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德认知能力是个体形成道德概念、应用已有知识进行道德分析与判断的基础 ,是个体品德行为的先导。当代各国学校德育普遍重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 ,而我国学校德育却存在着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忽视。加强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当前学校德育的基点。教师的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 ,高师院校在教育改革中应注重对师范生进行现代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教育 ,使之具备初步的德育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人们通常所说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我认为幼儿德育应侧重在道德品质方面。幼儿的道德属他律道德,且大多表现为个性品质。广义的个性品质包括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行为、性格、习惯等。成熟的他律道德是在这些个性品质基础上生长的。所以幼儿德育应以个性品质的教育为起点。近年来,这一新的幼儿教育观念逐渐被大家所认识,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重视对幼儿社会性能力培养的研究。社会性能力的核心是高质量的人际交往,包括与别人成功合作和公平竞争,表示对别人关心,无私地帮助,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德育课程,它集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于一身,引导学生通过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知识和能力,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其主导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遵循道德的要求来培养人的德性所进行的教育,其目的是要培养人具备完善的人格和进行社会性活动的能力品质。从道理上说,对道德认识得越深切,人的德性修为就越高尚。教育的本意总是教人向善的,教人追求生活世界中的真善美,教育本身就有道德的意义,德育就是按照道德的要求来培养人的德性的专门化教育活动。但事物总有相左的时候,有些活动是和德育目标反向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德育课程,它集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于一身,引导学生通过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知识和能力,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其主导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师生互动对研究生道德素质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师生互动进行社会学的分析,无疑为教育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认识视角。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的“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中的种种制度安排客观上使得遵从道德的行为成本较高,而违反道德的行为所付出的代价较小。要实现研究生德育的创新,必须处理好师生关系,并发挥自上而下的道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德育知识是对德育本质和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认识以及学校德育经验的描述.德育观念是德育知识积淀的结果,主要包括主体参与、实践体验、生活教育、情境德育和整体育人等.德育智慧则是德育知识与能力素养的一种综合反映,涉及知性智慧、情感智慧和实践智慧三方面.德育知识、观念和智慧共同构成现代教师的德育素养,而德育素养是教师或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8.
德育过程主客体关系问题 ,从本世纪初以“现代教育派”和“传统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说”和“教师中心说”之间的争论开始 ,一直到现在都是德育理论界老生常谈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 ,在我国 80年代以来曾引起一个高潮 ,然而人们对德育过程主客体关系认识还没有取得共识。目前在我国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六种。(1 )主导主体说这种观点认为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它的理论依据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决定着德育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和结果 ,学生 (主体 )认识道德知识 (客体 )、提高道德能力和思想意识都离不开…  相似文献   

9.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的重要性不断被重申,教师德育能力是影响德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在胜任力理论视域下对教师德育能力构成进行研究,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胜任力具有情境性、动态性和可衡量性。胜任力理论与教师德育能力在特征维度和要素维度具有契合性,胜任力理论视域下教师德育能力可划分为教师德育知能、教师道德认同、教师道德特质和教师德育动机。  相似文献   

10.
<正>一、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存在问题(1)品德教育脱离实际要求品德教育脱离实际要求主要表现是德育针对性差,缺乏魅力,实效性不强。教师、家长对德育的生活性、活动性、情感性等本质特点缺乏认识。德育通常是灌输道德知识,"耳提面命""、苦口婆心",孤立的制度规定,有些教育榜样又远离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当前所行所想所要解决的问题少,没有在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1.
一股反对道德知识教育的思潮正在我国流行,要求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化。我国学校道德知识教育确实存在种种问题,但是那些问题并非道德知识教育本身所固有的,而是由被扭曲、异化了的道德知识教育所产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知识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知行统一"不能作为判定德育目标实现与否和德育实效如何的惟一标准。道德知识教育与生活德育本来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因此,需要对道德知识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专门、深入的研究,并重新认识道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参与性观察与访谈对校外教育机构和学校教师进行了研究,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展开讨论,发现在知识的选择与组织的过程中,学校课程实践与校外课程实践无论是在知识存在的形态、知识的社会基础、知识存在形态与社会基础的关系上都存在着差异.两种课程实践分别影响着学生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形成,同时又为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提供了相互补充与融合的教育支持.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有其特殊性.其他教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德育不仅给学生传授有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共产主义人生理想和道德以及国家形势政策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它有着最高目标,即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参加社会实践等来强化道德认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高校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层面上,要积极探索其特殊的教育规律,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道德选择能力利价值判断能力为目标来全面开展德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前,教师德育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关注,研究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德育能力研究既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又能推动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科学化.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应该从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学校德育任务、德育特质、德育实践中各个主体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和认识等方面展开,并建构教师德育能力素质模型.  相似文献   

15.
在教师专业化的潮流中,德育教师专业化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议题,但建基在"道德知识"上的德育教师专业化却无法让德育教师获得道德知识,实现其教授之职。这一悖论的存在源于道德知识的特殊性,道德知识并非科学、技艺般的知识,而是人的理性品质,即实践智慧。因此,需在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规定性上慎思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可能性,并认识到学生的道德发展不能简单地托付于专职德育教师来解决。否则,现代分工化、专业化的潮流势必让人们遗忘道德教育乃共同体事业之观念。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 ,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感悟、认识、体验、身体力行 ,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外国的历代教育家们所处的时代和立场虽然差别很大 ,但他们在十分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体育的同时 ,也十分重视和主张强化德育这一方面却是一致的。如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明确指出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  相似文献   

17.
李好 《湖南教育》2002,(19):18-18
道德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头戏”,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是相当大的,可从教育的效果来看,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是德育工作者对中小学德育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重德育知识的灌输,轻德育能力的实践,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重视道德教育的内化,尤为突出的是道德实践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显得十分薄弱。笔者认为改革德育实践模式有助于道德教育实效的增强。一、当代道德实践模式的理论探讨重视道德实践就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是一味地“被动灌输”。德育工作必须是一种主动的教育过程,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对于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传授知识、规范行为,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的培养两者不能割裂。如何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呢?笔者谈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提升教师道德敏感性能够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教师的道德敏感性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道德内容和情境的领悟和解释能力,是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教师的道德敏感性的生成有赖于教师提升道德责任意识、加强对德育活动的反思和深化对德育生活的体验。  相似文献   

20.
作者简介: 鲁洁,1930年出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德育学科组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顾问,上海<思想理论教育>杂志学术顾问.长期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德育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在德育原理领域形成独特的学术观点与学术体系.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教育学>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吴玉章奖金一等奖,主编的<教育社会学>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的<德育新论>获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主编的<德育社会学>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道德与创新>论文集.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劳动模范.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学校教师奖一等奖,1 995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