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能否准确描述与区分历史史实,形成对历史完整全面的认识,按照历史学科特有的逻辑和思维方式概括、提炼、汇集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并用恰当的历史语言进行表述,是近年来浙江省历史高考命题考查的主要学科能力。基于此,结合学生在历史复习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用心领悟近年高考试题,包括样卷和省调研卷,在力求方向对路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获得深人持久的历史理解,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应该成为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的主要用力点。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阐述历史时一定会渗透着自己的主观见解,这种对历史问题带有主观色彩的判断和结论,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历史观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把分析历史问题的观点传授给学生,就是"观点教学".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但历史本身毕竟是客观的,而非主观的想像与猜测。如何在主观的想像与客观史实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从而得出客观、科学的解释呢?毋庸置疑,史料作为研究历史的载体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们一般所指的历史学,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史实的认知,第二个层次是对第一个层次所认定的史实的理解和诠释。第一个层次属于自然世界,它是科学的;第二个层次属于人文世界,它是人文的。历史学之称其为历史学,全恃第二个层次赋给它生命。”而我们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正是推动有生命力的历史学不断发展的强劲动力。在将研究性学习不断引入历史教学的今天,我们探讨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发生机制和创造功能,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对客观实证论与主观建构论视域下的历史事实、客观实证论与主观建构论的理论缺陷,以及历史的真实性是否存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认为客观实证论与主观建构论的观点尽管各有其合理性,但是又各有缺陷;客观实证论者认为历史事实是等待着史学家去发现的客观的独立存在,历史事实等同于历史真实,这种观点排除了历史事实中的各种主观因素对历史真实性的影响;主观建构论者认为历史事实含有主观性与相对性,这一观点容易导致对历史知识的全盘怀疑主义;史学家的"自治"和"技艺"、共同的学术规范和学科训练以及相对客观的历史事件和史料的制约等,都在某种程度上维护和保证了历史的相对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唐红 《教书育人》2014,(4):42-42
历史学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史实的认知,第二个层次是对第一个层次所认定的史实的理解和诠释。历史学这一特点决定历史教学中,材料教学必不可少。近年江苏高考要求和高考试卷的特点要求教师应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培养能力型”转变。要求培养学生提取、解读、判断、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曹中原 《教师》2012,(32):79-79
历史学是以史论统一为原则,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史,即史实、材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论,即结论、观点,包括评价历史时所采取的态度、所下的最后论断。有史无论,历史学就成了一堆没有“灵魂”的材料;反之,有论无史,历史学就成了一架没有“血肉”的躯壳。只有史论统一,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观点认为春秋笔法是孔子设立褒贬的标准,是一种历史书写主观意识的体现。然而《春秋》的书写中本就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反映客观历史的,即曾经发生过的史事;二是反映主观意识的,即书写者的主观判断。历史文本是主体(书写者)与所记录客观对象(史事)结合的产物,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春秋》对史事的记录是经过判断的结果。而史官(孔子)的判断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史实的认定,即客观史事首先要经过史官主观的分析与决断,是书写者所认定的客观真实,但其认定的事实受礼法传统的影响,要理解他们对客观真实的认识不应超越那个时代的意义体系;二是史官的书写规则,即把经过分析认定的事实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这也在长期的历史传统中客体化为春秋笔法,是那个时代历史观念的一种客观体现,在史官传统及主体间的相互认同中不断得以固化和加强,是历史真实赖以存在的条件。在《春秋》的书写中,史官并非不注重历史记录的客观真实性,但他们试图通过凸显自身主体性的方式更好地展示心中的历史之真。这种主观意识来源并受限于客观存在的历史传统,其背后体现了时代的客观合理性。所以,春秋笔法是一种书写客观历史之真的特殊总结。  相似文献   

