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元化老师提出过"语用教学",他将语文学习和实践结合在了一起,提出语用体验才是语文教学的本体,要运用体验性原则、关联性原则和共度性原则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境界。本文拟从"围绕教学目标,拒绝旁逸斜出""选择恰当时机,莫要生拉硬扯"和"联系文本内容,升华情感体验"等角度,对如何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非连续性在形式上的片段性和内容指向上的关联性特点,明确了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已经成为阅读常态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基于构建学生的言语形对促进学生言语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探讨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即提供真实多元的文本阅读信息,基于文本意义统整文本信息,引导学生学会共享阅读信息,运用元认知策略发展言语的思维。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科学的阅读教学工作,不仅能够优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文本细读"作为一种文本分析的方法,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分析"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的弊病。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和细致的剖析,继而发现语言的魅力和价值,优化学生的审美认知。  相似文献   

4.
<正>"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用性特征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一、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缺失当前,我们的学生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究竟怎么样,在对学生阅读素养分量表分析中发现,学生在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个认知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在文本阅读中反映出学生比较善于阅读小说、散文等连续文本,但在阅读图表、表格、清单等非连  相似文献   

5.
互文阅读是比较阅读方法的一种。在阅读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教师可关联同一作家相同题材的作品、同一主题不同作家的作品或原著内容等,让学生进行对比性、关联性阅读,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文字是语文的根,阅读教学少不了咬文嚼字,学生在咬文嚼字中才能提高语文能力。文本的情味是通过对言语的研读"品"出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应紧紧围绕文本,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抓住文中的精彩词句,进行分析、比较、推敲,感  相似文献   

7.
"支架教学法"是建构主义者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的性质特点,在对文本的提炼与概括中,在对文本的改写与变形中,在对文本的对读与比较中构建起恰当的教学支架,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所谓"多文本阅读"就是把一组有着某种联系的文章根据一定原则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的阅读模式。多文本阅读教学,即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多个相关文本,通过发现比较、求同析异、归纳概括等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建立"群"与"类"的观念,在阅读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以实际上,多文本阅读属于比较阅读。那么,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策略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比较法的一种,语文教学中的"删·比"法,指的是教师删去教学文本中的某些句子、语段,形成一篇新的文本,并引导学生对新文本与原文进行比较探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删·比"法要注意: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选择适合的文章;忌浅尝辄止。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现代阅读教学应是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大都处理得比较好;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往往浮在表面,被教师忽略,时有走过场的现象,导致学生独立接触文本的时间很短。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多次提到"阅读"这个词,第60条建议强调"必须教会少年阅读"。如何引导学生真正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课堂",我们却发现,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往往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浅读",对文本的感悟往往停留在文本的字面上,浮光掠影,理解肤浅,体悟不到文章本身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二是"误读"。新课标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一些教师便一味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解读,结果造成学生的答案脱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三是"闷读"。一些学生在拿到文本后  相似文献   

12.
<正>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不是独立的,会与其他资源有着诸多的内在关联。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教师不能局限在固有的文本范畴中,而需要采用关联性阅读,统整、综合把握所有的类群文本资源。所谓关联性阅读,就是从文本所展现的知识信息的联系角度入手,通过深度感悟、联系对比等阅读策略,打破学生机械、刻板、单一的思维模式,最终达到阅读立体化、灵活化和创造化的目的。那如何才能高效运用关联性阅读,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呢?笔者就以五年级下册古典名著单元中的略读课文《红楼春趣》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黄木美 《教师》2023,(1):24-26
语文教材中同一单元的课文之间具有关联性,教师帮助学生系统解读相关文本,有助于使学生加深对阅读方法、写作技巧等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其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文章以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解析了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相关核心概念,并提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单元导语展开群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比较分析多篇文本的过程中拓展群文分析深度,让学生在单元语文园地的辅助下探寻多篇文本中的细节内容,最终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丰富群文阅读素材,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文本理解理论中,出场学注重文本出场的历史语境、出场路径与出场形态三者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强调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依赖于对"原初语境"与当代重新出场的新语境的考察,这是文本意义出场的条件,也是构成文本意义的历史结构。同时,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也依赖于对出场路径与出场形态的考察。出场学坚持"一体两翼"的原则,从不同的历史语境和不断变迁的出场路径中把握不断重新出场的文本意义的新形态,成为与时俱进的理解范式。因而,与割裂历史语境与思想出场之间必然联系的解释学范式相比,出场学成为文本理解理论的更具科学性、预见性与解释力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5.
以一节高中英语Project的课型教学为载体,利用文本解读的"4I策略"对文本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对文本的标题、开头、主体和结尾等做了比较分析和评价;在读后活动中,又运用比较筛选的方式设计了读后写作活动,由此提出英语课堂阅读可以从相同体裁的阅读比较、同一文本的内在比较以及不同文本的多元比较这三个视角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6.
作为初中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要之径。然而,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文本细读的"还原法"则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即将文本表达和现实原生的差异作为矛盾分析的出发点,通过艺术形象的"还原"和情感逻辑的"还原",在比较的视野中解读文本深层意蕴。文本细读"还原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也容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按照文本特征,恰如其分地运用"比较阅读"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更深刻的感受,使学生初步了解归类阅读和写作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把文本与生活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在比较中找到学习的契合点,对提高学生的思训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有着较大的作用。因而,"比较阅读"帮助学生在语言积累与自我表达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潜入语言,在比较中含英咀华(一)在替换中感知词语适切性  相似文献   

18.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那怎样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呢?发现文本矛盾,引导分析矛盾,理解矛盾中的统一,是一种不错的做法。文本中的"矛盾"是作者为增强表达效果而有意为之的,它的产生,常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强烈的阅读期待和探究欲望,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地钻研文本。一、从遣词造句中发现矛盾在一个句子中制造矛盾,从而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是文本中比较常见的。比如:人教版  相似文献   

19.
<正>一、"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在关键的词语和观点下面画上红线,并将重要的地方画上方框,这制约了学生想象力、分类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将文本彼此间的关联性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颜色、图像、符号的使用,可以协助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去更多地思考和拓展文本的深度与广度。例如:利用思维导图讲读《桂林山水》这篇写景文章的步骤:  相似文献   

20.
修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修辞解析需要打破修辞本身的思维束缚,要通过关联文本内容、作者情感、表达主题,体现修辞的应用价值。联系语境、联系情感、联系主旨,体现修辞应用的关联性,从而建立"大修辞"的理念,帮助学生掌握修辞的更多运用规律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