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曼辉 《海外英语》2012,(8):147-148
商标是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窗口,体现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如何翻译好化妆品商标直接决定了产品能否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成功销售。为了提高产品的销量,商标翻译者在翻译时不仅应该考虑如何把原商标完美地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还应考虑目标消费者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审美心理等因素。该文试图通过分析一些知名化妆品商标的翻译,来探讨如何结合文化内涵来更好地进行英文化妆品商标的汉译。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商标的翻译具有重要意义。包装上商标的设计以形象性、生动性体现出企业的理念和产品的质量,所以对外文商标的翻译在尊重消费者的心理及地方传统文化的同时,灵活地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体现商标的音律美、意义美以及形象的意蕴。本文结合商标翻译实例,介绍了商标翻译的常用方法、并提出了在商标翻译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3.
商标是商品表面或包装上的标记.商标名的翻译是广告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形式,不管是中文商标的英译还是英文商标的汉译,都会涉及到语言规律、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因素.按照等效原则的理论观点,商标的译名在语言上应做到音、形、义的完美统一.本文拟翻译商标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商标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成功译例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女性消费品英语商标汉译的顺应模式。英语商标的中文译名要想产生同样的广告营销效果,不仅要体现该产品的特点,还要顺应目的语消费者的心理、文化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王悦 《林区教学》2014,(9):63-64
商标代表着商品的形象,不仅是商品价值的体现,而且反映着一定的文化历史意蕴。因此,在翻译商标的时候,译者必须对于本国与目的语国的民族文化差异有准确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既传递文化信息,又保证在译入语中再现异域文化,以适应满足消费者,使其产生文化心理认同,最终完成产品促销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进出口贸易变得异常活跃,商标翻译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商标代表产品的名称,传递企业文化,成功的商标翻译对开发国际市场和商品盈利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商标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除了要精通两种语言,更要深谙两种文化的差异。因为文化传统,习俗,思考方式以及不同的价值观都会对商标翻译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颜色词常常出现于电视广告、产品商标和产品说明书等商务领域中。对于同一种颜色,不同民族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联想,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关于色彩的心理文化表达。翻译时,译者必须把握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深层涵义,注重它们的语用功能对等,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外国商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中国的市场上,中国的商品也敲开了外国的大门.商标作为商品的"门面",其翻译的质量的优劣至关重要.商标的翻译涉及到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因素.商标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只有跨越了译入语的文化障碍,才能翻译出符合人们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的译名,从而在目标市场上取得成功.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提出商标翻译的原则以及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刘靖 《考试周刊》2009,(24):32-33
商标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商标名的翻译具有跨文化交际的重大意义。本文从语言的顺应论角度,指出义乌小商品市场上的产品商标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现实的顺应、社会文化的顺应、对消费心理的顺应,旨在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产品商标翻译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徐娟 《时代教育》2013,(15):151
商标是商品信息的载体,消费者通过商标来了解商品的属性和优点。因此,在对外贸易中,商标翻译的好坏关系到商品能否打入他国市场。然而,由于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人们可能对某种商品的标识产生大相径庭的理解,这势必会给商标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译员在做出口商品商标的翻译时,既需要深谙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又要考虑到国外顾客的心理,更要兼顾商标朗朗上口的特点,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商品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跨越中西方文化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桥梁,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在中国上市,商标名的翻译已经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形式。在商标名的翻译过程中,语言规律、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因素。商标翻译者在遵循翻译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商标翻译的文化禁区,并且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进行翻译。本文主要对商标翻译的原则、文化根源和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商标词特殊的功能决定了商标词的翻译要以产品为核心,要注重商标词目的语的语义和文化内涵,同时兼顾消费群体的审美心理,使用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梁光宇 《海外英语》2014,(16):227-228
当今山寨文化猖獗。人们趋之若鹜地追求品牌产品,投机取巧的商家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制造出无数的山寨产品。鉴于商标在经济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制造山寨产品的商家都纷纷"花心思"在商标设计的模仿上,出现了各种"高仿"商标。该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当今山寨商标模仿的几种主要手法,从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理论参考,提高他们辨别假货的意识和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4.
试谈汉语商标的翻译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消费者认识或购买商品的向导,商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对汉语商标英译实例的分析,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汉语商标的翻译方法,并就汉语商标英译时所存在的有关文化因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由于文化的差异,在商标翻译中要全面考虑国外消费者的社会文化特点和消费心理,在宣传民族文化和产品特性的同时,追求语言朴实、形象鲜明的商品形象。跨文化交际是动态的,商标的翻译应该考虑文化交流的动态性,走出广告翻译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商标对于产品市场开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商标词由于其功能特殊,意义多重及负载文化的特性,翻译难度颇高。Verscueren提出的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应该根据不同的交际语境灵活选择语言,以达到交际意图。在翻译商标词的过程中,译者应顺应产品特性,目标语语言习惯,目标市场社会文化内涵及消费者心理需求,实现翻译技术与审美艺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商标的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上的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准确地掌握商标的翻译方法,注重同目标语国家文化的结合,才能译出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商标,从而争得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5,(69):27-28
商标之于商品犹如姓名之于人,一个好的商标不仅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让商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而且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传递一种深层的文化内涵。商标的翻译是商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各商家对商标的翻译非常谨慎。自语言产生以来,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就随之产生,在各个国家的文化中都有所表现,若商标的翻译不符合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文化和审美心理,就很有可能导致营销失败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因此,结合商标的翻译策略,研究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可以促进商品的推广并有利于品牌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9.
王继良 《考试周刊》2010,(12):106-106
语境顺应论的观点认为商标文化特点的翻译是一个文化语境顺应的动态过程。同一商标名称,会使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们产生不同的联想。在翻译商标时,要顺应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避免文化禁忌,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译出原商标的神韵。  相似文献   

20.
同任何翻译一样,商标词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到语言规律、地域文化、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商标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商标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商标源语接受者对商标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在翻译商标词时,译者应在等效翻译原则的指导下,尽可能将商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功效特色等效地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