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应用题(课本104页)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例1,练习三十三第1、2、3、4、5题。 二、教学要求 使学生能够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 四、教具准备 抄有例1的小黑板1块,复习题、巩固题若干张。  相似文献   

2.
通用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材应用题例1:某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1500千克,用卡车运化肥的重量是大车运的3倍。一共运来化肥多少千克?题中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已学过的几倍求和的问题。这里再次出现,是要求学生在已掌握的列分步算式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会列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中安排的列综合算式解“几倍求和(差)”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学过分步解答有关应用题,并掌握了“倍数关系”、“部总关系”等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讲这部分内容时,是先分步解答,然后用“代换法”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列成一道综合算式。笔者认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这一技能的形成,并不是只有把两道分步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这一条途径,通过别的途径也能达到目的。所以,我在教学时采用了根据主体数量关系式列综合算式的教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本册课本第107页例1的教学,谈谈这种教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列综合算式是解答应用题的难点,特别是对需要使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算式,学生不易接受和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发展思维概括能力。因此,教给学生正确灵活地列综合算式的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现根据教学实践,介绍五种指导小学生列综合算式的常用方法,供参考。一、追根代入法《简称代人注)用代入法列综合算式,就是从最后一个分步算式出发,追根究底,逐步代入。例1、蔬菜村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3000千克,用卡车运的千克数是大车运的3倍。一共运来化肥多少于克?l、…  相似文献   

5.
指导学生列综合算式是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对今后进一步学习应用题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都有较大的作用。为了摸索和探讨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应用题的过程和规律,我在一所小学进行了一个单元的试教,作了一些尝试,具体做法是:一、讲清“代入法”,明确分步列式与综合算式的内在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应用题教学要借助儿童熟悉的事物、图形、启发学生去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解题方法,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实验中注意按照《大纲》的精神,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实验课本第六册的应用题主要是在第五册学过的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用综合算式解答  相似文献   

7.
六年制数学六册第五章第2节“应用题”,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列综合算式的方法指导,尽快使学生掌握列综合算式的方法,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一、根据分步算式列综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五年制统编课本第五册第107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 算的应用题。 2.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意义,并掌握如何 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 式的方法。教学重点: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教具准备:写有习题的投影胶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 ,课文的应用题后面常有括号“(  )”注上一段话 ,这段话不仅要求解出正确的结果 ,而且还要解题者按指定的要求去解答问题。在此简述其中几种常见指定的“要求” ,供同行参考。一、要求用什么算式解答1 一个缝纫组有 5个人 ,3天做儿童服 2 4 0件 ,平均每人每天做多少件 ?(用两种方法分步解答。)这道题的“要求”是要用两种分步算式方法解答。2 5只燕子 7天吃害虫 2 2 75只 ,平均每只燕子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解这道应用题应注意题后“(  )”内的“要求” :列两种综合算式解答。这类“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近日在学生的单元测试卷中发现,有部分学生用本文标题中的算式来解答其中的一道应用题: 买一台电脑需要4270元,一把电脑椅子120元,付给营业员4400元,应找回多少元? 在与同事“给不给分”、“给多少分”的探讨中,笔者尝试解读这个现象: 1.对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刚接触分步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能列出综合算式难道不是一种个体创新吗? 2.从思维程序考察,算式先求“应付多少元?”,再求“找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学生将要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按教材的安排,先分步列式解答,然后再复合成综合算式的顺序进行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样教学,不易使学生摆脱分步列式的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且比较繁琐,若抓住数量关系式,来指导学生列综合算式,不仅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如教学第66页例1:“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1500千克,用卡车运的千克数是大车的3倍。一共运来化肥多少千克?”首先引导学生弄清题目中的问题是什么?(一共运来化肥多少千克)要解决这  相似文献   

12.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应用题的教学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是以学生掌握知识为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理清数量关系,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目的。在教学难易上.一般要求学生先列分步算式再到列综合算式,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教学思路上.一般采用综合法、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法同时运用的方法.帮助学生搞清数量关系并解答。但不够重视思考方法的研究与教学.偏重解题技能的训练.束缚了学生的开放性、发散性思维。新增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能克服应用题教学所带来的弊端,策略的应用覆盖面比较宽,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学会正确地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2.会列分步算式或综合算式,正确解答三步应用题。3.会用不同方法解答三步应用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4.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并且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材分析1....  相似文献   

14.
中年级应用题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并能选用比较简便的解答方法。为了完成好这一教学任务,我在四年级应用题教学中进行了三步计算应用题思维训练的一些探索,效果较好。一、进行解题思路训练,培养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小学五年制数学第五册107面应用题例1的教学,是在二年级学过的分步解答几倍求和(差)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几倍求和(差)两步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形成见“倍”就乘的思维定势,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线段图的直观作用,加强图式对比,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伟 《吉林教育》2006,(7):64-64
小学中年级应用题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复合应用题,并能灵活选用比较简便的解答方法。为完成好这一教学任务,我在实际应用题教学中有意进行了三步计算的复合应用题思维训练的研究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检验是解答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步骤。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在写答句前,要对列出的练冬算式及其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其目的是检验列出的综合算式是否符合题意,计算是否正确,这样既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又能进一步熟悉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可以更好地弄清题里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正确灵活地列综合算式,有以下几种方法。追根代入法。就是从最后一个分步算式出发,追根究底,逐步代入。例1:蔬菜村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3000千克,用卡车运的...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说说解答应用题时我们经常出现的错误。应用题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习了。到目前为止,我们除了学习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之外,还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归类     
应用题归类整数和小数应用题[一般应用题]一、双基训练提要1.掌握一般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步骤。2.掌握一般应用题中各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3.能用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2-4步计算的应用题。能对可用多种方法解的应用题提出几种不同的解法,并能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