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是什么     
你说,高中是什么?小孩子说,读了初中就要读高中,读了高中才能读大学。初中老师说,高中是一个拼分数的地方,座位是按名次排的。父母说,高中是吃苦的阶段,熬过去就好了,你可要努力啊。高中老师说,高中是场赛跑,你要跟全国的考生比,你必须跑赢别人。大学的学哥学姐说,高中很累,不过也最充实,我永远忘不了高中时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孙世杰 《生活教育》2012,(17):21-22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老师曾经讲过一段经历。他在某地讲学,主张取消奥数班。一个不到10岁的小孩子站起来,质问顾老师:"顾爷爷,你说要取消奥数班,我们不上奥数班就考不上好的初中;上不了好的初中,就考不上好的高中;上不了好的高中,就考不上好的大学;上不了好的大学,毕业后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怎么养家糊口啊?"顾老师感叹说:  相似文献   

3.
迟开的花     
近日,校内不少老师在议论一个人。一个三年前从我校毕业的学生,她在当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被重点高中拒之门外。按照一般人的思路,她应该打工去了,可是几经辗转,她到外地勉强上了高中。不知道高中三年她是怎么度过的,但三年后的高考,她却一鸣惊人,考上了重点大学。  相似文献   

4.
从小到大,所有人都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那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呢?妈妈摸摸头说,好好学习才能有好成绩啊。于是上小学的我就会"哦"一声,好像知道答案了。上了初中,我就反问老师,我干吗要好成绩啊?老师说,这样你才能考上重点啊。于是我又"哦"了一声似乎明白了。再后来上了高中我会问自己:"上了重点又是为什么?""考个好的大学啊。"这回我开始自问自答了。等到考上大学之后,有个声音问:  相似文献   

5.
初中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需要经历中考,只有中考成绩好才能进入高中,才能进行高考。历史虽然对初中学生而言是一门副科,但它对学生的中考有一定的影响力,老师还是要努力教授学生,让学生学好历史,并且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6.
高一学生学习数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 :每一位学生从初中到高中不仅有一个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 ,而且还应有一个学习方式如何调适的问题 ,数学学科尤其如此 .但我们却常常听到高中数学老师埋怨 :初中数学内容就那么一点点 ,炒来炒去把学生的大脑都搞僵化了 ,这样的学生到高中一点也不适应 ,叫我们怎么教 ?而家长却一头雾水 :孩子在初中时 ,数学那么优秀 ,到了高中怎么就不行呢 ?教师的直觉与责任感告诉我们 :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而教育界在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 ,同时每个学段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类似的问题 ,如许多高考尖子进入高校后 ,他们的成绩远没有他们早…  相似文献   

7.
某学生,女,初中三年级学生,学习努力,自律甚严。学习成绩在学校班级中上等。家境一般,父母工作努力,小有成就。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要求比较严,期望高。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如果你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就好了,你可要努力呀!  相似文献   

8.
[成绩的意义,并不会是能让你的外表增彩,而是在学生时代,让你从心底认同自己,认同自己的努力与价值,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直到今天,我对自己的定义都是三个字——“女糙汉”。所以当高考过后,有初中同学告诉我,说我成绩好,性格好,受同学欢迎,被老师喜欢,一直是他心目中的女神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受宠若惊,不过紧接着想到的,却是很早以前的以为早就被历史洪流冲刷干净的事情。那件事发生在我的“黑历史”时期——小学  相似文献   

9.
信来信往     
《中学生阅读》2009,(5):64-64
亲爱的读者: 你们好!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高考啦!嘿嘿!加油!《高考》一直在你们的身边陪伴着。它不仅是你心里话的倾诉地,也是为你解决心理困惑的好地方。面对学习、老师、家长、同学,如果你有什么话要说,有什么困惑,尽管写信告诉我们,我们将为你一对一地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10.
开心词典     
《中等职业教育》2012,(23):38-39
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青春在十几年前的一个9月1号,我手舞足蹈眉开眼笑地背上小书包,屁颠屁颠地走进学校,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课堂篇老师上课的质量,决定手机此月的流量。小学上课费嘴,初中上课费笔,高中上课费脑,大学上课费流量……总有那么几个人,老师一叫他们起来回答问题,全班就笑。每一次下课喊"老师再见",都比上课时喊"老师好"的声音大好多。作业篇扔硬币,正面就去上网,反面就去睡觉,立起来就去写作业。电脑,你别这样。让我走,我是一个有  相似文献   

11.
本期我们邀请了北京的程翔老师、长春的卢军良老师、南京的洪劬颉老师来做嘉宾,共同谈谈高考作文,这三位老师不仅都有丰富的高考阅卷经验,还对作文深有研究,也是高考研究方面的专家。我们共提供了8个大家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来自南北不同地区的三位老师,对这8个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他们条分缕析,直言相告,为我们解惑答疑。文外我们聊到什么样的高考作文最易得高分时,他们认为,首要的是卷面整洁、写个好的题目。因为,这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同学们,当你阅读这篇文章时,觉得这些招都很实用吧?还有一个多月就要高考了,在这关键的时间段内,让我们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练习吧,写作时记得努力使你的作文让阅卷老师先入为主啊。  相似文献   

