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洋洋 《家长》2013,(5):8-10
小时候,我跟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小学毕业那年暑假,我回到了城里的父母身边,记得那是开学后的第一节英语课,老师让我们用英语介绍自己。我刚一开口,全班同学就哄堂大笑。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发音很不标准,感到非常尴尬。  相似文献   

2.
王健 《学子》2013,(9):91-91
我们是爱孩子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衣、食、住、行,只要孩子提出来,会尽量得到满足。相反,孩子对我们的要求却很少做到。家长不解,"我是为了孩子好,才让他……"现在,有的名人写书,也会说上一句:"当时不能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长大以后才明白。"而我们也要做让孩子长大以后才明白的家长吗?可见,问题就出在了家长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不能理解。家长就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但依然吃着力,做着不讨好的事。心里想着:不讨好也要做,我可是为了孩子好。此时此刻,您的孩子并没有感受到您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3.
高校受助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高校贫困生问题,近年来不断加大资助工作的力度和完善资助的体系。但一些调查结果显示,不少高校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由于过高的外界期望、不良的人格特质等多方面的原因,未能达到期望的健康成长和成才的目标,还存在着负性情绪强烈、自卑心理严重等心理问题。因此,应通过采取改善资助方式、拓宽资助内容等措施,使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在促进贫困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爱是要表现出来的。而且更要以一种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到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于这一个学生,我只知道他是我们初二级的学生,但说不出他的名字,我带其他两个班级的课兼做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在平时不知这位同学是否关注过我,但我从没有注意过他。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贫困生面对当前的多层面资助所表现的不同心态及心理成因做了分析,并就如何帮助贫圈生走出心理误区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的学校接二连三地发生一些让人痛心的事。10月23日,北京市初中生小颜(化名)放学回家后即跳楼,当场死产。事发后,班主任马老师向家长解释,当天上午,小颜和班上一名男同学小军(化名)在课间玩耍,抬着另一名男同学下楼梯,两个人下楼梯时,没能抬得动,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能教出一个顶尖学生的不一定是好老师,而教出的学生全部优秀的一定是好老师。现代教学中,作为老师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素质高低不等的学生,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我也深深地感触到,那些曾经是后进生的学生,对你的感情却往往是最真挚的。  相似文献   

8.
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大多采取施爱的教育方式。但实践证明,教师单方面的施爱往往收效不大。要想达到教育目的,必须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高校受助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认为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是贫困生自身缺乏正确的心态,家庭及学校感恩教育缺失,以及社会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从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实践教育三方面构建受助贫困生感恩教育体系,提升感恩教育实效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是在新时期的社会出现的特殊弱势群体。目前,高校的贫困生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对高校受助贫困生的心理困境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受助贫困生产生心理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并与资助相关参与主体进行访谈,了解当前贫困生受助的相关政策,分析贫困生诚信现存的问题,最后从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养成自觉守信的习惯、自觉提高诚信认知水平,形成良好的诚信观、健全贫困生诚信评价与奖惩体系、健全社会诚信管理系统和法律保障四大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旨在为国家助学良性循环机制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湖北教育》2008,(2):52
某省慈善总会在资助贫困学生时,建议受助者签订"道德协议".承诺自己以后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自愿回报社会.受助贫困生该不该签"道德协议"呢?人们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不但要有一颗爱学生之心,还要善于表达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你的爱,你的教育才有可能成功。在尊重、赏识、亲近、信任、理解、宽容学生的前提下,在各方面细节中让学生感受的班主任浓浓的爱意,必会使学生感动。有利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  相似文献   

14.
“岁月带不走爱的痕迹,只能将它烙印得更深,人生步履匆匆,踩过春夏秋冬的肩膀,成长的路上,唯有爱的痕迹会一路尾随你,给你的心灵以最深的感动。”  相似文献   

15.
寇建国 《教书育人》2009,(12):67-67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爱学生,这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一定要让学生每天切身感受到,这样他才会接纳你,把你当成他的真心朋友,你的教育才能够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贫困学生上大学已经不是难题了,但是在贫困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根据多年负责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际情况,总结了高校贫困生的受助心理特点,并探求了心理救助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7.
陈瑞华 《时代教育》2014,(7):212+230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占在校大学生的比例逐渐增加,保障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学习与生活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国家加大贫困生补助的同时,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分析高职院校受助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受助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实践研究,通过建立感恩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国家资助政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幸福是什么?可能千人千理解,万人万体会。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切切实实地存在于人的身上、人的心中。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无上幸福,这就把幸福提升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高度来体验、来考量。有的人物欲无穷,对金钱顶礼膜拜,追求财富的超速积累,过声色犬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剖析高校贫困生受助思想入手,具体分析了由现有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缺陷引发的受助贫困生思想困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最后,基于实现贫困生和谐发展,成功成才目标,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服务育人”的功能,从经济资助、精神帮助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家庭经济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其数量庞大,比例在不断增加,已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本文对于地方性高职高专贫困生的受助效益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调查研究,了解贫困生受资助后的效益,找到积极可行的对策,帮助我校建立更好的资助管理体制和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