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提出了“以读者为核心 ,以接受为枢纽来建构文学史”的学术观点 ,并提出了编纂现代文学接受史的构想。在接受者和接受方式上 ,作者论述了大众传媒、大众读者、改编和演出、出版和翻译、评论家和研究者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语文教育中“文学性”的缺失问题,将文学史意识融入到语文教育过程中,在文学史的动态发展当中,对文学文本进行整体把握和纵深剖析,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具体操作可围绕文本的审美发展史、文学创作主体的思想发展史与文本的关系、文学史中潜藏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文本的接受史四个维度进行。同时对“史实”加以适当地、自觉地甄选,为我所用,合我所用,巧妙贯穿。  相似文献   

3.
职业指导的三元结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职业作为逻辑起点,以专业选择、就业准备、择业、从业、创业、转业等系列职业问题为逻辑系统,提出职业指导由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综合而成的三元结构学说。  相似文献   

4.
神话具有多种存在形态,总是处于变动状态,其结构是动态性的。神话存在形态的多样性和动态结构,又与神话赖以存活的文化生态系统息息相关。如果把神话视为一个“活体”,那么,“活体”赖以存活的文化生态系统就是一个“母体”,二者处于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状态。研究神话的存在形态、动态结构与文化生态系统的关系。可为神话研究提供多维视点,有助于从总体上准确把握神话及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职业指导的三元结构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职业作为逻辑起点,以专业选择、就业准备、择业、从业、创业、转业等系列职业问题为逻辑系统,提出职业指导由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综合而成的三元结构学说。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从标志的形态方面探讨标志的非平面化、多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报告文学美学品格的多维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美学品格,是当下报告文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文章立足于我国报告文学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的创作实践,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现实美、形象美、细节美、叙述美、诗意美、语态美等多维美学形态  相似文献   

8.
论文从张爱玲入史的个案来探讨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和中国大陆现代文学史的两种不同生成环境。前者倾向于研究型文学史,后者大部分是教科书文学史,这不同的书写取向是如何导致书写范式的两种不同选择:风格史和精神史的对立。论文先从新世纪夏志清和刘再复对张爱玲的有关争论,回顾了建国前后中国大陆对张爱玲的接受史,是后来如何围绕在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有关争论和影响中展开。最后对《中国现代小说史》和中国新时期以来数十部现代文学史的张爱玲论述,做出了比较、分析和检讨,并指出了精神史的书写范式是如何紧附着意识形态的幽灵,始终跟随着新时期的张爱玲论述,它在大陆史家的心眼上划上了一道对张爱玲的接受限度,甚至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几则大陆现代文学史书写在论述张爱玲的几条“金科玉律”,而这些至今都在无形中导致了大陆文学史写作以很暧昧的态度欲迎还拒着张爱玲幽魂的海外归来。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短篇小说普泛化的多维旨趣,既源自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也源自内心世界的丰富复杂。内外世界一旦挣脱有形与无形的束缚所呈现出来的交相感应,必定使得单维旨趣的作品表现出疲软与苍白。从旨趣表达的维度、旨趣表达的结构和旨趣表达的内容三个方面来考察新时期的短篇小说,我们大致可以描述出短篇小说从创作发生和审美接受的双向互动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涉及学科广泛,且包含了大量复杂的实践内容。根据电子商务学科这些特点,从东莞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与东莞理工学院人才培养定位的角度,提出了一种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元制"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模式。首先全方位地与企业联合建设实践教学第一课堂,让学生在第一课堂打好实践基础;接着在企业的第二课堂强化真实项目的实训,让学生在第二课堂锻炼动手技能;最后在第三课堂——校内电商平台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训的对接,让学生在第三课堂全面演练,成为真正的主导。  相似文献   

11.
学史理论是从学实践史和学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对学发展规律的种种见解。学史作为一种学术范型和大学课程在中国出现始于上世纪初,回首年学史之路,不难看出存在着一定的“学史八股”现象, 诸如学史观单一化,研究方法简单化、语言表述社论化等。因而亟须建构并运用多元化的,科学的学史模式理论和方法,指导学史的研究、述和教学。在学史教学中注意在大化视野中把握学史现象,树立以学现象把握的独立品格,引进多元化的参照系统,拓展思维空间等,从而使学史这门传统的大学必修课程在改革中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史研究实际上是对一个民族如何感知和想像世界的研究,对一个民族的感情、志趣和自由想像的精神历程的研究.中国文学史写作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中华民族精神演变的过程.从当年讨论"文学定义"到今天讨论"文学边界",我们对文学史写作和民族精神重铸关系的关注重点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应该把它归还到原本的文化语境之中,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发掘它与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民族学以及文献学等之间的联系.一百年来以<中国文学史>命名的著作,基本上都是汉语文学史,而实际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经过数千年的碰撞融合,早已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总体,衍化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哲学.今后少数民族文学的"边缘的活力",应该进入中国主流文学史的写作之中.  相似文献   

