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储修德 《学语文》2002,(2):23-23
什么是线索?1990年版高一册语文知识短文《叙事写人的方法》中说:“要使复杂的记叙文有条理,需要把题材按一定的‘序’组织起来,这种贯穿全文、联缀人物和事件的‘序’通常称为线索。”按照短文的说法,好像线索就是写作的顺序。  相似文献   

2.
线索之我见     
人教社编辑出版的高一册语文,把“贯穿全文联缀人物和事件的‘序’”称作“线索”。这虽然反映了线索的本质特征,但字眼“序”很有混同于“顺序”之嫌。在谈“一篇文章应以什么为线索”时,教材说:“这是由文章的中心思想决定的。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例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以下简称《为》文——笔者注),就是以‘寻找和运送特效药’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可以是感情,如《记念刘和珍君》就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为贯穿全文的线索的;它还可以是某  相似文献   

3.
记叙文的线索,原则上说,分为两个方面:即文章的顺序和贯穿文章的材料;一般说,是指后者。所以记叙文的线索与顺序,既有一定联系,又不是一回事。线索在记叙文中起着贯穿全文内容的作用,一篇复杂的记叙文往往不止一个材料,若把这些材料比作粒粒珍珠,那么线索是将粒粒珍珠穿成串的红线。线索的作用在于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地把一个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和事件连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线索无定格。可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就是以“寻找和运送药品”串连全文的;有以人物活动为线索的,例如《谁是最  相似文献   

4.
【能力定位】所谓线索 ,就是事物发展的脉络。在记叙文中 ,一篇文章需要按一定的“序”组织起来 ,这种贯穿全文始终 ,联结人物和事件的“序” ,通常称为线索。在写作记叙文时 ,安排好线索 ,将有助于突出中心思想 ,有助于结构更趋完善。叙事完整 ,就是在记叙文中交代清楚某人在某时某地因何原因做了一件什么事 ,最后结局怎样 ,即通常所说的六要素 ,全文重点放在“事”上。另外 ,叙事要有头有尾 ,前有交代 ,后应有照应。本节中还应注意的就是记叙文中的叙议结合 ,即在以记叙为主的基础上 ,恰当地穿插议论抒情 ,使文章收到画龙点睛、深化中心的…  相似文献   

5.
线索是记叙文中贯穿全文的脉络,是记叙文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记叙文在组织材料时,无论运用哪一种记叙方式,都必须将材料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整体。阅读记叙文,要注意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这条线索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进而理解全篇的思想内容。记叙文的线索比较复杂,有的文章是以事物为线索,如《小麻雀》一文,以小麻雀为线索;有的以人物为线索,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的“我”,不仅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也是安排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有的以事件为线索,如《分马》,全文自始至终以“分马”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写得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6.
记叙文,将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气象万千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具体、鲜明、生动、形象,是记叙文的特点。然而,在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中,议论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不是离开事件的无病呻吟,不是离开人物命运的空洞说教,议论在记叙文中,或是一条红线,将事件贯串成一篇文章;或是几粒珍珠,在文中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或是一把匕首,解剖出事件后面蕴藏的内容。 记叙文中的议论常见的有哪些方式呢? 概括分析式议论。这种议论紧扣文中的人和事,概括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它往往是一篇记叙文的纲,抓住这个纲,就能正确理解与把握文旨。《任弼时同志二三事》开篇便用了“弼时同志一生有‘三怕’”一段  相似文献   

7.
李琳 《高中生》2014,(30):40-41
人物传记是记叙文体的一种,主要描写某人的生平事迹、趣闻轶事、生活背景、个性特征、成长和奋斗历程等,包含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其特点是以时间的先后或事件的发展为主线,空间或逻辑线索贯穿文章始终,脉络清楚,可读性较强。这类文章常采用倒叙的写作方法,即首先用几句话来简单介绍这个人,接着介绍这个人的出  相似文献   

8.
【写作导引】一篇优秀的记叙文除了具备"六要素"之外,还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如果将记叙文比作一条光彩夺目的珍珠项链,那么素材就是珍珠,而线索就是穿起珍珠的银线。线索将人、事、物、情感等穿连起来,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换句话说,如果离开了线索,素材再熠熠闪光,也只能七零八落,不能成为一件珍品。那么,记叙文的线索分为哪几种呢?1.以人物为线索。比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就以  相似文献   

9.
Dan Clark  佚名 《高中生》2014,(10):40-41
人物传记是记叙文体的一种,主要描写某人的生平事迹、趣闻轶事、生活背景、个性特征、成长和奋斗历程等,包含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其特点是以时间的先后或事件的发展为主线,空间或逻辑线索贯穿文章始终,脉络清楚,可读性较强。这类文章常采用倒叙的写作方法,即首先用几句话来简单介绍这个人,  相似文献   