9.
如何叙述史实才能如其所是的那样展示它,这一直是史学界、哲学界关注的问题.史实的"自在性"与"属人性"像一把手术刀,将中西史学界划分成两大学派.西方史学界有所谓"客观的"与"主观的"史学派,我们亦有"直书"与"曲笔"之分.回顾中西史学家对该问题针锋相对的论述,回顾史学史本身的发展历程,人们可以认识到历史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人类未必能找到一种完全"客观的"叙述史实的方法或体裁,但在这样的思索及争论过程中无疑能提高人类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三、应用(一 )历史学科应用能力的概念历史学科的应用能力 ,是指人们站在一定的思想政治立场上 ,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构建和阐释历史事实的能力。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我国中等学校的历史课程就其主要内容来说是指人类史。人们通常认为 ,作为人类史的所谓“历史”有两种含义 :其一是客观历史 ,即人类迄今为止所经历的发展过程 ;其二是主观历史 ,即人们对于客观历史的认识。主观历史以历史学为主要形式 ,是人们对于客观历史的认识 ;反之 ,客观历史则是历史学的认识对象。历史学同其他学科一样 ,其研究对象———客观历史———具…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客观的,历史学是主观的.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发挥好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变"被灌输"为"主动探究",是当下历史教师思考和探究的方向,而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创设无疑是最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课程.教材.教法》2013,(8):101-107
历史素养培养要求更新和调整知识观,在知识传授上,注重知识+知识的"酶化"。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大致有三方面内容:具体史实内容,由史实串联组成的相关知识系统,以及由史实和知识系统传导出的历史氛围。历史素养培养更要关注历史知识的消化、分解、提炼和转化,关注它是不是发生了利于吸收、转化为有益于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提升的"酶化"。提高史实的"可溶解"程度,是知识"酶化"的基础和前提;而要加深对一个具体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就需要把它放到一定的知识系统中,通过认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每个知识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利用真实的史实和知识系统所包含的丰富历史信息,营造出具有强烈历史感的特殊氛围,也是促进知识"酶化"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通常来说.我们把研究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称为史学概论。史学概论往往由历史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三部分组成。历史认识论是关于人们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庞卓恒、李学智、吴英著:《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8页)。它主要揭示“人们的历史认识是怎样产生或形成的”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建高 《学子》2015,(3):75
历史知识可以分为历史史实和历史评论两部分,历史史实是历史评论的基础和出发点,而历史评论则是对历史史实的拓展与延伸,是后人对于历史事件发表的看法和观点。归根结底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现实服务的,通过学习历史能够让后人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教师应该处理好这两部分的关系,既能够让学生熟知历史史实,又能够让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和任务的方法。教师只有将学生"带"进历史时空,才能使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生动形象起来,就好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     
从强调"双基"到强调"三维目标",再到目前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表述变化,折射着人们对于教育本质认识的升华与突破。以"教学立意"领航历史教学,正是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对基本史实进行提炼、概括,形成能够统揽、引航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历史课堂教学缺失应有的"维度""温度"和"高度",历史教学中"‘人’的缺席"现象比较普遍,而此类研究及实践,将有利于改变目前中学历史课堂普遍存在的重史实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备考教学轻思想引领、重统一答案轻思维训练、重知识重组轻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历史表述     
历史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人们在重现历史之时,有一个重要环节,即如何加以表述,表述时站在什么立场。历史表述还在于表述过程中的表述方式方法,是客观表述,还是非客观的主观表述;是简单重复,还是价值评论;或者是实践认识,或者是求证现实。  相似文献   

17.
最近,读了几篇关于历史教学指导思想的文章,很受启发。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给同学以基础历史知识,而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结合的主要方式是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去分析史实,对历史事件或历史问题做出理论的概括,再把理论溶解在史实的讲述里面。具体到一个课题的教学,便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形成观点,确定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观点统率材料,对史实进行具体的、有分析的讲述,观点体现于对具体史实的讲述和分析中,来实现教学目的”(史群:《谈谈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1961年第8、9期合刊)。当然,为了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引导同学对史实进行概括,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分析  相似文献   

18.
“尊重历史,追求真实”是历史学的基本学理原则,也是历史教学的核心理念和重要价值诉求。对历史教师而言,教学中不仅需要历史学和教育学的双重理论修养。更需要准确掌握历史事实。由于史学素材的浩繁和使用者的疏忽,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史实细节错误,这些错误尤其在重要问题上的错误不仅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历...  相似文献   

19.
一、理解归纳理性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与概括,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认识程度,是理解历史知识的起点,也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它分为史实概念和理性概念两大类,前者教材中一般有较详细的介绍,后者却大都没有系统的、完整的定义,而是寓于分散的历史知识的表述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两课",存在着历史知识缺失,或者历史知识运用不科学的问题。在"两课"教学过程中,引入历史学专业学术内容,包括历史学界讨论问题、历史学观点等,不但可以改变以往历史学只是单纯地为"两课"提供时代和事实背景的现状,而且可以使得历史学成为进入理论、政策分析、讲解等领域的有效观点和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