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款目论     
款目是“著录的结果,是反映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的著录项目的组合。”这一定义的产生以及各类型文献著录国家标准的颁布,是八十年代我国目录学的重要成果。但款目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目录的,尚须继续研究。这个问题的解决,对提高书目工作的学术水平和目录质量,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一、款目是对文献的部分替代  相似文献   

2.
姚名达对于佛教目录逐书考察其内容,逐事确定其年代,逐人记述其生平,用力最勤,是其目录学研究的典范。他撰成了一部“系统”的佛教目录学“文献史”,甄别了佛教目录种种优劣,厘清了佛教目录学史的分期,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3.
宋代晁公武所编《郡斋读书志》,以文献著录及其解题形式体现出巨大的学术价值,并影响和推进了我国目录学的发展。在《郡斋读书志》所著录书中,唐五代文献占很大比例,尤其是其中著录和记载了许多唐五代文学史料。这些资料至今大多已佚,通过《郡斋读书志》的解题能清楚地了解其内容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钱曾<读书敏求记>之所以能问世,有其主客观条件.此书具有重视版本、按"四分法"编目、解题形式灵活的著录特点.它在版本目录学、文献编目思想、学术思想上均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目录学发展史中,有关诗文评类文献的归属问题,经历了从总集类到文史类,再由文史类到诗文评类这样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诗文评类文献在传统目录学史中分类的演变过程,体现了四部分类中集部分类的日以精细化,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过程,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直斋书录解题》是南宋陈振孙(号直斋,浙江安吉人)编著的一部著名的目录学著作。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五十三类,其中仅九类有小序;共著录南宋前的历代古籍51180卷,超过了南宋官修目录《中兴馆阁书目》的44486卷,不仅是目录学史上的划时代巨著,而且是研究宋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该书继承了前代目录学著作的优良传统,且有所创新和发展。每书不只记载书名,而是对各书的卷帙、撰人及其学术渊源、版本源流均有论及。尤其在解题中,或记古书款式,或志版刻情况,或说  相似文献   

7.
人们读书治学,离不开图书馆。善于利用图书馆,就能居高临下地俯视全部图书资料,取得事半功倍的读书效益。怎样利用图书馆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熟悉图书馆里的各种书目。譬如,书目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用途是什么,怎样翻阅。目录学所说的“书目”,是指著录一批相关的文献,并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揭示与报道文献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阅多种总集、别集、方志、馆藏目录及目录学著作发现,《清人别集总目》所著录的少量文献失于查检,有必要进行订补。要之,有如下五个方面:撰人生平信息漏查漏考;撰人生平信息误考或需再考;撰人重要生平信息失考;别集著录失于查检;失收。  相似文献   

9.
陈振孙是南宋时期著名藏书家和目录学家,《直斋书录解题》是他的学术代表作,堪称我国目录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本文拟从图书分类的体系、编目著录的方法以及解题内容三个方面,探讨《直斋书录解题》在目录学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汪璐辑录振绮堂藏书名家题跋而成的《藏书题识》一书,其内容有如下特点:一、著录版本特征,考订版本阙谬,评判版本优劣;二、考述书籍流传始末及得书经过;三、详述校勘之粗精;四、著录书林掌故;五、考证史实,类同学术笔记;六、概述书旨,提要内容。《藏书题识》是研究清代目录学发展和振绮堂早期藏书、清代藏书楼史的重要文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目录学研究在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目录学研究方法和目录学史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目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目录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结合不紧密,削弱了其"致用"的功能;目录学史的研究过热,导致目录学的"恋母情结"不易消解;目录学视野局限,使得目录学研究的末涉领域得不到开发等。未来我国目录学发展主要有整体化、科学化综合化和数字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目录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基本特征 :一、重文献整理而轻应用 ;二、重文献描述而少推理 ;三、重文史而略技工  相似文献   

13.
《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目录学史上的两本重要著作,其"辨章学术,考证源流"的意义重大。比较两者在兵类文献的著录上的差别和变化,可以看出,兵类在数量和种类等方面有较大增长,但总体来说其发展的力度和受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4.
集部是我国古籍目录分类的一个重要门类,著录了历代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丰富的集部文献,也因此有了集部文献的分类。在我国目录学史上,集部文献的分类以及这种分类在后代目录书中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集部文献的产生和分类源于我国古代文学的繁荣,而集部文献的分类又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它反映了人们图书目录知识的不断深化,对我国古代书籍的保存以及古代文化的繁荣与传承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是我国目录学研究的创获时期.此期的目录学研究是在1915年新文化运动这一大背景下展开的,从而深受西学影响;此期的目录学研究走出了清代以考据为主、以史志目录研究为主的老路子,研究范围和领域广泛,尤其是在理论研究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笔者以为此期的目录学研究分传统和革新两个学派.汪辟疆先生属于传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目录学研究领域的主要成果和思想是给出了目录学之界义、辨章学术源流、钩稽汉魏六朝间之官私著录、更定丛书之类别等.  相似文献   

16.
毋煚是唐中期著名的目录学家,其目录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古今书录·序>中.毋煚不仅开始系统地探讨书目的功用,而且开始从理论上总结图书分类与著录的方法.从而扩大了隋唐时期目录学研究的范围,丰富了中国古代目录学思想的内容,表明了中国古代目录学思想步入成熟时期.  相似文献   

17.
《(光绪)江西通志·艺文略》在江西古代文献书目中质量最好的一部,是研究江西地域文化重要的参考资料。由于编纂条件和编纂方法所限,也存在书籍漏收、著录内容有误、相关信息不详的缺失。《(光绪)江西通志·艺文略》的得失及原因对编纂新的江西古代文献书目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充分利用目前目录学研究成果仍是编纂新书目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佛法自两汉之际东进中国,所译佛经约达八千余卷之巨(参见《实用佛学辞典》序一),论佛之书更是无可计量,历代出现的佛经专科目录也至七十七部之多(见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宗教篇》),但对经录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和专著却屈指可数。宋郑樵撰《通志·校仇略》,对目录的类例、著录和提要等多发前人之未发,成为目录学系统研究的开拓者;清章学诚著《校仇通义》,提出目录应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著名论断,于目录学多有创见。但是,这两位目录学大家都未涉及佛录,故有人叹道:“郑渔仲、章实斋治校雠之学,精思独辟,恨其于佛录未一涉览焉,否则其所发伪必更有进,可断言也。”(梁启超《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文见《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十五册,下简称《位置》)梁启超以其深厚的  相似文献   

19.
王鸣盛不仅是史学家,而且也是目录学家,在目录学史具有一定地位。结合王鸣盛生平,通过其撰著《十七史商榷》与《蛾术编》论述,特别是《十七史商榷》蕴含着丰富的目录学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提要内容的私人藏书家编撰之藏书目录,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与重要的意义。从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学术史的角度看,《郡斋读书志》目录体例的创制、图书类目的设置以及序与提要的撰写都反映出作者的文学批评观念。它不仅是一部目录学巨著,也是一部带有文学史、文学批评史性质的札记,是了解宋代文学与政治文化的独特文献。赵希弁《读书附志》在文学批评上对《郡斋读书志》也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