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众多早期南极探险家中,最为悲壮的并非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挪威人阿蒙森,也非在南极捐躯的英国人斯科特,而是爱尔兰人沙克尔顿(图1,英属南极领地),他的不屈不挠献身南极探险事业的精神,永远鼓舞着前往南极探险的勇士。  相似文献   

2.
伊艮 《集邮博览》2008,(12):20-20
美国著名的两极航空探险家、海军上将理查德·伯德(Richard Byrd,1888-1957)在1928-1956年近30年间,先后5次率领探险队远赴南极洲,成为南极探险史上的传奇人物。美国总统罗斯福曾亲自为伯德第二次南极探险设计邮票,这是极地探险史上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相似文献   

3.
在南极探险、考察的二百多年历史中,产生过许多著名探险家,也有众多英雄为此而献身。然而,真正的功臣应该是雪橇狗。它们一直是探险家在南极的亲密  相似文献   

4.
争登南极点     
在南极探险史上,从1893年起进入了一个英雄辈出的时期。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为争夺最先到达南极点,激烈悲壮,最具代表性(右为阿蒙森、斯科特到达南极极点线路示意图)。 幸运的阿蒙森 阿蒙森原先在比利时探险家吉尔拉契的“比利时人号”探险船上任大副,图1邮资图中就是阿蒙森,左上角片图是“比利时人号”。  相似文献   

5.
早年南极探险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如今鸟枪换炮,使用的是不畏暴风雪的雪上车。上世纪五十年代,美、英等国南极站即开始应用雪上车了,那时的雪上车功率小、装备少,只能运载不多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南极领地在国家南极研究考察队(ANARE)管理下,从1987年起启用10种新邮戳,以代替1960年启用的旧邮戳。这些邮戳介绍了南极的动物、交通乘具和风景,新型邮戳一般为直径38毫米的双圈圆形戳,双圈之间嵌有“南极探险研究队”和基地的名称。有的邮戳标有“首日发行”字样,但应注意戳上的日期并不一定是邮票首日发行的日期。现简要介绍几个主要基地的邮戳。  相似文献   

7.
1933年10月9日,当美国极地探险家伯德在南极进行第二次探险时,美国邮政部门发行一种面值3美分的地图邮票(图1,本文图见封三),表彰伯德在极地探险取得的功绩。这种邮票由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设计。  相似文献   

8.
万花筒     
两枚法属南极领地的极限片我在收集国外极限明信片时注意到,法属南极领地极限片,与法国官方制作的极限片风格一致。不同的是:每种极限片的销戳日期都是邮票发行当年的1月1日,很少见到其它日期。原来,法属南极领地的全年新邮均在当年的1月1日一次发行,所以官方发行的相应邮品,如首日封、极限片等,都是统一销盖当年  相似文献   

9.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南极探险和考察的国家之一。 英属南极领地,简称BAT,1961年以前称为福克兰群岛属地。1944年作为二战时期英国“塔巴林”行动的一部分,英国在南极建立了第一个考察点。“塔巴林”行动由英国海军部和殖民部共同负责,目的在于为南大西洋的英国航海提供气象保障而建立的气息观察点、阻止敌方舰船获得锚地、加强对福克兰群岛主权申明的合法性以及进行适当的科学考察。’945年这一行动更名为福克兰群岛考察计划,简称FIDS,  相似文献   

10.
吴奇 《中国排球》2014,(5):I0002-I0009
要了解这部车的改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改装品牌,那就是来自澳洲的ARB。ARB的起源可追溯到1975年,在当时的澳大利亚.越野车探险旅行还不是很流行,更谈不上什么越野车改装,  相似文献   

11.
听一位作家朋友说,成都地质学院副教授刘兴诗是一位酷爱探险的作家,我对此颇感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缘结识了这位作家,和他攀谈起来。我问:“听说您对探险生活很有兴趣,是吗?”他一笑:“不错,这无需怀疑,我从小就对探险抱有幻想,想成为一个探险家。今天,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我的第一职业(地质勘探),第二职业(文学创作)都离不开探险。可以说,探险是我创作的源泉,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从交谈中得知,刘兴诗从少年时代起就非常喜欢读童话、科幻、探险一类的小说,《小十五豪杰》、《宝岛》等探险小说和安徒生,王尔德的童话都使他着迷,他幻想着将来能成为一个探险家。中学毕业  相似文献   