10.
张莉同学问:“有人认为《七根火柴》一课的线索是‘七根火柴’,也有人认为线索是‘火’,哪一种看法对呢?”首先,不能孤立地认识小说的线索,线索不仅把小说的情节串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与小说的主旨有着必然联系。最能体现小说中心思想的人物、事物或某种思想感情,才能成为小说的线索。小说常见的线索有四种: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我为一所中学的初三学生上了一堂记叙文写作指导课──《<一件小事>──记叙文写作的范例》,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一上课,我与学生们通过问答形式温习了关于记叙文写作的一些基础知识。 师:“什么是记叙文?” 生:“记叙文就是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方法的文章。” 师:“回答完全正确。那么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 师:“回答正确。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哪些?” 生:“顺叙、倒叙和插叙,插叙有时也叫补叙。” 师:“好!要写好记叙文,还需要哪…  相似文献   

12.
【总体阅读思考】一、这是一篇报告文学。阅读本文,应怎样领会报告文学这种文学样式的主要特征? 二、本文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例和感人细节,把徐恩来这个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并充分表现主题。三、作者在描述人物和事件的时侯,怎样做到“点面结合”,“点“是什么?“面”是什么? 四、研究本文的结构:线索和写作顺序。五、从这篇作品看报告文学的政论色彩,它表现在哪里? 六、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以增强艺术感染力?【阅读入门指津】报告文学既不是新闻,也不是短篇小说.它是用文学手段表现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是带有新闻报导性的一种文学样式.新闻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中并列关系的各项,其次序一般是确定的。弄清它们的排列次序,有助于把握文句的语脉和准确地表情达意。它们究竟是依据哪些顺序排列的? 一、主次顺序例如: ①生命和健康,这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而  相似文献   

14.
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六要素”。说它们是“要素”,是因为它们是组成记叙文的基本成份和内容。记叙文是通过记叙人物的言行和事情的经过来表达中心思想的。而人物活动、事情发生都会处在一定的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线索?现代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在作品中,贯穿在整个情节发展中的脉络称为线索。“如果这里的“作品“是专指某些叙事性作品的话,那么这种说法是对的。如《依依惜别的深情》,作者选择以“深情“作为全文的线索,把志愿军战士在离开朝鲜时对朝鲜人民的深情以及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情这一系列事件和各种人物的活动精心地缝纫在一起,使文章中心突出、脉络清晰、前后连贯、情节完整。由此可见,线索在叙事性作品  相似文献   

16.
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曾说:写文章如同“工师之建宅”,“周到设计”“方显其奇巧”。所以,古今中外的作家、文学家对构思给予高度的重视,对构思的艺术进行着执着的追求,动笔之前,瞑思苦想;写作之中,惨淡经营,可见精巧构思,乃为文之要。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当学习和借鉴哪些精巧的构思方法呢?1、夹叙夹议夹叙夹议是指叙写的过程中插入自己的议论,以表明自己对所写的人物或事件的认识、态度、评价。“叙”是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它能勾画出人物或事件具体的表象,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议”必须是在充分叙述的基础上展开,是“叙”的延…  相似文献   

17.
语文九册《大仓老师》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老师问:‘你们知道的单词中,哪些是用来称呼自己的呢?’……大仓老师指名叫同学回答。‘自己’、‘我’、‘鄙人’、‘余’、‘吾辈’、‘咱’,老师把这一个个词写到黑板上。”大仓老师先后板书了“自己”等七个词,显然是想通过教学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用来称呼自己”的单词。然而,按照现代汉语的使用概念,大仓老师所板书的那些词并非都能用来称呼自己。“鄙人”是旧时用于自称的谦词;“咱”和“俺”都是方言中的自称词,它们与“余”一样,都  相似文献   

18.
正在考试中,学生的作文要得高分,不但要有清晰自然的写作顺序,还要用一根线索贯穿全文,把许多人和事串联起来,一气呵成,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合理、严密。那么,什么是文章的线索?如何确定文章的线索呢?一、文章线索的内涵与意义线索是贯串在整个记叙文中将材料串联组织起来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说材料是一颗一颗的珍珠,那么线索便是将这些珍珠连成串的一根线。散文作家秦牧说:"思想像一根红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弃散在  相似文献   

19.
所谓线索,是指文章中把材料贯穿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行文中的反映。线索对于全篇结构、交代事件、表达感情都很重要。文章的线索很多,不同主题、不同材料的文章,其线索也不相同。 下面以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记叙文为例,谈谈线索安排的常见方法。 一、以人物为线索 作者以人物的行动作为思维的脉络组织材料,贯穿全文。如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一文,  相似文献   

20.
【能力定位】记叙文的基本特征就是陈述事件的过程、人物活动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即开始怎样 ,经过怎样 ,后来怎样。作者在安排材料时 ,就要考虑哪些放在前面 ,哪些放在后面 ,前后之间的逻辑性是否严密 ,这就是顺序。在叙事性文章中 ,作者往往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结下一个个的“扣子” ,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心 ,这就叫悬念。巧设悬念 ,文章就能达到引人入胜的境界。“文似看山不喜平” ,叙事性文章还讲究事件的波澜起伏 ,一波三折 ,曲折有致。这样的文章方能使读者的感情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而心潮激荡。【要点阐释】记叙文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