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一说过:“对孩子的赞美和赏识不是无原则的,而应该是运用科学的、适用的方法,使孩子切实受到深入人心的鼓舞。”家长应当学会正确表扬孩子。表扬要适度、要恰当、要具体、要客观、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恰到好处的表扬才能真正打动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有好多孩子觉得跟父母在一起"一点儿也不快乐".孩子们为什么不快乐?原来他们缺少基本的选择权-- 天冷了,我和妻子一起去给儿子选购外套,为了让选购来的衣服更符合儿子的"身架",我们决定带儿子一起去商场.  相似文献   

3.
幼教博览     
早教频道幼儿快乐性格培养妙方1.密切与同伴之间的感情。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地与人交往。2.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权利。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其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选择权。3.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要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具有很强的适应力,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4.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应使孩子懂得,人生的快乐不能仅与物质财富的占有画等号。5.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平时注意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必要的引导。6.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有…  相似文献   

4.
其实有一百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 一面种语言, 一百双手, 一百个念头, 一百种思考方式, 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还有一百种 聆听的方式, 惊讶和爱慕的方式; 一百种欢乐, 去歌唱去理解。 一百个世界, 去探索去发现。 一百个世界, 去发明。 一百个世界, 去梦想。孩子有 一百种语言, (一百一百再一百) 但被偷去九十九种。 学校与文明, 使他的身心分离。他们告诉孩子: 不需用手思考, 不需用头脑行事, 只需听不必说, 不必带着快乐来理解。 爱和惊喜, 只属于复活节和圣诞节。他们催促孩子 人发现已存在的世界、在孩子的一百个世界中,…  相似文献   

5.
家长与孩子对快乐的理解差异越来越大,很少有孩子觉得自己正过,一着快乐的童年生活孩子有一个快乐的今天是他幸福人生的基础,让孩子快乐,是家长的职责。[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屈开 《教育导刊》2005,(4):63-64
当我们发现孩子不快乐时,最希望的是把快乐还给孩子。追根溯源,家长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他们惊异的结果:是父母在有意无意地让孩子不快乐。在生活水准越来越高、为孩子提供的物质条件越来越优裕的今天,一些父母难以正视这样的结论:自己的孩子不快乐,原因正在于自己。可事实确实如此。孩子之所以不快乐,  相似文献   

7.
钟丽 《幼儿教育》2008,(6):10-11
<正>为什么孩子们不快乐孩子对话:李俊杰(6岁):我真羡慕动画片中的樱木花道、流川枫、雷欧、迪加、塞文和宇宙超人奥特曼等,他们不仅武功好、特厉害,而且天天快乐得要死。王晶(5岁):你说,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呢?家长实话实说赵女士(小学教师儿子4岁):目前,许多年轻父母片面强调孩子的未来幸福,而忽视了他们童年的快乐。从孩子一出生,家长就开始构想其将来学习如何,考试得多少分,上什么大学,取得哪  相似文献   

8.
晏红 《家庭教育》2008,(6):26-27
快乐几乎很少单独存在,总是与人的其他素质共存。人与人之间的快乐是有品位之分的,提升孩子的快乐品位,也是在提升孩子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童年,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一个快乐、多彩的童年,往往能形成日后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而一个压抑、苦闷的童年,则会造成孩子性格的忧郁、沉闷,甚至冷酷无情。因此,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是十分有意义的。童年有多半时间是在幼儿园和学校里度过的,因此,教师如何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快乐的童年呢?我认为,快乐教育是最重要的。快乐教育就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一种互动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孩子获得了愉悦和发展。孩子快乐的学习,教师快乐的工作,孩子在与教师共同学…  相似文献   

