站与乡村学校共建图书室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免不了要追问,"刺猬"是我们的农民挣脱封建伦理迈向现代社会所要的结果吗?很显然不是。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本应造就的乃是现代人。不解决这个问题,乡村社会中的道德、信仰问题便不能得到解决。桥村有道: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谭同学,三联书店,2010夏村社会:中国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萧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