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关注幸福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主题。在幸福中国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发展和幸福中国的建设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幸福观教育的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对幸福观教育的认识;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为主导、借鉴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理论讲堂;搭建培养大学生创造幸福意识和提高其创造幸福能力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2.
追求幸福是人类亘古不息的话题.密尔的幸福观奠基于功利主义道德原则之上,其功利主义幸福观主张个人幸福要与社会幸福相统一,注重物质生活中的精神快乐,并将美德渗入其中,强调一种美德幸福.他的幸福现对当代美丽中国幸福观的建设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与积淀起来的一种意识和感情。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我们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本文从幸福的真正内涵和科学的幸福观以及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类型着手,对大学生的幸福观作哲学的思考,就是力图寻找幸福所内含的这种方向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的因素,探索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与积淀起来的一种意识和感情。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我们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本文从幸福的真正内涵和科学的幸福观以及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类型着手,对大学生的幸福观作哲学的思考,就是力图寻找幸福所内含的这种方向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的因素,探索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幸福取向是幸福观的重要表现。当代高职大学生在理解幸福和追求幸福上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取向,这不利于高职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文章分析高职大学生幸福取向功利化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矫正建议,以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包括需求是人追求幸福的内驱力;劳动是创造幸福的源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获得幸福的重要保障;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幸福的理想社会形态。中国共产党的当前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正是马克思幸福观当代价值的体现。因此,对马克思幸福观形成过程的梳理及对其内容的再认识,对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以实现人民幸福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本义应是引导学生提高感知、体验、追求幸福的能力,但从当前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中却凸显了教育中幸福的失落,由此幸福观教育的探讨是势在必行的,对幸福观教育的内涵、价值的界定进行多方面的探讨,以期对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的建构思路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幸福观包含着人的价值渴望和价值追求,是人生观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幸福不仅代表着青年人的主流和方向,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由于受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部分高职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因此,如何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西教育》2008,(19):35-35
王卫东、常淑芳在《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3期上撰文说,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是指主体通过创造劳动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意识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上的满足,其基本条件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表现为人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其全部才能和力量。因此,获得幸福是一种能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作者认为教育增进学生的幸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追求幸福的健康生命,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幸福境界。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认为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而教育也是对幸福的追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将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注重对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引导师生正确看待成功,营造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并实施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提高学生追求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开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要坚持精神幸福与物质幸福相统一、过程幸福与结果幸福相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的原则。协调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功能,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开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代幸福观较为科学地阐述了感性物欲幸福、理性道德幸福以及个体幸福、群体幸福之间的关系;在影响幸福的诸因素中突出了公共社会领域制度的作用;并突破了传统以德求福观念的束缚,强调追求幸福手段的多样化,尤其关注了个体的职业技能.这些都具有较强的普适性.针对大学生关于幸福理解的误区,借鉴其有益的观点和有效的做法,对我们打开大学生幸福教育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幸福观是大学生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他们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掌握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课题组对T学校的3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整体心理状态是积极乐观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不足、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缺乏、学校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缺失等.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和学校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成为身心和谐统一、懂得追求真正幸福和快乐的人.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嬗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幸福观是人们对什么是幸福 ,以及如何追求幸福等问题所持态度的系统观念。调查表明大学生普遍重视精神生活、品格修养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追求金钱、物质享受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幸福观问题 ,就如何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幸福观是女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表明,部分女大学生的幸福观中存在着4种偏颇现象:过分注重个人幸福,轻视集体幸福;过分追求物质幸福,忽视精神幸福;过分追求自我,忽视社会责任;固守传统女性观念,缺乏主体意识.负面的社会环境,有局限的高校德育、微弱的主体意识与女性意识是导致女大学生幸福观偏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现代性的视域下分析了幸福观的内涵,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幸福观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措施:将现代幸福观理论引入课堂;真实体验和心理疏导补充课堂教育;优化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和培养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德育往往成为管理学生的代称,而我们认为德育的终极目的是成就学生的幸福生活,培育学生正确的幸福观,以及对生活的幸福的感受,使学生既感受幸福又有幸福的行动,从而能幸福地生活。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享受。人的成长过程,应该是追求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学校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各种价值观念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其形成幸福观的重要阶段.加强对于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不仅是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是不断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家庭、社会等各方要形成教育合力,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幸福观,不断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为其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与生活的环境,使大学生能够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做到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学会感恩,敢于担当,最终获得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直接的幸福教育功能,对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提升幸福品质、提高幸福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幸福教育功能,必须将培育"幸福的人"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幸福体验,在教学内容上彰显幸福教育内容,在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幸福能力。  相似文献   

20.
幸福教育指以学生终身幸福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幸福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可以通过开设幸福教育课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的班会、独具特色的团体心理训练发展大学生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幸福能力;通过教会大学生建立完好的时间管理机制、调整自身的幸福参照系及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格品质等自我管理和调适策略,培养他们终身幸福的幸福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