12.
高考的前一天,有位老师把学生发给她的短信给我看.短信并不短,除了几句美好的感激的话,还有几句是关于作文的:"我这两天翻看以前的随笔,觉得这三年写作上的进步很大.一是能认真地写了,二是留下了一些值得记忆的生活."这位老师感慨地告诉我:"在高考之前,学生对写作教学有这样的认识,我感到满足."我同意她的观点.写作教学的任务不是仅仅教会学生"对付"或"应付"高考,而是为了能获得写作能力与趣味.我的一些学生高中三年的随笔都写在一个厚本子上(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习惯),个别同学甚至把随笔写在初中没用完的本子上.他们也有过类似的体会.记得有一届高一结束时,有位同学告诉我:"我比以前能写了."问他:"你说的'能写'是什么意思?"这位同学说,他一直认为自己算不上班里的"写手",老师也从来没有表扬过他;有一天,他翻看初中时的随笔,发现当时每周随笔只能写三五百字,就无话可说了;而在高一一年中,他每次能写一千多字,往往还意犹未尽,因而他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了,"能写"了.  相似文献   

13.
分享的快乐     
很小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后我们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后我们每人便都拥有了两种思想。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思想”为何物,只是懵懵懂懂地觉得老师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好东西不要独占,要拿出来与人分享。于是,  相似文献   

14.
艾薇 《家长》2011,(11):50-51
今年的高考分数线刚一揭晓,我就接到了锐鑫的妈妈的电话:“王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锐鑫考了632分,超过一本线50分呢!”锐鑫的妈妈的语气里充满了激动与自豪。在分享她的喜悦的同时,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飞回到了三年前。  相似文献   

15.
<正>刚刚送走贵州省首轮新课改的高三学生,又接手新高一的学生。拿起人教版必修一新教材,第一单元又映入眼帘,还是像三年前那样教吗?涛声依旧?刚进入新课改时,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小心翼翼,就怕三年后的高考考砸了。于是,针对高考,贴近高考,就成了自然的选择。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高中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至于其他的,老师能顾及当然好,若顾及不上也是没太大问题的。这个现状使得现代新诗在中学课本中的地位极其尴尬。除了高考对新诗的"排斥"态度,新诗在中学课本中占据的位置和选文范围也极为有限。在被广泛使用的人教版高中教材中,新诗仅占一个单元,并被安排在  相似文献   

16.
十几年前的几位学生来玩,多年不见,他们现在已经做了父母。谈话间提到某位同学,看见我努力回忆的样子,有位同学提醒:"老师,你不记得了?她的成绩非常好,那一年高考她是全市第三名。"可是我的确想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17.
像我们这么大的孩子,应该谈不上有什么秘密,因为老师曾说过,有了青春期的烦恼可以向父母、老师倾诉。可我们有这个胆量吗?像我,就有一个小秘密。好几天前我就百般考虑,要不要告诉妈妈。那时我真想告诉她,可当我刚要开口时,又不知怎么开口,害得妈妈和我一起着急。今天吃午饭时,只有我和妈妈两个人,我酝酿了好一阵,终于鼓起了勇气。“妈妈,我问你一个问题好吗?”“当然!”妈妈说。“你……你,上初中时……”我又打住了,经过片刻的犹豫,终于,连我自己也没察觉地说,“有喜欢的男生吗?”说完,头也不敢抬起,只是用余光偷瞟着妈妈,看她有什么反应。…  相似文献   

18.
蝴蝶学弹琴,学了三天就放弃;蜻蜓学钓鱼,钓了一周也放弃;蜘蛛学织网,织了三年仍努力。噢乌龟学赛跑,坚持到底得第一。噢老师告诉我,老师告诉你,放弃弹琴的老师告诉我,老师告诉你,放弃钓鱼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都知道高考究竟意味着什么。十几年的苦读,为的就是高考这一搏。当我们把锦绣前程作为目标,高考就是我们的起点;当我们把金榜题名作为目标,此时此刻的备考复习就是我们的起点。如果说高考决定着前途的起点,那么,又是什么在决定高考的起点呢? 答案很简单:实力和状态,实力就是你的知识掌握水平;状态则包括复习状态和应考状态。其中复习状态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力,所以状态对高考的影响力和决定力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20.
听惯了太多的是,突然之间来了点逆反心理。想说说一些感觉到的“不是”。 “十年磨剑为一搏,高考争锋现真我”、“励志发愤,梦想可成”、“破釜沉舟,冲刺极限”……口号阵阵,标语飞扬,学生纷纷送上决心书,上台喊口号,誓言考出好成绩。这是一些初、高中毕业年级的高考“誓师大会”上司空见惯的景象。这样的景象,学校怎么看怎么就像一支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