13.
在1920—40年代的文坛上活跃着一群潮汕女作家,有冯铿、冯素秋、陈波儿、陈凤兮、陈曙光、许心影、张荃、余志群等,她们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文学史上的五四新文学、革命文学、抗战文学等各时期文学主潮保持一致,展现了鲜明的时代风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除了冯铿、陈波儿以外,其他几个女作家鲜为人知。重新钩沉史料,领略她们的文学才情和时代精神,审视她们在文学史上的命运,可以窥见现代潮汕女性直面时代变迁的一种积极投入姿态。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国文学史(简称民国文学史,后同)被粗暴超越或不应遗忘半个多世纪了,文章作者从文学与政治关系、现有的文学史分期法失误、学术自由、中华民国史体系建树等方位予以分析,呼吁开展民国文学史研究,以弥补国内外此一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阿垅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诗人和文艺理论家,取得了多方面的文学成就。他以自己的特立独行和天才创造,代表着40年代乃至中国现代新诗的艺术高度。他的报告文学是抗战初期的忠实记录,《南京血祭》具有填补文学空白的重要意义。他的诗论文论深透独到,形成了自成一格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现代文论有着积极的反思和建造作用。阿垅是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标本式人物,他的个性化创造及其与时代政治的复杂关系,他的精神痛苦和悲剧命运,引发我们深入地认识和反思一个时代的文学特质和文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美国文学史写作的审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史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文学史写作能够反映出文学研究的总体轮廓。拟以语言诗为例,对比《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和《剑桥美国文学史》的不同写作方式,旨在说明美国学界文学史写作审美意识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自历史学科在晚清成为中国学校教育体系中一门独立的课程以后,中学历史教科书在民国时期便日新月异,而其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教科书结构体系的不断完善与趋于多元。章节体、大小字、前言与课后习题,以及史料与图表等的普遍运用,奠定了我国现代中学历史教科书结构形式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诗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承受的“非诗”的负载实在太多。文艺理论上的各式各样的“论”,各式各样的“主义”,使诗歌疲于应付这些需要,弄得六神无主,至于诗的本体特征究竟是什么,反倒无关重要了。新时期诗歌领域,追赶“主义”新潮,吃了苦头,也出现过一些偏差。困扰文学创作的,还有个“文化”问题。渗透在诗歌中的文化,应该是一种超越于狭隘地表文化的大文化,是一种笼罩全篇的氛围,一种深层次的意蕴。如果把地域文化的表面现象,放到作品中去展览,使艺术创作混同于考古学与民俗学,反倒是破坏了文化,没有文化了。  相似文献   

19.
民间文学是优秀文学遗产中最宝贵的文学之一,我国民间文学研究在古代已发生了自身的“前史”,五四以来文学先驱们也把视角放在民众身上,有强烈的平民意识,但只是从启蒙角度来吸收民间文学的营养,并没有真正从文学史角度把握民间文学。解放以来,在毛泽东的民间文艺指导下开展新民歌运动,从民间寻找文化资源,但其中隐含新文学界的文学想象。80年代在重写文学史浪潮的推动下,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从史的角度对民间文学与民间有新的认识,但他竭力从民间文学中挖掘出来的也只是民间文学的“隐形结构”。因而,新文学史研究视镜中存在民间缺失,应呼吁对民间文学“史”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学史在历时的同一性叙述规范中遮蔽了文学史本身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区域文学史在共时性的层面上把文学史的幅度大大拓宽,展现了更为丰富、生动的文学景观,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被传统文学史同一性遮蔽了的差异性和散落在文学史叙述缝隙中的丰富性,具备了进入文学史课程的合理性和可能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文学史叙述的角度和要求。但是区域文学史也不能只是本地区作家作品的简单罗列和集合,而应该从作家的个性世界、本地区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的物质世界等方面出发,呈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学史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