12.
在本世纪初和本世纪末,各有两支探险队开赴南极。今天,为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设立在南极南纬九十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当年,他们各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而进行了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7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一个多月。最后,阿蒙森凯旋班师,而斯科特等五人却永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如今,不同于阿蒙森、斯科特为祖国荣誉进行的争夺,来自美国、法国、中国、苏联、英国、日本的六名探险家组成的“1990年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探险队”,于1989年7月28日从南极半岛顶端的海豹岩出发,开始了探险旅途。经过220天的艰苦奋斗,行  相似文献   

13.
雪梨 《网球》2013,(7):66-67
2003年,我从澳洲回国度假,期间专程到上海仙霞网球中心观看在那里举行的喜力公开赛。当时,我举着一面澳洲小国旗,不断为澳洲球员菲利浦西斯和阿瑟斯加油,也许我的举止有点太过招摇,赛后,《网球》的记者曲涛把我逮住,做了个小小的采访,我也因此结下了和《网  相似文献   

14.
钓鱼者天堂     
新西兰位于赤道和南极之间太平洋上,面积约268000平方公里,由南北两个主要岛屿组成,中间由库克海峡分隔开。首都惠灵顿是新西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加上地理位置的关系,亦是南北两岛的交通枢纽。与她最接近的国家为东面之澳洲,相距2100公里。新西兰有人口320万人,以欧裔人士为大多数,占总人口93%,土著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节前,一家人约定去澳洲过年,在澳时间共计12天。我们是冬天,澳洲是夏天,去澳洲过春节不失为一种绝佳的选择。在澳洲定居的侄女和在澳留学的儿子问,在澳期间活动如何安排?我说,一切活动听安排,特别要求只有一个,必须钓一次鱼。儿子也是钓鱼迷,立即表示赞成。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些集邮刊物纷纷围绕第4次"国际极地年"发表相关文章,使集邮爱好者对人类对地球三大"极地"所作的探险和科学考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集邮爱好者特别关注的中国的极地科考活动也作了介绍,但是都没有谈到中国徒步横穿南极第一人——秦大河。秦大河,祖籍山东泰安,1947年生于甘肃兰州,毕业于  相似文献   

17.
陈立 《收藏》2008,(9):129-129
《收藏》2008年1期王兰生先生《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实寄封》一文读来十分亲切,因为我同样珍藏有一枚王先生所叙及的南极考察纪念封。所不同的是封的正面“中国南极考察1984·11”的文字为烫金且无钢印,背面为红色仿汉瓦当圆形“中国南极长城站印”(图1)。  相似文献   

18.
前任英国皇家潜艇司令、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运用他的航海知识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提出惊人的学说:中国明朝郑和率领的船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环绕地球航行的队伍,早在15世纪中叶之前,中国航海家便已经发现世界的许多地方,他们比哥伦布先发现了新大陆,比麦哲伦早100年便环球航行,也比英国的库克更早达到澳洲,并一度航海到南极附近。  相似文献   

19.
周良 《上海集邮》2007,(1):44-45
本刊060541所载《两种南极一号邮戳》文虽短,但有根有据,一语道出问题所在。这里,我再举一个力证:当中国首次南极考察时,我请地质学家张青松在长城站给我寄发一个邮资封(见图)。上有时任国  相似文献   

20.
于江 《上海集邮》2006,(5):29-31
去年末,难得有机会远行万里之外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平生第一次出远门,该准备的事情不少,但仍然要比别人多一种准备——集邮。我查找邮票目录,记下所需要收集的澳新两国邮票资料,又把已经收集到的两国邮品集中到一起,罗列出所要深入了解的背景资料—一瞧自己这架势,似乎正在准备一次澳洲集邮之旅。的确,我憧憬着这次南半球远行路上能“搂草打兔子”——多多收获集邮的果实和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