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毕飞宇小说对乡土的书写从描写乡土悲剧、表现不尽意的人生,对底层人生、小人物日常生活的关注和描写以及淡化背景、凸显权力的文革时间和背景的处理等三个方面表现出毕飞宇作为当代作家独特的面对乡土、想象乡土和描写乡土的方法.分析毕飞宇乡土书写方式,展示作家蕴含在作品之中独特的文学理想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在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中,台湾文学日常生活叙事的意义和作用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台湾作家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纷纷放弃了对宏大叙事的追求,转而描写普通人原生态的生活,展示日常生活状态的丰富内容。表现闲暇、舒适,追求享受和欲望的满足,成为当下台湾文学的流行主题。总的来说,后现代语境中的大众文化对台湾文学的影响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它使台湾文学显现出平面化和缺乏深度的特点;在其影响下产生的现代都市文学是一种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消遣、娱乐和对自身观照需求的文学;它还使台湾文学大量表现出对欲望化书写的追求和对世俗化描写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池莉作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描写武汉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王安忆用写实的笔触展现上海这块神奇的土地以及上海市民的生活,从中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同为女性作家,二者的作品既有相同的特质,又具有独特的对生命力的书写。通过比较二者之小说,阐述双方生命力体现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从上海城市人口的成份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职业结构等四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城市人口结构特征对20世纪30年代上海城市娱乐业发展的影响,并对形成的诸多特点及相关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安忆在小说《长恨歌》中以日常书写的方式完成了对上海形象的书写,这种书写方式呼应了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苏青等诸位“小叙事传统”作家,且文本中中产阶级书写又将《长恨歌》与“上海怀旧”联系在一起。而改编成电影的《长恨歌》则是对20世纪30年代上海黑幕、商业意识的又一次敬礼。在文艺大众化、市场化的境遇下,电影《长恨歌》以及一系列的文艺片的拍摄呈现了什么特点以及文艺片将向何方发展是文章力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的小说文本所充斥的大量的细节描写,是消费社会与日常生活领域的完美的书写记录,意外地暗合了现代性文本阅读经验。这主要是由20世纪上半叶上海这个城市的都市化进程所造成,张爱玲生活在其中,并运用她独特的叙事方式与艺术技巧,提前宣告了中国大众文化(当然只限于上海)的形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蒋牧良的中篇小说《旱》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湖南的大旱,描写了在苦旱煎熬下的农民金阿哥的家破人亡和走投无路,表现了农民的苦难和抗争,揭露了地主阶级的残忍,真实地展示了30年代湖南乡村历史画卷的一个侧面。浓郁的乡土风俗文化色彩,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小说对农民自身的精神弱点的剖析也较为深刻。小说中几处大段的心理描写极为成功。  相似文献   

8.
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这些作家在吸收借鉴国外现代派文学的基础上,与自身文化和环境融会贯通,第一次将上海这个新兴都市作为独立的审美主体来进行描写,展示了现代都市带给现代人心灵孤寂、生存困境、性困惑等现代问题。他们的作品带有浓郁的现代性,是30年代小说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宋词中有部分作品涉及到了对人体部位及生理特性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展示了宋人日常生活中精致、旷达、狷狂等诸多方面,这是词人们对日常生活,具体说是对人体部位及生理特性的审美观照和艺术显现。  相似文献   

10.
印度作家R.K.纳拉扬的创作淡化了政治与历史的痕迹;呈现出平凡的日常生活,塑造了平凡的小人物,突出了个人的价值;他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与民族古老的精神信仰对接,展示了平凡真实而非神秘的印度。  相似文献   

11.
上海在中国的版图上所体现出的文化地理意义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在近现代史的研究方面,上海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的研究对象,即上海学。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写作中,上海因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更是一个充满了话题的城市。王安忆的写作就直接与她居住在上海的生活经验相关。文章就是从她最初确定将中国经验作为写作的主要方向人手,继而自觉、不自觉地发现上海,并为之而写作。王安忆用她的写作,用她笔下的人物形象证明了上海乃是乡土中国的一个他者。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都市小品文是对于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都市散文创作较为恰当的概括,即:都市小品文是指创作主体以一个都市人的身份,对都市日常生活有自己一番独特的体悟和感触,用轻松的文笔写成的篇幅短小的散文.都市小品文多见于报刊杂志,是繁荣的报业成全了它.  相似文献   

13.
滕肖澜是当代知名女作家,她的作品努力描写上海平民的日常生活,她作品中的上海并非是"大上海",而是"小上海",她作品中的人物并非是"大人物",而是"小人物",正是对生活在"小"上海中的"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的关注,使得滕肖澜的作品充满了现实关怀的脉脉温情。  相似文献   

14.
欧茨早期悲剧性艺术观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的创作具有阐释生活的目的,她在早期作品中展现美国社会真实阴暗面的艺术目的在于唤醒当代社会对自身毁灭性命运的认识,提高普通人的思想意识,同时她还探索了20世纪现代悲剧文学可行的模式,这些源于其创作初期的悲剧性艺术观。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风云变纪的历史进程中“启蒙”与“救亡”是学发展的主流,萧红以其个性主义的创作和自由写作的姿态,以个人熟稔的社会生活为创作蓝木,表现出对孤、寒、病、苦人生的深切关注和执叙写,反映出萧红创作温厚、宽广的人伦关怀的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女性写作有一个鲜明的自审视角,所谓的自审,指向的是男权文化传统积淀下来的女性丑恶和她的本质弱点.凌叔华、张爱玲、王安忆、铁凝等一批女作家感应时代的氛围,切入到对女性文化负面的不同观照层面,和对类的自我作出了灵魂审视和冷峻批判.对女性"恶"的批判审视是为了女性精神的更新和超越,是为了建构成熟健全的新型女性人格.她们的女性写作在20世纪女性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随着中国市民社会、市民文化的兴起和曲折发展,体现市民文化价值观念的市民小说也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中发展变化。把20世纪的市民小说界定为一种反映市民特别是中下层市民的生活、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小说,则其在20世纪的发展主要有狭邪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海派小说、老舍和张恨水的小说、市井小说、新写实小说与新市民小说等几种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0世纪上半叶上海私立高等教育的缘起和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对上海私立高等教育的历史传统和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提高和深化我们对上海私立高等教育这份文化遗产的认识,发掘中国的非官办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为现今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寻求启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世纪出现的现代历史小说、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和长篇历史小说等几种重要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历史观念进行粗略地扫描,从中探寻20世纪历史小说创作观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20.
论克莱恩小说创作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九世纪末期,美国名作家斯蒂芬·克莱恩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了强烈的自然主义色彩,塑造了许多自然主义情调浓郁的人物形象;他的作品语言简洁生动、朴实无华。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就是一部自然主义的不朽之作,为美国二十世纪自然主义的创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