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谢东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7,3(12):22-23
教学活动中的两个环节教与学,其主体对象分为教师和学生。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往往都是以教为主,教师成为双边活动中的主导者,学生大多是被动地学习和接受,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如何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成为双边活动中的主体,这是当前教学活动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为使这种转变过程成为可能,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赵国辉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7,3(12):109-109
从现代教育的观点看,师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所激发出来的活力,将远远大于每个人所具有的智力与能力。“相互激发”这种状态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即并非只有教师激发学生,而是学生对老师、学生对学生的多重激发。作为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才有可能在地理活动中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地活起来,才有可能在地理活动中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课堂学生活动的设计应该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动手制作、讨论、演示、演讲等形式。 相似文献
3.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双向活动,是发展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科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完善人际关系及增强分析问 相似文献
4.
季美玲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6,(9):108-108,90
数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主渠道,数学教师作为数学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如何在新课改教学活动中,打造以学生为主体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全新课堂呢?笔者通过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6.
“信息论”的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达到知识的迁移,而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样,如果把“信息论”与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学生结合情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融合着进行,则不失为一条较好的“双 相似文献
7.
丁毅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6(1):183-184
一节成功的课,必须做到教学活动与学生心理相结合.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和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有所了解,才能使自己在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上取得更大成效.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它熔自然美、社会美、人生美于一炉. 相似文献
8.
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着力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发挥,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维,正是他们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避免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用少数优生的思维代替其他学生的思维,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如何落实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地理教师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地理教学活动,才是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13.
教学中的“稚化”艺术,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返回与学生相仿的思维势态,设身处地地揣摩切合学生心态的一种教学艺术,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体现.稚化,对于点燃学生的心智之火,沟通师生认识的感情渠道,渲染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有着十分微妙而灵验的作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稚化”艺术呢?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王生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13):17-17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亲身实践主动思维,解决问题.”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时下.在许多学校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个误区: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本”简单地理解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活动、多说话.为了使课堂显得学生活动丰富,有的教师将动画片、课本剧引入课堂.而实际效果只是徒添了笑料而不能引起深思;有的教师不管什么体裁、题材的课文,都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活动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是搞机械式的一问一答: 相似文献
17.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内涵和要素
1.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思想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应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教师的教学活动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以学论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学生主动发展得以实现的外因,要想使学生得以主动发展,首先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全面教书育人观。为此,教师一方面要认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即明白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居于主体地位,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应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直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在传统的教育结构中,人们往往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施教者,并且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而学生则是知识的传授对象,是被动接受的客体;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如何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原来由教师“要我参与”转换为“我要参与”.学生才能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与能力,并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