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近年来在颅脑损伤法医学鉴定方面取得的成果与进展进行分析综述。方法:对近年来有关颅脑损伤法医学鉴定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文献资料进行查询分析。结果:根据细化后的智力功能损害、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排尿障碍判定,可以按照重伤一级、重伤二级、轻伤一级、轻伤二级、以及轻微伤五个等级进行法医学鉴定。结论:《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2014版)中对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工作开展有重要借鉴意义,可在实践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患者病死通常由其脑神经损伤引起,脑外器官功能障碍亦常见,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功能障碍。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在全身麻醉手术后,多数仍需呼吸支持。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拔管时机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该文从急诊颅脑损伤患者麻醉评估、拔管条件、拔管时机等方面入手,对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进行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患者病死通常由其脑神经损伤引起,脑外器官功能障碍亦常见,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功能障碍。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在全身麻醉手术后,多数仍需呼吸支持。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拔管时机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该文从急诊颅脑损伤患者麻醉评估、拔管条件、拔管时机等方面入手,对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进行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4.
法医病理解剖工作中经常会遇见颅脑损伤这种病理情况,据统计由于暴力因素导致颅脑损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致死病因。法医层面做过专业的统计,暴力性因素致死病例中,颅脑损伤占据了超过百分之四十的因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会加重人们的死亡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如今颅脑损伤致死的病例在世界各国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本文笔者将根据多年从事法医的工作经验出发,探讨颅脑损伤引起的病例特点及致损机制,希望能够为行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法医病理解剖工作中经常会遇见颅脑损伤这种病理情况,据统计由于暴力因素导致颅脑损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致死病因。法医层面做过专业的统计,暴力性因素致死病例中,颅脑损伤占据了超过百分之四十的因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会加重人们的死亡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如今颅脑损伤致死的病例在世界各国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本文笔者将根据多年从事法医的工作经验出发,探讨颅脑损伤引起的病例特点及至损机制,希望能够为行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法医病理学是法医诊断中的指导基础,颅脑损伤是法医病理学中较为常见的病理现象,因此研究颅脑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旨在以颅脑损伤为例,探究法医病理学在法医检验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为相关公安机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病例,正是由于该种疾病的发生概率比较大,而且影响十分严重,所以,医学方面对此研究也是相当多的。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颅脑损伤治疗效果能够得到本质的提升,最好是通过相应的病理探究内容对各种病例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得出更好的治疗方法与措施。本文主要论述的内容就是通过对颅脑损伤法医病理情况的介绍,深入探究得出颅脑损伤全面病理检查以及综合分析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多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失足跌倒、工伤事故等事故,自然灾害,爆炸、坠落、跌倒以及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偶见难产和产钳引起的婴儿颅脑损伤等。按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单发也可并存,但脑损伤尤为重要。按伤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与否,又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脑损伤两种,按时间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两种。颅脑损伤病人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变化快,并发症较多等特点[1]。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  相似文献   

9.
法医检验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尸检,并对检验结果加以分析,为案件侦查提供事实依据。法医病理学是法医诊断中的指导基础,颅脑损伤是法医病理学中较为常见的病理现象,因此研究颅脑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旨在以颅脑损伤为例,探究法医病理学在法医检验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为相关公安机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法医检验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尸检,并对检验结果加以分析,为案件侦查提供事实依据。法医病理学是法医诊断中的指导基础,颅脑损伤是法医病理学中较为常见的病理现象,因此研究颅脑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旨在以颅脑损伤为例,探究法医病理学在法医检验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为相关公安机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癫痫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总结:丙戊酸钠预防性治疗颅脑损伤后并发癫痫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颅脑损伤入院时未发生癫痫的患者随机分为预防治疗组和对照组。预防治疗组入院后即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未出现癫痫发作前不使用丙戊酸钠,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及时给予丙戊酸钠治疗。结果:预防治疗组癫痫总发病率9.79%,对照组癫痫总发病率20.8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丙戊酸钠对颅脑损伤后并发癫痫的预防治疗可显著降低癫痫发生率。现将颅脑损伤的一般护理和癫痫发作时的特殊护理相结合起来,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应激性溃疡是重度颅脑损伤严重并发症之一,我科自1996年3月至2003年7月间共收诊重度颅脑损伤132例,其中41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应激性溃疡是重度颅脑损伤严重并发症之一,我科自1996年3月至2003年7月间共收诊重度颅脑损伤132例,其中41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现,在颅脑损伤早期病人血浆和CSF中EAA含量即出现异常变化,但对EAA与ICP间相关因素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持续ICP监护,对颅脑损伤病人血和CSF中EAA含量进行了动态检测,探讨了其与ICP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外伤发生率逐渐增多,颅脑外伤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约占全身各处损伤的四分之一。最常见的原因是交通事故和工业损伤.此外还有民间斗殴、战事训练、高处坠落等。中度和重度颅脑损伤都应住院救治,而较轻的损伤则可回家治疗观察。也不排除病情较重,而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入院治疗的患者。因此,不论在家治疗或住院抢救,家属、亲友如何做好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16.
袁剑雄  黄新 《大众科技》2013,(5):144-146
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对于PHI患者CT复查时机尚无一权威的科学界定。PHI出现时机体病理生理变化复杂,部分的凝血指标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继发性出血后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因此,早期诊断PHI对于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尤为重要,并可为临床上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和预测转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叶蔚  武彦霄 《科技风》2014,(21):176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方法及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lasgow预后评分(GOS)。结果:亚低温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根据伤后3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多脏器衰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能减少并发症和病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伟  卢晓敏  黄李法 《科技通报》2002,18(4):337-339
目的 探讨纳络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纳络酮治疗)和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GCS(格拉斯哥评分)及GO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计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GCS计分及GOS计分在治疗后及随访时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大剂量使用纳络酮对改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昏迷催醒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2004年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昏迷病人75例。结果本组75例重型颅脑创伤长期昏迷病人,经过积极催醒治疗后,有43例病人能够恢复意识,其中36例病人在昏迷3个月内苏醒。进一步资料分析表明,长期昏迷病人的苏醒与原发性脑干伤、脑疝、伤情、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P<0.05)。结论长期昏迷病人能否苏醒取决于病人是否有原发性脑干伤、脑疝、伤情、年龄等多种因素。综合催醒措施对长期昏迷病人有良好的催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低温液体诱导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温治疗过程中寒颤的发生频率,进而从该侧面评估此疗法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罹患重型颅脑损伤并行低温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低温液体+常规低温诱导组)及对照组(常规低温诱导组)各48例,比较两组病人低温实施过程中寒颤发生频数的分布差异。结果:基于寒颤分级系统(受限于摘要篇幅,具体见正文)对两组病人实施寒颤分级,其中,实验组病人中0级27例,1级10例,2级8例,3级3例;对照组中实验组病人中0级26例,1级14例,2级6例,3级2例;两组病人寒颤病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577.00,p=0.453)。结论: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寒颤发生率。静脉输注低温液似乎并未增加导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温治疗过程中寒颤的发生频率,基于该指标,静脉输注低温液体诱导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低温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