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所谓电化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产生了电流现象的一种腐蚀.也是化学能变为电能的过程,它是氧化一还原反应.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即在电解质溶液中的二种不同金属(其中一种也可以是非金属例如碳),较活泼的金属作为负极,产生氧化反应,另一种金属(或非金属)作为正极,产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这个过程称为原电池原理.  相似文献   

2.
1 实验原理 金属的电化腐蚀是由于各种原因构成的原电池(微电池)而引起的腐蚀作用.铁和铜构成原电池时,铁是负极,铜是正极.铁的表面有一层中性或偏碱性电解质溶液时,溶解在水中的氧从正极上获得电子,这种情况称为吸氧腐蚀.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演示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并得到深刻的印象,我们改进演示实验的做法,利用投影器使之放大投射到屏幕上,效果较好。一、金属的电化腐蚀原理的演示实验。 1.仪器、药品:投影器、培养皿、稀H_2SO_4(1:4)、纯锌片(或锌粒)、细铜丝(纯)。  相似文献   

4.
钢铁的电化腐蚀实验济宁教育学院(272137)孟庆廷现行中学课本在介绍钢铁的电化腐蚀原理时,只使用了示意图,未做实验,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不易理解,印象不深。我试用了一个试管实验,效果很好,今介绍给大家。实验原理:在由琼脂制成的胶冻中存有水,水为弱...  相似文献   

5.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的]1.知识:使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腐蚀的原因和金属防护的一般方法.2.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德育: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珍惜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电化腐蚀的原因.【教学难点I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方程式.陈学方补自学讨论,师生共议,民主教学,亦教亦学.做学用品I投影仪【教学过程1【师对上节课后,我们做了一个探索实验,大家都很关心:两支试管里,(出示A,B两试管),明显地看到:铁钉生锈了.除了铁钉生锈,还有什么现象呢?…  相似文献   

6.
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学生对电化腐蚀中的析氧腐蚀原理容易理解。对日常生活中钢铁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虽有所了解,但对该现象吸氧腐蚀,发生了原电池反应却难以理解,若能做以下演示实验,对学生的认知过程会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金属电化腐蚀教学时,为了证明在中性和弱碱性溶液中钢铁发生吸氧腐蚀,可以补充以下实验。 向一充满氧气的大试管中放入几枚用NaCl饱和溶液浸泡过的无锈铁钉后,用带导管的单孔塞把管口塞紧,再把导管的另一端伸入  相似文献   

8.
一、原理判断型此类题解题的基本依据是原电池原理.因此必须明确电化腐蚀与化学腐蚀的区别和联系;熟悉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正、负极的判定、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特别要学会对未知原电池的分析方法:先判定负极(或负极反应式),后判定正极(或正极反应式).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器具主要是铁制、铝制和铜制三种。这三种器具都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并且这三种器具都不耐酸腐蚀。为了防止金属器具被氧化或被酸腐蚀,我们可将这些用具作镀银处理。 一、原理:铁、铝、铜三种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银活泼,我们可以利用下列化学反应给三种金属器具  相似文献   

10.
高考既重视“双基”的考查,也重视知识规律的考查,又注重能力的考查.电化学知识是高考的难点,也是热点.根据《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要求:①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化学电源,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相似文献   

11.
化学概念原理的教学,要围绕概念本质的理解和应用来展开.分析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的教学价值、学生学习该内容的主要困难,提出了以实验提供事实为支撑,围绕金属电化学腐蚀和防护的理解和应用展开教学的基本思路,并就金属的两种电化学腐蚀过程、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防护的思路和方法等内容教学中的实验活动设计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2.
洪燕芬 《化学教学》1999,(11):34-36,31
设计思想1.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起点.通过科学实验初步解决金属腐蚀和保护的实际问题.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金属腐蚀这一重大课题的讨论和决策,培养学生形成从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多角度综合的思维方法.教学目标1.应用原电池原理,了解金属电化腐蚀的原因.2.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认识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影响.3.了解一些选择防铁锈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掌握金属保护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对社会重大课题的决策能力和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形成从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多角度综合分析的思…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深电解池、原电池等实验原理,认识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本实验从原电池、电解池、电化学腐蚀、水果电池等四方面展开研究。从实验中我们解决了如下问题:对比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总结电解池的一般构成条件。镀锌铁与镀锡铁在镀层破损后,哪种铁片更不容易生锈?为什么?金属导电和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区别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参考答案 1.D【解析】钢铁的腐蚀主要是电化腐蚀中的吸氧腐蚀;燃料电池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是现行高中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包括溶液的导电性、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电解和电镀、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和防止金属电化学腐蚀的一般方法等内容。教科书以实验为先导,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思维、分析等方法,掌握电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常识。目前教材安排的实验中,仍沿用传统的实验仪器,实验效果不够理想,更难适应学生研究性学习的  相似文献   

16.
一般情况下,吸氧腐蚀是钢铁等金属的主要腐蚀形式。这种腐蚀是由于溶解在中性或弱酸性水膜中的氧气,使金属氧化而引起的。如今教科书上,只有关于吸氧腐蚀原理的阐述,而没有配以实验,学生对这个抽象的概念难以接受。我经过多年的摸索,设计了一个效果较为理想的实验,可作为课外实验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一、实验名称:吸氧腐蚀演示器的制作和使用。 二、实验目的: 1.补充课本实验空白,增强感性认识。 2.通过实验使学生具体而形象地看到吸氧腐蚀时有电流产生,是电化腐蚀,加深对吸氧腐蚀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是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其中金属腐蚀的原理是教学的重点,吸氧腐蚀是教学的难点。以往的教学缺陷主要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偏少,特别在吸氧腐蚀这一难点的突破上很多教师束手无策,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地  相似文献   

19.
重新审视了钢铁吸氧腐蚀实验的过渡期现象.从金属表面显微尺寸的电化学不均匀性、电解质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差等角度,对盐水滴实验出现过渡期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文献调研分析与实证探究,认为钢铁发生盐水滴腐蚀需经历四个阶段,此结果有助于增进一线教师对金属电化学腐蚀原理与局部腐蚀原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钢铁制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钢铁中的铁和碳之间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而发生电化腐蚀,钢铁发生电化腐蚀的速度比纯铁的化学腐蚀快得多,这一结论,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模拟铁的电化腐蚀的实验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一.实验用品盐酸(0.lmol/L),六氰合铁酸钾溶液(10%);碳棒,铁钉,有支U形管,胶塞,电流表,铁架台.二·实验方法将U形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人2/3容积的稀盐酸,一端塞好已插有碳棒的胶塞,另一端滴入几滴六氰合铁酸钾溶液后塞好已插有铁钉的胶塞.用电流表连接碳棒和铁钉,观察发生的现象.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