10.
感谢有你     
郑丽凤 《幼儿教育》2011,(12):11-11
我有两个孩子,他们带来的快乐是双份的,让人头疼的事也成双成倍。 一次,先生出差带回两个玩具:电动手枪和变形金刚。刚开始,两个小家伙各玩各的,井水不犯河水,可玩着玩着,就盯上了对方的玩具,以至出手争夺。爷爷奶奶见了,马上一个一个哄,最后只能再买两个玩具息事宁人。由于老人溺爱,我们家有三多:哭声多,玩具多,婆媳矛盾多。孩子上幼儿园后,互相之间争抢,或者抢别人东西的现象并没有好转。看看别家小朋友懂事机灵,再想想自家孩子的粗鲁野蛮,内心深处很不是滋味,虽然很想改变,却苦于教子无方。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身心愉快是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在快乐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各方面的生理指标都要高于不快乐的孩子。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却常常本末倒置地认为,只要我们学习好就会快乐,只要我们赚很多钱就会快乐。而实际情况是,只有我们快乐,我们才有可能学习好、家庭好、工作好,才有可能事业成功。快乐不是成功的副产品,一个不快乐的人,谈不上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快乐是一种感受,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去建设。这个快乐菜单是送给孩子和父母的,大家不妨试一试,也许快乐就会来到你身边!  相似文献   

12.
开朗乐观既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性格。美国的儿童教育专家提出了如下合理化建议: 1.不要对孩子“控制”过严。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如2岁的孩子允许他选择午餐吃什么;3岁的孩子允许他选择上街时穿什么衣服;4岁的孩子允许他选择假日去什么地方玩,等等。只有从小就享有“民主”的孩子,才会感到快乐自立。2.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而孤独痛苦。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应多交一些性格开朗、乐观的同龄朋友。  相似文献   

13.
李红 《家庭教育》2004,(7A):48-51
在休闲中度过一个夏天,没有平日里作业加考试的紧张感,不用起早贪黑地奔跑于家和学校之间,可以尽情地玩了,这就是孩子喜欢的暑假。然而长长的暑假应该怎样度过才是快乐而有效的呢?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为孩子提供宽松而愉快的氛围,更有责任帮助孩子成为有效能的人,合理安排暑假生活,  相似文献   

14.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一说过:"对孩子的赞美和赏识不是无原则的,而应该是运用科学的、适用的方法,使孩子切实受到深入人心的鼓舞。"家长应当学会正确表扬孩子。表扬要适度、要恰当、要具体、要客观、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恰到好处的表扬才能真正打动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如何引导孩子快乐的学习美术,是美术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难题。本文从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巧妙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趣味游戏、穿插童话故事、开展绘画展览等多种方式入手,探讨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的方法。青少年宫是给孩子创造快乐的地方。探索“快乐教学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学生的负担不是减轻了,而是在不断加重,烦恼的孩子、问题少年、难教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据我个人调查了解,学生的时间都被作业、被补课、被美术音乐等辅导班占去了,十个孩子中有五个左右不那么快乐,感到生活无味、心情不好,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正烦着哩。”言下之意,“再惹我,我就跟你急!”烦恼、焦虑、消极的灰色念头不断吞噬着孩子的快乐和激情。过重的课业和作业负担,  相似文献   

17.
<正>连着几天,有两件事情让我莫名感伤。一件事是河北某名校,一学期有两个孩子跳楼自杀。另一件事是几位教师朋友在论坛里"讨伐"自己班上几个"实在没法教"的孩子。不是煽情,当时我真有心灵破碎的感觉。美国加利福尼亚哥拉斯学院的创建者和校长哥拉斯博士曾直接询问过150名学生,什么是他们在学校中最向往的,学生的回答几乎一致:"朋友!"温暖,这是孩子们所渴望的感觉。不可否认,在学校里有很多孩子不快乐,不快乐的  相似文献   

18.
其实,父母离异并不可怕,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更不是世界末日。最可怕的是,你因此陷入烦恼的无底洞,失去寻找快乐的能力。下面,就来测测你离快乐有多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双减”政策出台,孩子原本紧张的“跑课”时间被释放出来,可以有多些时间待在家里,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呀!但一些爸爸妈妈也因此有了苦恼:没时间陪伴孩子,不会陪伴孩子,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嵇珺  巷子 《家庭教育》2006,(9X):28-29
教育评析 作为教育我很理解孩子的心声,也更能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但是我们要知道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我们应该先让孩子快乐起来,然后再给出可行的目标。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中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一旦他们发生兴趣,就是教育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